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烃类的工艺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091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烃类的工艺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烃类的工艺和设备,特别是一种从含有较高沸点烃类和较低沸点成分的气流中将较高沸点烃类分离出来的工艺和设备。
已知的一些分离工艺是将气流冷却、部分冷凝并分离成液体组分和气体组分,液体组分经精馏而分为含有较高碳烃类的产品流和含有较低沸点成分的残余气流。经过部分冷凝后分离出来的气体组分被输入至洗涤塔,在洗涤塔中,较高沸点的烃类被洗涤分离出。
上述工艺都可用于从天然气或其他气体,例如从精炼废气或合成工艺的尾气中,将较高沸点的烃类分离出来。由于C3/C4烃混合物的市场价格上涨,因此,更多的工作都集中于能得到一种分离烃类的改进工艺。
德国专利DOS 3511636公布了一种上面讨论到的工艺,涉及从含有轻质烃类的气流中将C2+或C3+烃分离出来,在有些情况下,组分的沸点低于甲烷的沸点。被分馏的气流经部分冷凝分成为基本上不含C2+或C3+烃的气流和基本上只含C2+或C3+烃的液流。该液流在精馏塔中,和另外一组成分在一起,被分离成不含残留的低沸点成分的产品。高纯度的C2+或C3+烃组分由精馏塔低部引出,可输出作进一步的分馏提纯。部分冷凝后的气体被输至洗涤塔中,以除去残留在其中的较高沸点的成分。为达到这一目的,由精馏塔顶部引出的残余气体,以部分冷凝的状态,作为洗涤介质而输入洗涤塔中,在该洗涤塔内,较高沸点的成分从上升的气流中被洗涤出。从洗涤塔的塔底,排出一组较高沸点成分浓缩的组分,作为上述的另外一组分而输入精馏塔中进行分离操作。从洗涤塔的塔顶排出含较高沸点烃类少的气体组分。虽然在上述工艺中,C2+或C3+烃的收率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较高沸点的成分和气体组分一起,从洗涤塔逃逸出去。为了进一步增加收率,就需使洗涤塔可得到两项有效结果一方面,精馏的残余气体,由于掺加进的较高沸点烃类的作用,而受到增进的起始冷凝作用,也就是说,该掺混物料使得残余气体受到基本上完全的冷凝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液体C3+,C4+或C5+烃类的掺混,在洗涤塔中产生一种“吸收洗涤”过程。因此,本发明所提出的工艺中,一般约有30至98体积%的残余气体被冷凝,最佳情况为40至95体积%被冷凝。相比之下,德国专利DOS 3511636所提出的工艺中,被冷凝的残余气体少于5至15体积%。在本发明的工艺中,用C3+,C4+或C5+烃类液体流掺混的该残余气流含有绝大部分(90至99.9体积%,特别是95至99.5体积%)的低沸点组分,例如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乙烷。此外,该残余气体中也含有0.1至10体积%的其他组分,尤其是较高沸点的成分,例如C3+或C4+烃类。当残余气流被逐步冷却时,较高沸点的成分被冷凝。冷凝液是和掺入的、用作为洗涤塔中洗涤介质的C3+,C4+或C5+烃类的液流共同形成的。采用掺混的洗涤介质是新颖的。在掺混工序中,所用的较高沸点烃类的量一般是占所组成的最终掺混物料量的5至20体积%,最佳情况为10至15体积%。从掺混物料和残余气体冷凝所得的液体组分一般含有下列成分C1烃 15至 40体积%C2烃 30至 50体积%C3烃 0.1至 2体积%C4烃 0至 5体积%C5烃 3至 15体积%C6+烃 2至 5体积%洗涤的原理,正如从德国专利DOS3511636中所得知的,首先是精馏产生的部分冷凝的残余气体其作用好象是一组冷却剂,当此组分进入洗涤塔后,冷凝物蒸发,释放冷量,因为该组分从较高压力的冷凝物变较低压力的状态,所以有致冷效果,而且该致冷效果在上述工艺的进行过程中会增强,的温度或压力降得较低,然而,为达此目的,就需要安装一台膨胀机例如装一台涡轮机,这就意味着在此工艺的设备中要一台昂贵的部件。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待分离的气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时,降低洗涤塔的温度是不利的,在二氧化碳含量高的情况下,降低洗涤塔的温度,会使二氧化碳象固体般的冷冻析出。这将对工艺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果二氧化碳不采用或不能采用昂贵的初级提纯工序从气流中被除去,就必须允许在上述工艺进行中收率的减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工艺和设备,这种新的工艺和设备能以简单而经济的方法提高较高沸点烃类的收率,即使在被分离气流中含有高的二氧化碳成分时,也能达到高收率的效果。进一步研究下述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专业技术人员就会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把液体C3+,C4+或C5+烃类和精馏出的残余气体掺混,用作为洗涤塔的洗涤介质。这样,就发现将C3+烃类和较高沸点烃类的混合物掺混到残余气体中用作洗涤介质,得到的结果是较高沸点烃类的收率增加,特别是C3+或C4+烃类的收率增加。
根据本发明所提出工艺的具体流程是将原料气流冷却和部分冷凝,将该部分冷凝的气流分离成为液体组分和气体组分,用精馏工序将该液体组分分馏为基本上是较高沸点烃类的产品流和含有较低沸点成分的残余气流。将经部分冷凝分离的气体组分引入洗涤塔中,在该洗涤塔中较高沸点的烃类从所用残余气体之气体组分中被洗涤出来,该气体组分是从精馏操作中得到的,在部分冷凝之后,作为洗涤介质。将从洗涤塔的塔底得到的较高沸点烃类浓缩的组分输至精馏工序中;将C3+,C4+或C5+烃类的液体流加到精馏工序的残余气体中,得到一组掺混物料,用作洗涤塔中的洗涤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这是由于此工艺可使精馏产生的残余气体的较大部分冷凝。此致冷效果导致还留在气体组分中的较高沸点烃类冷凝。附加产生的这一作用就是本工艺所谓的“吸收洗涤”。残余气体中的较高沸点成分掺加物增强了该工艺的洗涤作用。
正如前面部分中阐述过的,过分低的温度会产生使残余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时,该二氧化碳被冷凝分离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工艺可允许提高操作过程中洗涤塔的温度,而同时又提高产品收率。由于洗涤塔的操作温度增高,在温度低到220K时不会沸腾的组分,例如二氧化碳,甲烷、C2烃或更高的烃都溶解在洗涤塔的液体组分中,特别是输入到精馏塔的液体组分中不含有固体沉淀物。本发明所提出的工艺适用于处理含有高达20体积%二氧化碳的气体流,特别适用于含有15体积%二氧化碳的气流。进一步可看到,从气相组分中洗涤出较高沸点成分的作用由于加入更高碳原子的组分而更为有效。本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是C3+,C4+或C5+烃类液体流是从含有C3+或C4+烃类的精馏产品流的进一步分离之后得到的,精馏塔底部的产品通常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以得到不同的产品流,通过分段的精馏,得到的各不同组分的产品流为C3+烃(1)→C3烃(g)+C4+烃(1)→C4烃(g)+C5+烃(1)(1)=液体(g)=气体上述分离作用可以在串联的精馏塔中分段进行,也可以在一个简单精馏塔中进行,在塔顶出C3烃或塔顶出液态石油气(C3/C4烃),或液态石油气作为侧口产品而C5+烃为塔底产品。随着分离操作的逐步进行,各不同的产品流也同时发生压力差降,这些产品流在掺混到精馏塔残余气体中之前应将压力升高到掺混所需要的压力。残余气体和较高沸点的烃类掺混也可以逐步使残余气体冷凝和使较高沸点烃流低温冷却。掺混到残余气体中的掺加物,至少是可进一步用于精馏出该组分的液体流中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液体C3+、C4+或C5+烃类掺混,用作C3+烃的分离,此外,只有液体C4+或C5+烃类或者至少是这些产品中的一部分较适宜于用作C4+烃的分离。
以下,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提出能实现本发明工艺的设备,特别提出实现洗涤和精馏工序的设备。该用于洗涤和精馏的设备有洗涤塔,该洗涤塔有可将气相组分输入到该洗涤塔较低部位的输入装置,另外还有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将来自连续的,精馏工序的用作为洗涤介质的冷凝后的残余气体输入该洗涤塔的顶部,在该洗涤塔的顶部装有输出装置,以排出残余气体组分。从该洗涤塔的底部的输出装置引出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入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中被加热。该被加热后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被连续地输入精馏塔中。在该精馏塔顶部装有热交换器,以使较高沸点烃类冷凝,而形成回流。在该精馏塔底部装有输出装置,以将C3+或C4+产品组分输出。在该精馏塔顶部有输出装置,以将残余气体组分输出。该残余气体组分输至掺混装置中,在该掺混装置中,C3+;C4+或C5+烃类和残余气体组分掺混。掺混后的物料在热交换器中逐渐冷却,在其中一部分残余气体组分被冷凝。冷凝后的残余气体组分输经洗涤塔顶部的输入装置输入洗涤塔,在其中该组分用作为洗涤介质。
本发明工艺的另一套具体设备包括有洗涤塔,该洗涤塔在其较低部位装有第一输入装置,用以输入气体组分,有第二输入装置在洗涤塔的较高部位,用以输入洗涤介质,洗涤塔在较高部位上装有第一输出装置,以输出残余气体流,在其较低部位上装有第二输出装置,以输出负载后的洗涤介质。第一输送装置连接洗涤塔上的第二输出装置,从洗涤塔中,将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出,将该洗涤介质并输入到热交换器中,在热交换器中,该洗涤介质被加热。另有一精馏塔,该精馏塔装有第一输入装置,和该输送装置连通,将加热后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入到精馏塔中,在该精馏塔顶部装有一热交换器,以从上升的气体组分中将较高沸点烃类冷凝下来,装置在精馏塔较低部位的产品输出装置将较高沸点烃类的产品流输出,在精馏塔顶部装有气体输出装置,以排出残余气体组分。有第二输送装置和精馏塔的气体输出装置连通,用以将残余气体组分输入到热交换器中,在该热交换器中,残余气体组分将被冷凝,并将该冷凝后的残余气体组分连续地输送到洗涤塔的第二输入装置中,在该洗涤塔中该冷凝后的残余气体组分用作为洗涤介质。有掺混装置,其流体输送装置和热交换器上游位置的第二输送装置相连接,在该掺混装置中,较高沸点烃类的液体流和予先在热交换器中已被冷凝的残余气体掺混。
根据本发明工艺的其他一套具体设备为,在洗涤塔和精馏塔的上游位置装有一分离器,待分离的原料气体在热交换器中被予先部分冷凝,再送入该分离器中。气相组分通过装在分离器顶部的输出装置,输入到上述洗涤塔的底部区间。经分离器分离后的液体组分从该分离器的底部排出,经热交换器加热后输至精馏塔中,输入到精馏塔中的该液相组分的最佳位置是比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入精馏塔的位置低一些的部位。首先,该液相组分被加热,而后,可以膨胀或被加压。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套具体设备是上述分离器和洗涤塔组合成一个简单的集合单元,在该具体设备中,原料气体予先在热交换设备中被冷却,而后被输送到分离器/洗涤塔集合元件的底部,该分离器/洗涤塔的底部被分成或分隔成,也就是用立式分离装置分装成两个底部区间,在第一个底部区间,上述部分冷凝的原料气体被分离成液体组分和气体组分,该气相组分在上述分离器/洗涤塔中上升,并和较高沸点烃和冷凝后的残余气体的掺混物料接触,分离出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被收集在该分离器/洗涤塔的第二个底部区间中。从该分离器洗涤塔的第一个底部区间中分离出来的部分冷凝后原料气体的液体组分被排出,经热交换设备加热后,输入到精馏塔中。从分离器/洗涤塔的第二个底部区间排出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经热交换设备加热后也输至精馏塔中,该加热后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入精馏塔的最佳位置是比加热后的液体组分输入精馏塔的位置高的部位。
上述工艺一般适用于从含有较高沸点烃类和较低沸点成分的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出较高沸点的烃类。尤其适用于该较高沸点的烃类为C3+或C4+烃类。关于采用本工艺处理的原料气体中的较低沸点成分,该气体中可以含有,例如下述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氦(He),氢气/一氧化碳,氮气,氩气(Ar),二氧化碳、乙烯、乙烷。
用于本发明工艺处理的原料气体的压力一般为25至80巴,最好是35至50巴,温度为0至45℃,最好是15至35℃。
原料气体在热交换器中被部分冷凝后,该部分冷凝的原料气体被输入分离器,该分离器一般在25至80巴的压力下操作,最好是35至70巴,操作温度为-30至-60℃,最好是-40至-50℃。当从下面将要阐述的

图1所示的设备中的分离器中排出的液相组分进行膨胀,该液相组分可膨胀到25至40巴的压力,最好是32至38巴。同样,从分离器排出的气相组分进行膨胀,该气相组分可膨胀到25至60巴的压力,最好是30至40巴。相反,在下面将要阐述的图2所示的设备中的液相组分进行压缩时,该液相组分可被加压到25至40巴,最好是32至38巴。洗涤塔一般在25至60巴的压力下操作,最好在30至40巴,温度一般为-35至-65℃,最好是-45至-55℃。洗涤塔的理论塔板数;例如可为2至10块,最好是3至6块。精馏塔一般在25至40巴的压力下操作,最好32至38巴的压力,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一般为-40至10℃,最好为-30至0℃。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例如可为20至35块,最好为25至32块。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含有基本上是C3+或C4+烃类的产品流一般含有的C3+或C4+烃的量至少是90%,最好达98%。此外,从洗涤塔底部排出的浓缩了C3+或C4+烃类的组分,一般含有C3+或C4+烃的量最少约为30%,最好达40%。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工艺可用于从含有C3+或C4+烃类和较低沸点成分的原料气体中回收C3+烃类或C4+烃类。不论是回收C3+烃类还是回收C4+烃类,都可以从上面已叙述过的一般范围内的相应的工艺操作参数中来选择和实施。对于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都可以在不必进行实验或者不适合进行试验的情况下,根据上面已叙述过的操作参数,从上述的任一种回收工艺中,选定所采用的相应的操作参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于同时参照附图会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各实体、特征和附件的优点将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些附图为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提出工艺的第一种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中,原料气体的压力高于精馏塔的操作压力。
图2是根据本发明所提出工艺的改进了的设备的示意图,在该设备中,原料气体的压力和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大致相同。
图3是根据本发明所提出工艺的另一种设备的示意图,在该设备中,分离器和洗涤塔集合在一个结构单元中。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待分离的气流在增加压力之后,通过导管1,引入热交换器2并在其中冷却到大部分烃类被分离出来,即C3+或C4+烃被冷凝下来。在分离器3中,部分冷凝后的气流再经过相分离处理,分离后的液相组分通过导管5,经过阀4装置膨胀后,先引入到热交换器2中,经部分蒸发后再输入到精馏塔6中。在精馏塔6中,进行低沸点组分的最后的分离,高纯度的C3+或C4+产物组分从精馏塔底,经过导管12输出。产物馏分可去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处理(图中未示出)。从精馏塔6顶部,经导管13引出的残余气体组分和由导管14输入的高碳烃液流,例如C3+,C4+或C5+烃类混合。此混合物流经导管15输至热交换器2中,在该热交换器中冷却并输至洗涤塔9的顶部。从分离器3上排出的气相组分经过导管7,在阀8中膨胀后,输至洗涤塔9的较低的部位。由于从气相组分中将较高沸点的成分洗涤出来的过程是在洗涤塔中进行的,所以就有可能将除去较高沸点成分后的气流从塔顶除去。该气流在热交换器2中被加温后,可通过导管16离开此装置系统。
从该洗涤塔底部得到的,浓缩了较高沸点烃类的液体组分,由泵10加压,调节到精馏塔6的操作压力,经过导管11,在热交换器2中加热之后,输入精馏塔6,上述液相组分和由导管5输入的液相组分一齐在精馏塔6中进行最后的分离。热交换器19装置在精馏塔6的顶部,可将上升的气相组分中的较高沸点烃冷凝分离出。在导管17与18中是致冷循环介质,与系统接通以增强热交换作用。
在上述设备中,建议原料气体输入的压力至少比在输出导管16中的产品气体的压力高3巴。图1中,在导管16中的气体压力最高约为36巴,所以原料气体的压力可为39巴或更高此。当在导管16中的压力大于36巴时,从精馏塔6引出的残余气流13就必须被加压到洗涤压力,(此加压设备在图中未表示出)。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考虑到采用下表列出的参数和数据,C3烃的收率达到91.6%,但按DOS 3511636所发表的现有工艺,在相同条件下,C3烃的收率仅有76%。
图1所示具体装置的操作参数如表Ⅰ所示。
表Ⅰ(数值以克分子%表示)导管11112131416氮气1.50.2-0.4-1.6二氧化碳2.43.0-4.7-2.5甲烷82.135.8-64.7-87.5C2烃 7.7 21.7 0.5 29.9 - 8.1C3烃 3.8 19.1 51.5 0.3 - 0.3C4烃 2.0 5.3 29.0 - 0.8 -C5+烃 0.5 14.9 19.0 - 59.2 -导管/容器36914操作压力(巴)48.636.035.540.0原料气流温度=20℃压力=49巴图1所示设备用于原料气流适宜的压力为40到80巴,特别是40-70巴。
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如图2所示的设备和图1所示的设备的不同点在于气体的输入压力不同。不是采用分离器3的气体组分7和液体组分5分别经过阀8与阀4膨胀的方法,而是使液体组分5经过泵20加压。在工艺变化的过程中,经常产生在分离器3、洗涤塔9和精馏塔6中操作压力大致相同的情况。在用于低压力范围时该设备的优点是可以保证产物气体的最高的终端压力。
利用图2所示的设备,处理下表所示的气流可得到C3的收率为95.6%,不采用本发明提出的工艺,收率仅达90%。
图2所示设备的操作参数如表Ⅱ所列。
表Ⅱ
(数值以克分子%表示)导管11112131416氢气40.90.8-1.8-45.0氮气9.60.8-1.7-10.6一氧化碳2.00.2-0.4-2.2二氧化碳14.036.7-59.8-15.4甲烷19.45.7-12.0-21.4C2烃 4.8 11.2 0.2 21.1 - 5.2C3烃 5.4 26.4 52.4 3.1 - 0.2C4烃 2.9 2.9 29.3 - 0.8 -C5+烃 1.0 15.3 18.1 - 99.2 -
容器/导管36914操作压力(巴)33.733.232.536原料气流温度=20℃压力=34巴图2所示设备所采用原料气体的压力以25至40巴为宜,特别是30至35巴。
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如图3所示设备是图2所示设备的改进型式。分离器3和洗涤塔9集合在一个结构单元3/9中,由此,分离器3可省去。此结构单元3/9设计成为两个分离步骤得到的塔底液体都可被冷却,而且分别地被输出,这样,另一方面,部分冷凝后的气相初馏份可以直接被洗涤,省去了导管7。图3所示的设备,宜于采用上述的图2所示设备所采用的相同的压力范围。在原料气体的压力范围大大高于洗涤塔和精馏塔的操作压力的情况下,例如,压力高于50巴左右,就有必要使需经分离作用的气体组分通过机械膨胀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设备中,一台膨胀机将安装在导管7上原来阀8的位置上,取代阀8。
上述的这些实例,在改变反应组成物的种类或某种反应组成物并同时改变用于本发明的上述实例的操作条件,或者只改变操作条件,都可以重复地得到相同的成功效果。
所有在上面列举的申请、专利和公布的文章内容以及相应的德国专利申请P3802553.1(优先权文本),均供参考。
根据上述说明书,专业技术人员很容易确定本发明的基本特点,不必脱离总趋势和范围,就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以使本发明适应不同的用途和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从含有较高沸点烃类和较低沸点成分的原料气流中分离较高沸点烃类的工艺,其特征是,冷却和部分冷凝所述的原料气流,将该部分冷凝的气流分离为液相组分和气相组分,所述液相组分通过精馏工序分馏成含有基本上是较高沸点烃类的产品流和含有较低沸点成分的气流,将所述气相组分在部分冷凝分离以后输入洗涤塔,在该洗涤塔中,较高沸点的烃类用残余气体从上述的气相组分中被洗涤出,在所述精馏工序中得到的,经部分冷凝后的残余气体用作为洗涤介质,将从所述洗涤塔底部得到的,浓缩了较高沸点烃类的组分输入上述精馏工序,将C3+,C4+或C5+烃类的液体流加到所述的精馏工序产生的所述残余气体中,以形成一组掺混物料,该掺混物料在上述洗涤塔中用作为所述的洗涤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较高沸点烃类是C3+烃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较高沸点烃类是C4+烃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C3+烃类的液体流加到所述的残余气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C4+烃类的液体流加到所述的残余气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C5+烃类的液体流加到所述的残余气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C4+烃类的液体流加到所述的残余气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C5+烃类的液体流加到所述的残余气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加到该气相的残余气体中的C3+、C4+或C5+液体烃类是从含有C3+或C4+烃类的所述的精馏工序产品流的进一步分馏中得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气流含有高含量的二氧化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从所述的洗涤塔的顶部将除去较高沸点成分后的气流排出,其中所述的原料气流的压力至少比所述的除去较高沸点成分后的气流的压力高3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液组分先通过膨胀之后,再输入到所述的精馏工序中,所述的气组分先通过膨胀以后,再输入所述的洗涤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液体组分先通过压缩再输入所述的精馏工序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组分,不通过膨胀装置或压缩装置,直接输入洗涤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部分冷凝的气流被分离成所述的液体组分和气体组分以及所述的气体组分的洗涤都是一同在一个集合在一起的分离器/洗涤塔中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气流的压力比所述精馏工序的操作压力高。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气流的压力实质上和所述精馏工序的操作压力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气流的压力为50巴左右,并且还包括所述的气体组分在输入到所述的洗涤塔之前先经过机械膨胀作用。
19.用于从含有较高沸点烃类和较低沸点成分的气流中分离出较高沸点烃类的设备,其特征是有洗涤塔,所述的洗涤塔在其较低部位有用以输入气相组分的第一输入装置,所述洗涤塔的较高部位有用以输送洗涤介质的第二输入装置,所述的洗涤塔还有位于较高部位的,用以排出残余气流的第一输出装置,和位于较低部位的,用以排出负载后的洗涤介质的第二输出装置,有和所述的洗涤塔的所述的第二输出装置相连接的,用以把该洗涤塔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出,并把该洗涤介质输入到热交换器中,在该热交换器中负载后洗涤介质被加热的第一输送装置,有精馏塔,所述的精馏塔有和所述的输送装置连通的,把加热过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到所述的精馏塔中的第一输入装置,在所述的精馏塔的较高部位有用以从上升的气体组分中冷凝较高沸点烃类的热交换器,在所述精馏塔的较低部位用以排出较高沸点烃类产品流的产品输出装置,在所述的精馏塔顶部有用以排出残余气体组分的气体输出装置,和所述精馏塔的所述的气体输出装置相连的用以把残余气体组分输送到热交换器中,在该热交换器中残余气体组分被冷凝,并连续把该冷凝的残余气体组分输送到所述洗涤塔的第二输入装置中,在该洗涤塔中冷凝的残余气体组分用作为洗涤介质的第二输送装置,有和位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的上游部位的和所述的第二输送装置连接的,可用于较高沸点烃的液体流和在所述热交换器中予先冷凝的残余气体掺混的掺混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洗涤塔的上游部位有分离器,所述的分离器有用以输入部分冷凝的原料气体的输入导管,有和所述的洗涤塔的所述的第一输入装置接通的,用以排出气体组分的第一输出装置,有用以输出液体组分的第二输出导管,有和所述分离器的第二输出导管连通的,用以把液体组分输送到热交换器中,在该热交换器中该液体组分被加热,并连续把该加热后的液体组分输入所述的精馏塔中的第三输送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加热后的液体组分输入到所述精馏塔中的部位比加热过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入到精馏塔中的部位低。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洗涤塔是分离器/洗涤塔集合单元,在底部区间有分离装置将该底部区间分隔成两个隔开的底部区间,有和第一底部区间相连的,用以除去液体组分的第三输出装置,有和所述的分离器/洗涤塔的所述的第一底部区间连通的,把部分冷凝的原料气流输入到所述的第一底部区间的所述的第一输入装置,有和用以收集负载后的洗涤介质的该分离器/洗涤塔的第二底部区间相连通的第二输出装置,所述的设备还有和所述的分离器/洗涤塔的所述的第三输出装置相连的,用以把液体组分输到热交换器中,在该热交换器中该液体组分被加热,该被加热的液体组分连续地输至所述的精馏塔中的第三输送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是被加热后的液体组分输入所述的精馏塔中的部位比加热过的负载后的洗涤介质输入精馏塔的部位高。
全文摘要
一种从含有较高沸点烃类和较低沸点成分的原料气流中分离出较高沸点烃类的工艺和设备,原料气体经部分冷凝后,其气体部分进入洗涤塔,液体部分进入精馏塔,洗涤塔底部输出的负载的液体组分也进入精馏塔,从精馏塔排出的残余气体和较高沸点烃类混合为掺混物料,用作洗涤塔的洗涤介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起始冷凝作用,另一方面增强了洗涤效果,即使处理含有高二氧化碳量的原料气体,也能得到高的产品收率。
文档编号F25J3/02GK1039576SQ8910055
公开日1990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28日
发明者保尔·库曼 申请人:林德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