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989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特别适用于集中排放式面源污染沟渠内水质净化,属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水环境不断遭受污染,而面源污染正是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降雨过程中,雨水及其形成的径流流经城市地面(如商业区、居住区、停车场、街道等),聚集一系列污染物质(如原油、氮、磷、有毒物质、有机物质等),通过漫流或雨水管网进入受纳水体,进而对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污染,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相比,城市径流污染具有随机性、不连续性、分散性、潜伏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对城市水环境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为了控制这类污染,目前采用一些工程措施,如修建沉淀池、渗漏坑、多孔透水路面、蓄水池和处理污染物的建筑物等,这些方法对控制面源污染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没有能很好达到消减其中污染物质的目的。还有采用人工湿地净化这类污染,但是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对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难以实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在集中排放面源污水的沟渠内设置的若干丛净化装置,其由三个单元体组成,每个之间有连接,构成一体。下层为直径2~5cm鹅卵石生物滤床,中层为能屈伸的弹性填料层,上层为水生植物浮床。利用鹅卵石、弹性填料和植物根系附着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面源中有机污染物质,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面源污染中氮、磷类污染物,并且该装置放置于沟渠中能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颗粒物类污染物沉积下来,经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综合作用达到消减面源污染的目的。


图1为装置结构示意图1-植物,2-浮体,3-链接,4-弹性填料,5-框架,6-沟渠,7-网袋,8-鹅卵石。
图2为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安置在面源污染集中排放沟渠(6)中,根据实际排放口的水量和水质情况,确定放置多少丛,每丛有三个单元体组成生物滤床,弹性填料层和生态浮床。三个单元体垂直分层放置,其中生物滤床填料采用直径2~5cm左右的鹅卵石,并放置于网袋(7)中便于施工;弹性填料层在垂直方向可以屈伸适应水位变化,若干束弹性填料(4)为一单元体;生态浮床的植物选用当地土著水生植物(1),生态浮床的浮体(2)和弹性填料层连接一起。
生物滤床和弹性填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挂膜,或者接种挂膜,注意三个单元体中间的连接要牢靠。生态浮床的水生植物利用当地土著种,在附近培苗,当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在移栽到浮床的浮体上,注意根系要深入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净化集中排放面源污染装置,其安置在面源污染集中排放沟渠(6)中,其特征在于每丛由三个单元体组成,每个之间有连接,构成一体;下层为直径2~5cm鹅卵石生物滤床,中层为能屈伸的弹性填料层,上层为水生植物浮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面源污染净化装置,特别适用于集中排放式面源污染沟渠内水质净化,属于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其为在集中排放的面源的沟渠内设置的若干丛该净化装置,其由三个单元体组成,每个之间有连接,构成一体。下层为直径2~5cm鹅卵石生物滤床,中层为能屈伸的弹性填料层,上层为水生植物浮床。利用鹅卵石、弹性填料和植物根系附着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面源中有机污染物质,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吸收面源污染中氮、磷类污染物,并且该装置放置于沟渠中能减缓水流速度,有利于颗粒物类污染物沉积下来,经过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作用达到净化面源污染的目的。
文档编号C02F3/32GK2913350SQ20062007367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2日
发明者吴春笃, 陶明清, 张波, 展鹏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