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17350阅读:来源:国知局
2的用实线表示的状态),以及使第二切换机构27切换成室内蒸发切换状态(图4的第二切换机构27的用实线表示的状态),并且使蓄热膨胀阀29处于封闭的状态(即,不使用蓄热热交换器28的状态),使压缩机21、室外风扇25及室内风扇43a、43b起动。
[0067]这样,制冷剂回路10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中并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切换机构22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23内,与由室外风扇25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由室外膨胀阀24及液体制冷剂连通管6从室外单元2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
[0068]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与由室内风扇43a、43b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内单元4a、4b被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
[0069]被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切换机构27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
[0070]〈制热运转〉
[0071]当从远程控制器49a、49b发出制热运转的指令时,使第一切换机构22切换成室外蒸发切换状态(图5的第一切换机构22的用虚线表示的状态),以及使第二切换机构27切换成室内散热切换状态(图5的第二切换机构27的用虚线表示的状态),并且使蓄热膨胀阀29处于封闭的状态(即,不使用蓄热热交换器28的状态),使压缩机21、室外风扇25及室内风扇43a、43b起动。
[0072]这样,制冷剂回路10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内并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切换机构27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外单元2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
[0073]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与由室内风扇43a、43b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被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了的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内单元4a、4b被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
[0074]被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膨胀阀24内,由室外膨胀阀24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23内,与由室外风扇25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切换机构22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
[0075]<蓄热运转(制热运转时的蓄热运转)>
[0076]在制热运转时,进行蓄热运转,该蓄热运转是指通过使蓄热热交换器28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而向蓄热材料进行蓄热的运转。即,在进行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并使室内热交换器42a、42b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制热运转时,进行蓄热运转(制热运转时的蓄热运转),该蓄热运转是指通过使蓄热热交换器28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而向蓄热材料进行蓄热的运转。通过在使切换机构22、27切换成与制热运转相同的切换状态的基础上打开蓄热膨胀阀29,来进行该制热运转时的蓄热运转(参照图6)。
[0077]这样,制冷剂回路10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内并被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制热运转时相同,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第二切换机构27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外单元2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该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与由室内风扇43a、43b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被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了的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内单元4a、4b被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
[0078]另外,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其余部分经由第一切换机构22被输送到蓄热热交换器28内。被输送到蓄热热交换器28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蓄热热交换器28内,与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蓄热膨胀阀29减压。在此,蓄热热交换器28的蓄热材料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发生相变(融解),进行蓄热。
[0079]被蓄热膨胀阀29减压了的制冷剂与从室内单元4a、4b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的制冷剂合流而被输送到室外膨胀阀24内,并被室外膨胀阀24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23内,与由室外风扇25供给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切换机构22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这样,在制热运转时的蓄热运转中,蓄热热交换器28作为与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并联的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即,制冷剂回路10构成为在制热运转时的蓄热运转中,能将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联地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及蓄热热交换器28中。
[0080]<除霜运转(伴有蓄热利用运转的除霜运转)>
[0081]在制热运转时,进行通过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而进行室外热交换器的除霜的除霜运转。并且,在除霜运转时,进行蓄热利用运转,该蓄热利用运转是指通过使蓄热热交换器28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而从蓄热材料中进行散热的运转。即,进行使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并使蓄热热交换器28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蓄热利用运转(除霜运转时的蓄热利用运转以及伴有蓄热利用运转的除霜运转)。而且,在此,通过使室内热交换器42a、42b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也同时进行制热运转。即,在此,在除霜运转时,同时进行蓄热利用运转及制热运转(或在伴有蓄热利用运转的除霜运转中同时进行制热运转)。在将第一切换机构22切换成室外散热切换状态,并将第二切换机构27切换成室内散热切换状态的基础上,打开蓄热膨胀阀29,从而进行该除霜运转时的蓄热利用运转(或伴有蓄热利用运转的除霜运转)(参照图7)。另外,在除霜运转时,使室外风扇25停止。
[0082]这样,制冷剂回路10内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到压缩机21内并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制热运转时相同,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第二切换机构27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外单元2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该被输送到室内单元4a、4b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内,与由室内风扇43a、43b供给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被室内膨胀阀41a、41b减压了的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7从室内单元4a、4b被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
[0083]另外,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的其余部分经由第一切换机构22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内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23内,与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霜及冰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该高压的制冷剂被室外膨胀阀24减压。在此,附着于室外热交换器23的霜及冰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融解,对室外热交换器23进行除霜。
[0084]被室外膨胀阀24减压了的高压的制冷剂与从室内单元4a、4b输送到室外单元2内的制冷剂合流并被输送到蓄热膨胀阀29内,被蓄热膨胀阀29减压而成为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到蓄热热交换器28内。被输送到蓄热热交换器28内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的蓄热热交换器28内,与蓄热材料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切换机构22再次被压缩机21吸入。在此,蓄热热交换器28的蓄热材料通过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发生相变(凝固)而利用蓄热。这样,当在伴有蓄热利用运转的除霜运转(或除霜运转时的蓄热利用运转)中同时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室内热交换器42a、42b作为与室外热交换器23并联的制冷剂的散热器发挥功能。即,制冷剂回路10构成为:当在伴有蓄热利用运转的除霜运转(或除霜运转时的蓄热利用运转)中同时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0能将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联地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及室内热交换器42a、42b中。
[0085]<制冷运转、制热运转及蓄热运转的控制>
[0086]-制冷运转时-
[0087]在上述的制冷运转中,为了使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ra、SHrb达到目标过热度SHras、SHrbs,控制部8确定各室内膨胀阀41a、41b的开度并进行控制(以下将该控制称为“由室内膨胀阀进行的过热度控制”)。在此,根据由吸入压力传感器31检测到的吸入压力Ps以及由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6a、46b检测到的室内热交换器42a的气体侧的制冷剂的温度Trga、Trgb,算出过热度SHra、SHrb。更详细而言,首先,将吸入压力Ps换算成制冷剂的饱和温度,获得与制冷剂回路10中的蒸发压力Pe等价的状态量、即蒸发温度Te (即,蒸发压力Pe和蒸发温度Te虽然用语本身不同,但实际指相同的状态量)。在此,蒸发压力Pe是指在制冷运转时、代表在从室内膨胀阀41a、41b的出口经由室内热交换器42a、42b到达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为止的范围内流动的低压的制冷剂的压力。并且,通过从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的气体侧的制冷剂的温度Trga、Trgb中减去蒸发温度Te,获得过热度SHra、SHrb。
[0088]另外,在制冷运转中,利用控制部8的室内侧控制部48a、48b来对包括室内膨胀阀41a、41b在内的室内单元4a、4b的各设备进行控制。另外,利用控制部8的室外侧控制部38来对包括室外膨胀阀24在内的室外单元2的各设备进行控制。
[0089]-制热运转时-
[0090]在上述的制热运转中,为了使各室内热交换器42a、42b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SCra、SCrb达到目标过冷却度SCras、SCrbs,控制部8确定各室内膨胀阀41a、41b的开度并进行控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