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575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制冷剂如R290的热泵型变频空调,由于受到该制冷剂的充注量限制,同样能力段的空调相对于使用其它制冷剂的空调,其充注量要小很多,同时为满足制冷量及能效要求,必须使用大排量压缩机和大面积的换热器。这就使得制冷剂如R290充注量受到限制的热泵型变频空调在使用毛细管等结构作为节流装置时,若制热化霜结束,则会使毛细管处的温度长时间低于R290润滑油的倾点温度,从而使润滑油析出絮状物质堵塞毛细管,导致制冷剂无法继续循环循环流动,进而造成整机故障。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旨在空调系统使用制冷剂如R290运行除霜模式时,防止使用毛细管等作为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出现油堵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互相连接的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一油池,所述油池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阀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出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阀体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出口以及进口连接,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调系统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所述排气口流出并进入所述换热盘管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优选地,所述第一阀体为四通阀,所述第二阀体为三通阀。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出口,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连接的第一单向阀。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引导从所述换热盘管内流出的制冷剂从所述出口,经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向所述第一阀体。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装置。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主节流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引导从所述室外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依次经所述主节流装置、第二单向阀流向所述室内换热器。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一端与所述主节流装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的辅节流装置。优选地,所述主节流装置和辅节流装置为毛细管结构。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为R29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压缩机、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互相连接的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具有一油池,所述油池内设有具有进口和出口的换热盘管,所述第一阀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所述出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阀体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出口以及进口连接,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调系统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所述排气口流出并进入所述换热盘管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如此,可以使空调系统在使用充注量受限的制冷剂如R290型运行除霜模式时,防止使用毛细管等结构作为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出现油堵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执行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压缩机7换热盘管2第一阀体8主节流装置3第二阀体9辅节流装置4室内换热器10第一单向阀5室外换热器11第二单向阀6油池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其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系统100,在一实施例中,包括:压缩机1、第一阀体2、第二阀体3以及互相连接的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5。其中,所述压缩机1具有一容纳润滑油的油池6,所述油池内设有具有进口A和出口B的换热盘管7。所述第一阀体2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3、所述出口B、所述室外换热器5、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C、所述室内换热器4连接,所述第二阀体3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D、出口B以及进口A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阀体2为四通阀,所述第二阀体3为三通阀。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调系统100适用于热泵型变频空调。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5连接的主节流装置8;一端与所述主节流装置8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1以及所述室内换热器4连接的辅节流装置9。所述辅节流装置9在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时,才会起到节流作用,而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并不参与节流,因此,在此模式下并不具节流作用。优选地,所述主节流装置8和辅节流装置9为毛细管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主节流装置8和辅节流装置9可以为其他结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所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所述排气口D流出并进入所述换热盘管7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剂主要针对R290型制冷剂,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压缩机1的高温排气将压缩机1的油池中的润滑油进行预加热,从而使空调系统100在任何工作状态下,润滑油的温度均不会低于其倾点温度,从而防止油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通过设置压缩机1、第一阀体2、第二阀体3以及互相连接的室内换热器4和室外换热器5,其中,所述压缩机1具有一油池,所述油池内设有具有进口A和出口B的换热盘管7,所述第一阀体2分别与所述第二阀体3、所述出口B、所述室外换热器5、所述压缩机1的回气口C、所述室内换热器4连接,所述第二阀体3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D、出口B以及进口A连接,所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所述排气口D流出并进入所述换热盘管7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如此,可以使空调系统100在使用充注量受限的制冷剂如R290型运行除霜模式时,防止使用毛细管等结构作为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100出现油堵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一端与所述出口B,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阀体2、第二阀体3连接的第一单向阀10。所述第一单向阀10用于引导从所述换热盘管7内流出的制冷剂从所述出口B,经所述第一单向阀10流向所述第一阀体2;或使得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D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阀体2,而防止所述制冷剂经所述第一单向阀10进入所述换热盘管7的出口B。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100在所述室内换热器4和所述主节流装置8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11,空调系统100运行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单向阀11使得主节流装置8具有节流作用,此时辅节流装置9被短接,因此,可以引导从所述室外换热器5流出的制冷剂依次经所述主节流装置8、第二单向阀11流向所述室内换热器4;在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时,由于第二单向阀11的方向限定作用,使得主节流装置8和辅节流装置9均具有节流作用,因此,可以引导从所述室内换热器4中流出的制冷剂依次经所述辅节流装置9、主节流装置8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5。参照图2,上述空调系统100执行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监测所述空调系统100是否完成除霜模式;步骤S2、在所述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所述排气口D流出并进入所述换热盘管7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可以实时或定时监测所述空调系统100是否完成除霜模式,在所述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使得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D流出的高温制冷剂可以进入换热盘管7,利用高温的制冷剂对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从而防止制冷剂析出絮状物质而堵塞节流装置如毛细管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通过在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使高温的制冷剂从所述排气口D流出并进入所述换热盘管7进行换热,以对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如此,可以使空调系统100在使用充注量受限的制冷剂如R290型运行除霜模式时,防止使用毛细管等结构作为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100出现油堵现象。在一实施例中,在图2所示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引导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D流出的高温制冷剂依次经所述第二阀体3、换热盘管7、第一阀体2、室内换热器4、室外换热器5、第一阀体2,然后通过回气口C流回所述压缩机1。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调系统100完成除霜时,调整所述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的切换方向,使得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D流出的高温制冷剂经所述第二阀体3后,直接进入所述压缩机1的换热盘管7内,并在所述换热盘管7处进行热交换,以对油池内的润滑油进行加热,然后在完成热交换后,从所述出口B流出的制冷剂依次经所述第一单向阀10、第一阀体2、室内换热器4、辅节流装置9、主节流装置8、室外换热器5后,流回第一阀体2,最后在所述第一阀体2的引导作用下经所述回气口C流回所述压缩机1。所述辅节流装置9在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时,才会起到节流作用,而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并不参与节流,因此,在此模式下并不具节流作用。在空调系统100运行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二单向阀11使得主节流装置8具有节流作用,此时辅节流装置9被短接,因此,可以引导从所述室外换热器5流出的制冷剂依次经所述主节流装置8、第二单向阀11流向所述室内换热器4;在空调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时,由于第二单向阀11的方向限定作用,使得主节流装置8和辅节流装置9均具有节流作用,因此,可以引导从所述室内换热器4中流出的制冷剂依次经所述辅节流装置9、主节流装置8流向所述室外换热器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