一种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9285发布日期:2021-05-28 14:3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使用量的上升,在风能的利用上,目前热水器的方便、经济极受大家喜爱,但未能广泛提高新的风能使用层次,能源终会变少而大自然的风的能量能够永存,且现有能源转换发电的效率比较低,经济效益也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蓄能只能根据光照条件,吸收一面的热量,另一面的太阳能管无法吸收热量,导致吸热不均匀的问题。由此,本发明利用风能储存集电能转为热能,通过风向风速产生电能,通过转换储存利用能源,同时增加导热板为无法受太阳照射面加热,经保温以热高冷低的原理及输送方法,转换成热能为真空管加热。

因此,亟待提出一种低运行成本,风力发电改进、提高发电效率,确保太阳能板受热均匀的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能源转换效率较低、成本逐年增长趋势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运行成本,风力发电改进、提高发电效率,确保太阳能板受热均匀的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

技术方案为:一种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包括有底座、太阳能板、电热板、动力传输装置和发电组件,底座顶部设有太阳能板,底座顶部设有电热板,电热板位于太阳能板底部,底座顶部右侧设有动力传输装置,底座顶部右侧设有发电组件,发电组件位于动力传输装置左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动力传输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柱、扇叶和第一转轴,底座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柱,第一支柱上部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上侧第一转轴右侧连接有扇叶,第一转轴之间连接有传送组件,下侧第一转轴与发电组件之间连接有传送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发电组件包括有发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支柱、第三转轴、锥齿轮、导电杆、星形凹槽、第四转轴、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底座顶部右侧设有发电机,发电机位于第一支柱左侧,发电机顶部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第二转轴,发电机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二支柱,第二支柱前侧上下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锥齿轮,两根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发电机左侧上部左右对称设有导电杆,导电杆左侧与电热板连接,发电机右侧设有星形凹槽,星形凹槽滑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下侧的传送组件连接,第四转轴可以在星形凹槽内转动,第四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二轴承座、握杆、按钮、第一固定柱和弹簧,发电机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第四转轴右侧上滑动式设有握杆,握杆左侧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上滑动式设有按钮,按钮穿过第四转轴,按钮下部与握杆之间对称连接有弹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有支撑杆、底柱、第三支柱、第三传动组、装饰柱、散热叶和第二固定柱,底座顶部前侧设有支撑杆,底座顶部后侧设有底柱,底柱顶部设有第三支柱,第三支柱顶部设有装饰柱,装饰柱与支撑杆之间均匀间隔设有多根散热叶,装饰柱与支撑杆之间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位于散热叶外侧,最右侧的散热叶与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散热叶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弹簧为压缩弹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达到了低运行成本,风力发电改进、提高发电效率,确保太阳能板受热均匀的效果;

2、通过风力带动动力传输装置不断转动,从而为太阳能板供电,实现了太阳能和风能同时供电的效果,使得运行成本较低;

3、为了防止电热板持续发热,人们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握杆向右推动,使得发电机不再储存电量,不再为电热板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六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太阳能板,3-电热板,4-动力传输装置,41-第一支柱,42-扇叶,43-第一转轴,5-发电组件,51-发电机,52-第一轴承座,53-第二转轴,54-第二支柱,55-第三转轴,56-锥齿轮,57-导电杆,58-星形凹槽,59-第四转轴,510-第一传动组,511-第二传动组,6-控制组件,61-第二轴承座,62-握杆,63-按钮,64-第一固定柱,65-弹簧,7-散热装置,71-支撑杆,72-底柱,73-第三支柱,74-第三传动组,75-装饰柱,76-散热叶,77-第二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一种辅助真空管全面加热的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太阳能板2、电热板3、动力传输装置4和发电组件5,底座1顶部设有太阳能板2,底座1顶部设有电热板3,电热板3位于太阳能板2底部,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动力传输装置4,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发电组件5,发电组件5位于动力传输装置4左侧。

大自然中的自然风能源是仅次于太阳能的一种能源转换原料,自然风能源利用风速带动动力传输装置4转动,能源储藏在发电组件5,再通过发电组件5将电能传至电热板3,电热板3对太阳能板2的真空管进行加热,达到风力发电改进、提升风能转换电能效率的效果。

动力传输装置4包括有第一支柱41、扇叶42和第一转轴43,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一支柱41,第一支柱41上部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43,上侧第一转轴43右侧连接有扇叶42,第一转轴43之间连接有传送组件,下侧第一转轴43与发电组件5之间连接有传送组件。

发电组件5包括有发电机51、第一轴承座52、第二转轴53、第二支柱54、第三转轴55、锥齿轮56、导电杆57、星形凹槽58、第四转轴59、第一传动组510和第二传动组511,底座1顶部右侧设有发电机51,发电机51位于第一支柱41左侧,发电机51顶部设有第一轴承座52,第一轴承座52上连接有第二转轴53,发电机51顶部左后侧设有第二支柱54,第二支柱54前侧上下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55,第二转轴53与第三转轴55之间连接有锥齿轮56,两根第三转轴55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组511,发电机51左侧上部左右对称设有导电杆57,导电杆57左侧与电热板3连接,发电机51右侧设有星形凹槽58,星形凹槽58滑动式连接有第四转轴59,第四转轴59与下侧的传送组件连接,第四转轴59可以在星形凹槽58内转动,第四转轴59与第二转轴53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510。

风速高时吹动扇叶42,扇叶42转动通过第一转轴43和传送组件带动第四转轴59快速转动,第一传动组510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3和锥齿轮56转动,第四转轴59可以将风能传入发电机51,通过导电杆57将电能输出至电热板3,同时部分电能被储存在发电机51内,以备风速低无法供能时使用,同时锥齿轮56转动,带动第二传动组511和第三转轴55转动,达到通过风能改进成电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3-8所示,还包括有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包括有第二轴承座61、握杆62、按钮63、第一固定柱64和弹簧65,发电机5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轴承座61,第四转轴59右侧上滑动式设有握杆62,握杆62左侧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柱64,第一固定柱64上滑动式设有按钮63,按钮63穿过第四转轴59,按钮63下部与握杆62之间对称连接有弹簧65。

当太阳能板2需要蓄能时,人们可手动将按钮63按下,弹簧65被挤压,使得第四转轴59不再转动,从而使得扇叶42也不再转动,此时将握杆62向左推动,使第四转轴59左端贴合星形凹槽58,使风能开始导电入内,第四转轴59贴合星形凹槽58不断转动,使风能不断传动储存入发电机51,达到操作简便控制开关的效果,当太阳能板2蓄能充足温度过高时,松开弹簧65,在弹簧65复位的作用下,按钮63复位,通过将握杆62和第四转轴59向右移动,与星形凹槽58脱离,风能将停止输入发电机51内部。

还包括有散热装置7,散热装置7包括有支撑杆71、底柱72、第三支柱73、第三传动组74、装饰柱75、散热叶76和第二固定柱77,底座1顶部前侧设有支撑杆71,底座1顶部后侧设有底柱72,底柱72顶部设有第三支柱73,第三支柱73顶部设有装饰柱75,装饰柱75与支撑杆71之间均匀间隔设有多根散热叶76,装饰柱75与支撑杆71之间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固定柱77,第二固定柱77位于散热叶76外侧,最右侧的散热叶76与第三转轴55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74,散热叶76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74。

当风能带动第三转轴55转动时,通过第三传动组74带动散热叶76转动,当电热板3被加热过后,通过转动的散热叶76,将热能传至太阳能板2的背光处,完成对太阳能板2背光处加热,达到降低成本运行,且能够确保太阳能板2受热均匀的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