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5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风道组件和冰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冰箱产品绝大部分是蒸汽压缩式冰箱,其主要由两大循环系统组成,一是冷媒循环系统,二是空气循环系统,冷媒循环系统提供制冷量,通过蒸发器与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空气被冷却降温以后,被风扇经由送风风道输送到冰箱内部的各个功能温区之中。

因此,冰箱的制冷性能和噪声水平和风机风道的结构密切相关。风机风道的重要指标主要有:流动阻力损失,循环风量,风量分配比例。因此,合理的风机风道结构必须考虑以上指标才能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对于冰箱蒸发器风机风道区域,大部分冰箱产品采用离心风扇,还有一部分产品采用轴流风扇,无论离心风扇还是轴流风扇,当空气被风扇的叶片提供动能,由于其风扇特性的原因都将处于非均匀流动状态,而当前的大部分风机风道的结构设计都是采用对称结构,没有考虑空气流动的非均匀分布的特征,这就导致了很大程度上的流动阻力损失,这种阻力损失不仅是冰箱产品气动噪声的重要来源,而且也导致冰箱循环风量的减少,额外增加了风机的做功损失。

目前冰箱风机风道为了减少发泡层厚度,增大内胆有效储存空间,克服流动阻力,一般采用离心风机。但是现存的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

(1)风道结构设计不合理,电机支架阻碍了空气流通有效区域;

(2)风机类型与风道结构不匹配,如图5所示,空气流场速度矢量分布中,回风流道22存在较严重的空气回流问题,导致一部分风量又被风扇吸回进气区域,减少了有效风量;

(3)如图5所示,送风流道24流通区域过小,气流在此区域流动损失较大,严重影响风量的增加。

(4)由于回流现象,导致风机功耗大,噪声增加;

(5)风机与风道系统的送风效率较低,阻力损失较大,气动噪声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道组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冰箱。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风机总成,设置在进风口处,风机总成包括风机;风道蜗舌,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第一出风口处。

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组件,通过在第一出风口处设置风道蜗舌,有效减少空气回流,减少在气体流动过程中的无效风量,同时使得风机的送风流道流通截面更大,可以有效发挥风机性能,使风机能够在同等转速下获得更大的循环风量,并在更大工况范围内高效运行,明显提升循环风量,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地提升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送风过程中的噪声和风机功耗。而对于采用了该风道组件的制冷系统,能够提升其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减少温度波动的发生,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了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差。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蜗壳结构,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风机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风机的外侧设置蜗壳结构,可以进一步地减少气流在风机四周的阻力损失和涡流损失,使得气流能够更顺利、平滑、均匀地经出风口流出;对于采用了该风道组件的制冷系统能够减少温度波动的发生,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了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壳结构包括:减阻板,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减阻板与风道蜗舌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两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的减阻板能够起到对于流出空气的导流作用,减小气体流出第一出风口时的阻力并进一步提高出风量,提升该风道组件的导流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壳结构还包括:弧形导流件,设置在壳体上且与风道蜗舌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弧形导流件能够消除或者减弱气体在风机周围流动时的阻力损失和涡流损失,使得气体更加平顺地流向出风口并流出,由此可以有效发挥风机性能,使风机能够在同等转速下获得更大的循环风量,并在更大工况范围内高效运行,明显提升循环风量,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地提升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送风过程中的噪声和风机功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风腔,设置在壳体上,第一风腔与第一出风口相连接;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第二出风口与第一风腔相连接;其中,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风腔将第一出风口流出的气体引流至第二出风口流出,由此改变出风方向,增强各个机构设置的灵活性,其中,第一风腔内也设置有导流机构,减小气流经过第一风腔时的阻力损失和噪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风道组件还设置有第三出风口,则该风道组件具有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两个出风口,一般地,两个出风口可以相对地设置,这样既形成了多出风口的结构,同时也能够减少风机的流量损失,提高送风量和送风效率,并且还能够在等送风量下降低风机的功耗,节约能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三出风口设置有风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三出风口处设置风门,控制经过两出风口的风量;对于采用了该风道组件的制冷装置,不同的出风口通向不同的制冷舱室,通过调整风门能够合理地控制流向不同制冷舱室的气体流量,合理地控制不同制冷舱室的制冷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总成还包括:风机支柱,设置在壳体上,风机设置在风机支柱上;弹性胶垫,夹设在风机与风机支柱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机总成被设置在风机支柱上,并且在风机和风机支柱之间还夹设有弹性胶垫,这样既能够保证风机总成可靠的固定,同时弹性胶垫能够吸收风机总成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降低风机的工作振动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为离心风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离心风机既能够获得较大的气体流量,同时采用离心风机能够减小风道组件的布局空间,并且采用离心风机也便于在其四周开设多个出风口,为风道组件的布置提供更好的灵活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冰箱,通过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能够有效减少制冷空气的回流,减少在气体流动过程中的无效风量,同时使得风机的送风流道流通截面更大,有效发挥风机性能,使风机能够在同等转速下获得更大的循环风量,并在更大工况范围内高效运行,明显提升循环风量,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地提升风机和冰箱的工作效率,降低送风过程中的噪声和风机功耗,并且能够提升冰箱的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减少温度波动的发生,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了冰箱内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一出风口相连接;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三出风口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冰箱内设置有制冷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分别与不同的出风口相连接,这样一个风机可以向多个腔室输送制冷气体,提高气体输送的效率,降低风机及冰箱的功耗,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出风口的风门开度控制不同舱室的制冷速度,提升冰箱控制的灵活性,也便于用户对冰箱的控制与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内胆;前盖板总成,设置在内胆的一侧,前盖板总成的下侧设置有回风口,风道组件设置在前盖板总成上;其中,内胆中的气体经过回风口、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或第三出风口流回内胆。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胆中的气体经过回风口、蒸发器、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三出风口)等机构后重新流回内胆中对其中的物料进行制冷,通过设置该气体循环制冷系统,不仅使得冰箱内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也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并且也降低冰箱的使用功耗,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工作状态下的空气流场速度矢量分布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一种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工作状态下的空气流场速度矢量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冰箱的后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结构中前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冰箱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冰箱的立体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壳体,122进风口,124第一出风口,126第一风腔,128第二出风口,130第三出风口,14风机总成,142风机,144风机支柱,146弹性胶垫,16风道蜗舌,182减阻板,184弧形导流件,20风门,22回风流道,24送风流道,32前盖板总成,322送风口,324回风口,34后盖板总成,36风道总成,38压缩机仓,4冰箱,40内胆,42控制显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和冰箱。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包括:壳体12,壳体12上设置有进风口122;第一出风口124,设置在壳体12上;风机总成14(未示出),设置在进风口122处,风机总成14包括风机142;风道蜗舌16,设置在壳体12上且位于第一出风口124处。

本发明提供的风道组件,通过在第一出风口124处设置风道蜗舌16,有效减少空气回流,减少在气体流动过程中的无效风量,同时使得风机142的送风流道24流通截面更大,可以有效发挥风机142性能,使风机142能够在同等转速下获得更大的循环风量,并在更大工况范围内高效运行,明显提升循环风量,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地提升风机142的工作效率,降低送风过程中的噪声和风机142功耗。而对于采用了该风道组件的制冷系统,能够提升其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减少温度波动的发生,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了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差。

本发明提供的如图2所示的风道组件与如图4所示的相关技术中的一种风道组件相比,由图3与图5的对比易知(两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方向),本申请中的风道蜗舌16极大地减少了回风流道22中风机142的回风量,使得更多的气体通过第一出风口124流出,解决了气体回流的问题,减少了无效风量,提升了风机142的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蜗壳结构,设置在壳体12上且位于风机142的外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风机142的外侧设置蜗壳结构,可以进一步地减少气流在风机142四周的阻力损失和涡流损失,使得气流能够更顺利、平滑、均匀地经出风口流出;对于采用了该风道组件的制冷系统能够减少温度波动的发生,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了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蜗壳结构包括:减阻板182,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24处,减阻板182与风道蜗舌16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口124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24处的减阻板182能够起到对于流出空气的导流作用,减小气体流出第一出风口124时的阻力并进一步提高出风量,提升该风道组件的导流效果。

同时,由图3与图5的对比易知,该实施例中的减阻板182使得气体能够更平顺地流向第一出风口124,而图5中气体在流向第一出风口124的进口处时被结构阻挡,这样阻碍了气体的流动,增大了气体阻力;并且图3中风机142上方的送风流道24截面更大、更平顺,这也使得气流在此区域流动损失减小,同时增加了送风量,进一步地提升了风机142的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蜗壳结构还包括:弧形导流件184,设置在壳体12上且与风道蜗舌1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弧形导流件184能够消除或者减弱气体在风机142周围流动时的阻力损失和涡流损失,使得气体更加平顺地流向出风口并流出,由此可以有效发挥风机142性能,使风机142能够在同等转速下获得更大的循环风量,并在更大工况范围内高效运行,明显提升循环风量,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地提升风机142的工作效率,降低送风过程中的噪声和风机142功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风腔126,设置在壳体12上,第一风腔126与第一出风口124相连接;第二出风口128,设置在壳体12上,第二出风口128与第一风腔126相连接;其中,第二出风口128的出风方向与第一出风口124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风腔126将第一出风口124流出的气体引流至第二出风口128流出,由此改变出风方向,增强各个机构设置的灵活性,其中,第一风腔126内也可设置有导流机构,减小气流经过第一风腔126时的阻力损失和噪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第三出风口130,设置在壳体12上。

在该实施例中,该风道组件还设置有第三出风口130,则该风道组件具有第一出风口124(第二出风口128)和第三出风口130两个出风口,一般地,两个出风口可以相对地设置,这样既形成了多出风口的结构,同时也能够减少风机142的流量损失,提高送风量和送风效率,并且还能够在等送风量下降低风机142的功耗,节约能源。一般地,冰箱4在冷藏室和冷冻室之外还设有恒温室,第一出风口124可与冷藏室相连接,而第三出风口130可与恒温室相连接,这样同一个风机142就可以向冷藏室和恒温室这两个制冷舱室提供制冷气体,从而简化制冷系统的结构并降低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出风口124和/或第三出风口130设置有风门20。其中,第一出风口124上的风门20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出风口124和/或第三出风口130处设置风门20,控制经过两出风口的风量;对于采用了该风道组件的制冷装置,不同的出风口通向不同的制冷舱室,通过调整风门20能够合理地控制流向不同制冷舱室的气体流量,合理地控制不同制冷舱室的制冷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和图8所示,风机总成14还包括:风机支柱144,设置在壳体12上,风机142设置在风机支柱144上;弹性胶垫146,夹设在风机142与风机支柱144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总成14被设置在风机支柱144上,并且在风机142和风机支柱144之间还夹设有弹性胶垫146,这样既能够保证风机总成14可靠的固定,同时弹性胶垫146能够吸收风机总成14工作过程中的振动,降低风机142的工作振动与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6所示,风机142为离心风机142。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离心风机142既能够获得较大的气体流量,同时采用离心风机142能够减小风道组件的布局空间,并且采用离心风机142也便于在其四周开设多个出风口,为风道组件的布置提供更好的灵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4,如图7至图10所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冰箱4,通过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能够有效减少制冷空气的回流,减少在气体流动过程中的无效风量,同时使得风机142的送风流道24流通截面更大,有效发挥风机142性能,使风机142能够在同等转速下获得更大的循环风量,并在更大工况范围内高效运行,明显提升循环风量,降低气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地提升风机142和冰箱4的工作效率,降低送风过程中的噪声和风机142功耗,并且能够提升冰箱4的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减少温度波动的发生,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了冰箱4内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一出风口124相连接;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三出风口13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冰箱4内设置有制冷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分别与不同的出风口相连接,这样一个风机142可以向多个腔室输送制冷气体,提高气体输送的效率,降低风机142及冰箱4的功耗,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出风口的风门20开度控制不同舱室的制冷速度,提升冰箱4控制的灵活性,也便于用户对冰箱4的控制与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内胆40;前盖板总成32,设置在内胆40的一侧,前盖板总成32的下侧设置有回风口324,风道组件设置在前盖板总成32上;其中,内胆40中的气体经过回风口324、进风口122、第一出风口124和/或第三出风口130流回内胆40。

在该实施例中,内胆40中的气体经过回风口324、蒸发器、进风口122和第一出风口124(第三出风口130)等机构后重新流回内胆40中对其中的物料进行制冷,通过设置该气体循环制冷系统,不仅使得冰箱4内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也提高了冰箱4的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并且也降低冰箱4的使用功耗,节约能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至图9所示,还包括前盖板总成32(包括送风口322和回风口324)、后盖板总成34、风道总成36和压缩机仓38(内含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通过上述部件可构成冰箱4的制冷系统,冷空气在经过风机总成14、前盖板总成32与后盖板总成34之间的夹层、风道总成36进入冰箱4的内胆40(制冷舱室)中制冷,而后又经过回风口324和送风口322流回风机142并进入下一次循环。在使用本发明的风道组件的制冷系统中,风机142的工作效率更高、送风量更大,并且风机142的工作噪声更小,这样也提升了冰箱4整体的制冷效率和制冷能力,减小了冰箱4工作的噪声,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所示,还包括控制显示屏幕42,该控制显示屏幕42可通过控制风门20开度或其他方式控制冰箱4内各个制冷舱室的制冷温度,使冰箱4内的温度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向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功能与服务。

本发明通过高效、合理的风道设计,不仅减少了发泡层厚度,增大了内胆有效储存空间,而且使风机产生的空气流场与风道结构相匹配,减小了流动阻力,增加了循环风量,降低了气动噪声。同时,由于使空气流场更加均匀,有助于使经由蒸发器的不同区域的冷空气互相混合,提高了温度的一致性,减少冰箱内部的温差和温度波动情况的发生。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