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装置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710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温装置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制冷剂分离润滑剂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油分离器。
在制冷、低温等机械中,其压缩机排气中带有润滑油,这些油随制冷剂进入换热器后,将在传热面形成油膜影响传热效果,因此,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常装设油分离器,用来分离制冷剂中带有的润滑油,其结构如图1所示,油分离器1’包括有进气管11’、壳体12’、滤网13’、出气管14’、手控阀15’和浮球阀16’,制冷剂气体从进气管11’经滤网13’自出气管14’排出,依靠这一流动过程的气流降速、变向和滤网的综合作用,使制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分离沉积至壳体12’内腔底部,可由手控阀15’排出,也可由浮球阀16’自动排出,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上述结构分油效果差(只能达80~85%),当其应用于低温机组时,蒸发器的蒸发温度常达-50℃~-120℃,而润滑油为凝点-40℃的矿物油,油分离效果更差,使较多数量的润滑油进入蒸发器,一方面由于低温造成润滑油的粘度加大,另一方面会引起凝结脱蜡现象,如果润滑油脱蜡,必将影响蒸发器传热效果,长时间运行后会导致系统的制冷量逐渐衰减,严重的可能造成蒸发器堵塞使制冷剂循环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装置油分离器,它能提高分离制冷剂中润滑油的效率,确保低温机组蒸发器正常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分离器的总进气管一端连接有压缩机供气管,油分离器的总出气管一端连接有冷凝器,其特点是总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一粗级油分离器,粗级油分离器连接有精级油分离器,精级油分离器连接有超精级油分离器,超精级油分离器上设置有总出气管。制冷剂气体自压缩机供气管和总进气管、经粗级油分离器、精级油分离器和超精级油分离器的多次分离后,再从总出气管输出。
本实用新型藉其多级分离的结构,总出气管输出的制冷剂气体可达到最低残留油份含量小于0.1ppm w/w,,是传统结构无法实现的技术指标,这样的油分离效果,能够保证制冷剂中极微量的含油不影响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避免制冷剂中润滑油进入低温蒸发器带来的各种问题。


图1是传统油分离器纵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低温装置油分离器纵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制冷剂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低温装置油分离器包括有粗级油分离器1、精级油分离器2、超精级油分离器3、总进气管4和总出气管5;总进气管4一端连接压缩机供气管,其另一端连接粗级油分离器1,粗级油分离器1连接精级油分离器2,精级油分离器2连接超精级油分离器3,超精级油分离器连接于总出气管5一端,总出气管5另一端连接于冷凝器。
粗级油分离器1包括有出气管11、壳体12、填料层13、进口滤芯14、放油阀15和浮球阀16;其中
出气管11,置设在粗级油分离器1顶部,其下端开口和内腔连通;壳体12,为一筒状两端椭圆封头的压力容器,顶端连接出气管11;在出气管11开口下方至近中段布设有一填料层13,填料采用金属丝网,也可采用其他类似材料制作,填料层的厚度是以阻力参数为依据,使通过的冷却剂气体速控制在0.5米/秒以下;进口滤芯14,置设在填料层13的下方,其一端和总进气管4连接,滤芯14可为网眼状管体或类似结构;放油阀15,位于壳体12近底端处,通常为手控的结构;浮球阀16,位于壳体12近底端处,相对放油阀15的另一侧,当壳体12底部积油液面上升至预位置后,抬起浮球,浮球阀16可自动打开将积油排放回压缩机曲轴箱。
精级油分离器2包括有进气管21、围壁22、出气管23、壳体24、滤芯25和浮球阀26;其中进气管21,置设在精级油分离器2顶部,其一端和粗级油分离器1的出气管11连通,其另一端和精级油分离器2的密封腔220连通;围壁22,由板材制成,位于精级油分离器2上端,和壳体24共同形成密封腔220,其底部呈平面状并设有通孔;出气管23,置设在进气管21相对另一侧,其一端和精级油分离器2工作腔240连通,另一端和超精级油分离器3的密封腔320连通;壳体24,为一筒状两端椭圆封头的压力容器,其结构可由两段组成,便于内设组件的制作和安装,两段由法兰和螺栓固定密封连接,形成密封工作腔240;
滤芯25,为聚乙烯烧结制成品(已有产品),其过滤等级为25μ,滤芯25呈圆柱状,其顶端为平面,可由螺栓(或连接螺纹)固定在围壁22平底的下端面开孔处,使滤芯25的内腔和密封腔220连通;浮球阀26,位于壳体24近底端处。
超精级油分离器3包括有围壁32、滤芯33和壳体34,其中围壁32,由板材制成,位于超精级油分离器3上端,和壳体34共同形成密封腔320,其底部呈平面状并设有通孔;滤芯33,由筒形框架外覆纤维材料(如多层玻璃纤维细网、多层纤维布等)制成,其过滤等级为0.01μ,滤芯33顶端为平面,可由螺栓(或连接螺纹)固定在围壁32平底的下端面开孔处,使滤芯33的内腔和密封腔320连通;壳体34,为一筒状两端椭圆封头的压力容器,其结构可由两段组成,便于内设组件的制作和安装,两段由法兰和螺栓固定密封连接,形成密封工作腔340;在滤芯33上端设有出气口31,出气口31连通总出气管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参照图2、3),图3中箭头所示是制冷剂气体的流动状态,在低温机组中,当压缩机排出制冷剂气体时,制冷剂气体自进气总管4进入粗级油分离器1,经进口滤芯14和填料层13,利用气体速度的降低和填料层13过滤作用使油滴得到分离,粗级油分离器1的分离效率可达96%以上,随之,制冷剂气体自出气管11进入精级油分离器2的进气管21,再经密封腔220,自围壁22底部通孔进入滤芯25的内腔,在聚乙烯烧结层的精滤下进入壳体24的工作腔240,使制冷剂气体内油含量进一步下降,其沉积的润滑油可自浮球阀26自动排出流回油箱;在工作腔240内的制冷剂气体自出气管23进入超精级油分离器3的密封腔320,经围壁32底部通孔进入滤芯33的内腔,在滤芯33的强过滤作用下,进入壳体34工作腔340,最后,自总出气管5供向机组的冷凝换热设备,其制冷剂气体的残留油份含量小于0.1ppmw/w,因而适应各式低温机组。
权利要求1.一种低温装置的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总进气管一端连接有压缩机供气管,油分离器的总出气管一端连接有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总进气管(4)另一端连接有粗级油分离器(1),粗级油分离器(1)连接有精级油分离器(2),精级油分离器(2)连接有超精级油分离器(3),超精级油分离器(3)上连接有总出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是粗级油分离器(1)的壳体(12)内腔设置有填料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是精级油分离器(2)上端设置有围壁(22),围壁(22)和壳体(24)构成和进气管(21)连通的密封腔(220),围壁(22)底部通孔处固设有精级滤芯(2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是精级油分离器(2)近底端处设置有浮球阀(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是超精级油分离器(3)上端设置有围壁(32),围壁(32)和壳体(34)构成和精级油分离器(2)出气管(23)连通的密封腔(320),围壁(32)底部通孔处设有超精级滤芯(33)。
专利摘要一种低温装置油分离器,主要解决提高分离效率等技术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分离器的总进气管一端连接有压缩机供气管,油分离器的总出气管一端连接有冷凝器,总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有粗级油分离器,粗级油分离器连接有精级油分离器,精级油分离器连接有超精级油分离器,超精级油分离器上设置有总出气管,适用于各式低温机组。
文档编号F25B43/02GK2644999SQ03232450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3日
发明者吴献忠, 俞尚瑾, 董天禄 申请人:上海冷气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