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540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油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油机结构,尤指一种具有导流板的油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油机主要是利用设置于机体内部的风机组,将油烟经由集油组(包含油网、油杯)而吸入于机体内,再将油烟排出于室外,借以提供排油烟的效能。目前已有一种平网式油机,其具有一平面式油网,该平面式油网的高度较低,故可减少占用的空间,以达到油机薄型化的需求。
[0003]现有油机的油网下方可设有一导流板,用以导引油烟进入机体内部,导流板大多固定于机体底部,导流板也可以利用枢接机构枢接于机体,使导流板可以选择性的掀开及盖上,以便利于油网的清理及拆装。
[0004]上述现有导流板的四边与机体底部之间形成有缝隙,可供油烟进入机体内部。但,该缝隙形成于油机的底部近四边处,会有油烟捕捉效率不佳的问题。
[0005]再者,该缝隙形成于油机的底部近四边处,被吸入的油烟分散开来,使人们无法清楚的看到油烟被带走的情况,难以立即得知油烟排出的情况。
[0006]综上所述,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宄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机结构,具有较佳的油烟捕捉效率。
[0008]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油机结构,使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油烟被带走的情况,以便于立即得知油烟排出的情况。
[000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机结构,包括:一机体,该机体设有一入风口,该机体底部形成有一凹室,该凹室与该入风口相连通;一风机组,该风机组设置于该机体上,该风机组与该机体的入风口相连通;以及一导流板,该导流板设置于该机体底部,该导流板的四边与该凹室之间具有缝隙,该导流板的四边分别定义为一前边、一后边及两侧边,该前边与相邻近的该凹室边缘之间定义为一第一缝隙,该后边与相邻近的该凹室边缘之间定义为一第二缝隙,该侧边与相邻近的该凹室边缘之间定义为一第三缝隙,该第一缝隙的宽度为15mm至45臟,该第二缝隙的宽度为5mm至15臟,该第三缝隙的宽度为15mm至 45mmη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缝隙的宽度为30mm。
[00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二缝隙的宽度为10mm。
[00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三缝隙的宽度为30mm。
[001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导流板的前边设有一缺口。
[001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机体底部邻近该缺口处设有至少一光源。
[001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导流板的侧边设有一缺口,该机体底部邻近该缺口处设有至少一光源。
[001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机体的凹室顶端具有一天板,该导流板与该天板间隔的设置,该导流板的四边与该天板的间距皆为8_至24_。
[001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该导流板的四边与该天板的间距皆为16mm。
[0018]本申请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
[0019]本申请导流板的四边与机体底部之间形成有缝隙,可供油烟进入机体内部,该导流板的前边与相邻近的凹室边缘之间定义为第一缝隙,后边与相邻近的凹室边缘之间定义为第二缝隙,侧边与相邻近的凹室边缘之间定义为第三缝隙。第一缝隙的宽度为15mm至45mm,第二缝隙的宽度为5mm至15mm,第三缝隙的宽度为15mm至45mm。该些缝隙形成一最佳化设计,具有较佳的油烟捕捉效率。
[0020]进一步的,本申请导流板的前边或侧边设有缺口,可增加捕烟面积,以减少人们吸到的烟量。该油机底部邻近缺口处设有光源,可照射于油烟,让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油烟流动及被带走的情况。
[0021]本申请导流板的四边与天板的间距皆为8mm至24mm,也形成一最佳化设计,具有较佳的油烟捕捉效果。
[0022]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油机结构的导流板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0024]图2为本申请油机结构的风机组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0025]图3为本申请油机结构的导流板掀开状态的立体图。
[0026]图4为本申请油机结构的导流板盖上状态的立体图。
[0027]图5为本申请油机结构的底视图。
[0028]图6为本申请油机结构的剖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I 机体
[0031]11 入风口
[0032]12 油网
[0033]13 凹室
[0034]131 缝隙
[0035]132 天板
[0036]2风机组
[0037]3导流板
[0038]31 凸缘
[0039]32容纳空间
[0040]33 前边
[0041]34 后边
[0042]35 侧边
[0043]36 缺口
[0044]Gl第一缝隙
[0045]G2第二缝隙
[0046]G3第三缝隙
[0047]W1、W2、W3 宽度
[0048]W4 间距
[0049]4枢接机构
[0050]41第一枢座
[0051]42第二枢座
[0052]43固定转轴
[0053]44弹性转轴
[0054]5 油杯
[0055]6固定机构
[0056]61定位柱
[0057]62定位座
[0058]7 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59]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机结构,包括一机体1、一风机组2及一导流板3。其中机体I的构造并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机体I为多件式结构,亦即由多个构件组合而成。机体I设有一入风口 11,入风口 11可位于机体I中间或其他适当的位置,入风口11贯穿机体I的底部及顶部。入风口 11的形状并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入风口 11对应风机组2而呈方形,以便于连通风机组2。机体I底部对应于入风口 11的位置可设有一油网12,油网12可为平面式油网或其他型式的油网,可用于过滤油烟。但,上述机体I的构造并非本申请诉求的重点,且本申请不限制机体I的构造,故不再加以赘述。
[0060]机体I底部形成有一凹室13,凹室13为一凹设于机体I底部的空间,凹室13可呈方形或其他适当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凹室13呈一与导流板3相对应的方形,入风口 11的一端衔接于凹室13,使凹室13与入风口 11相连通,使油烟可经由凹室13、油网12而进入入风口 11,进而进入风机组2内。
[0061]风机组2设置于机体I上,亦即风机组2可设置于机体I的顶部,风机组2内部设有风机,较佳但不限制为一种涡轮风扇型的风机,该风机组2与机体I的入风口 11相连通。当风机组2运作时,可将油烟经由导流板3与凹室13之间的缝隙(进风口)131吸入油机内部,经过油网12及入风口 11而吸入风机组2内,而后再将油烟排出于室外,借以提供排油烟的效能。
[0062]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3为一外形与凹室13相对应的方形板体,导流板3可形成一大面积设计。导流板3设置于油网12的下方,导流板3的四边可进一步弯折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缘31,使导流板3的顶部可形成一容纳空间32,以便于容纳油网12滴下的油污。但,导流板3的构造并不限制,可因应需要而适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