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07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水排放装置,特别涉及具有持续地维持控制构件对于基座表面的滑动功能,使其使用效果成倍增加那样构成的冷热水排放装置。
设置在家庭的盥洗台或浴盆上的用于供水的冷热水排放装置,使用控制柄调节供水以及水温。即,具有控制柄的上下动作控制用水的供给,左右转动调节冷水或热水的供给量从而调节水温的功能。如果通过


图1说明用于这种用途的一般的冷热水排放装置的构成,则如下所述。
图1作为一般的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展示了执行上述功能的各构件的构成。
冷热水排放装置大致由控制柄20、传动构件30、控制构件40、基座50、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以及收容上述各构件的壳10构成,以下叙述各构件的构成和功能。
圆筒形壳10由高些的第1圆筒构件11和第2圆筒构件12构成,第2圆筒构件12的内部为了收纳上述各构件而形成中空形状,上端的第1圆筒构件11的直径比第2圆筒构件12的直径小。
控制柄构件20,中空的圆筒构件21位于其上部,平板构件22与圆筒构件21的下部形成一体。圆筒构件21被可以左右转动地收纳于上述壳10的第1圆筒构件11。该转动是由在壳10的圆筒构件12的上部内周面上相对地形成的两个突起片(未图示),在控制柄20转动时,通过使形成于平板构件22的两侧面上的突起部201,202靠在上述突起片上实现左右转动90度。即,控制柄构件20的圆筒构件21是收纳在壳10的第1圆筒构件11内,平板构件22位于第2圆筒构件12的上部,通过平板构件22的上部与壳10的第2圆筒构件12上部底面接触,使控制柄构件20可以转动,但是不可以上下移动。
一定长度的控制柄23位于圆筒构件21的内部。控制柄23以固定于圆筒构件21上的固定销24为中心转动。控制柄23的上端在壳10的第1圆筒构件11上露出,被固定于冷热水排放装置的手柄(未图示)。控制柄23的下端从平板构件22下部露出被固定于后述的传动构件30上。另一方面,在平板构件22的底面上构成在直径上有一定宽度的凹部(未图示)。
在圆板形传动构件30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使上述的控制柄23的下端插入并固定的开口31,在其边缘部分上构成有可以插入形成于上述控制柄构件20的平板构件22底面的凹部上的凸部32。因而,控制柄构件20的控制柄23如图所示,在以固定销24为中心左右转动时,由控制柄23固定连接的传动构件30可以在凸部32的形成方向上直线移动,这时,由于是传动构件30的凸部32被收纳于控制柄构件20的凹部中的状态下,所以控制柄构件20引导传动构件30的直线移动。
另一方面,在传动构件30的下部边缘部分上形成有凸出规定长度的多个凸部33。
在圆板形控制构件40的上部边缘上形成有插入固定在传动构件30下部边缘部分上构成的凸部33中的多个凹部43,在下部一面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一定深度的凹部41。
通过将形成于传动构件30的下部边缘上的各凸部33插入构成在控制构件40的上部边缘上的各凹部43,就可以在传动构件30左右转动以及直线移动时,使控制构件40也左右以及直线移动。
在圆板形基座50的中央部分上,形成有凹部511和半圆形的第1开口51,在第1开口51的外轮廓上形成有第2以及第3开口52以及53。控制构件40安装在基座50的上面,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的下部与形成于基座50的中央部分上的第1开口51对应,凹部41的上部部分有选择地与基座50的第2以及第3开口52及53对应。在基座50的侧面边缘部分上形成多个豁口部分54,用于收纳后述的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结合凸部。
在置于基座50的下部的状态下位于壳10下部的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上,形成有通过热水供给管道(未图示)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口63、通过冷水管道(未图示)供给冷水的冷水供给口62以及向外部排放冷热水的排放口61。基座50的第1开口51与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排放口61对应,第2开口52以及第3开口53分别与冷水供给口62以及热水供给口63对应。另一方面,在外轮廓圆周上构成有多个组合凸部64,被收纳于上述的基座50的各豁口部54。
如果简单地说明以上那样的冷热水供给以及装置的功能,则如下所述。
在将
图1所示的各构件按图中所示的顺序在壳10内组合并用排放构件60固定后,如果使控制柄构件20的控制柄23以固定销24为中心移动至第1位置a,则控制柄23的下部以销24为中心向其相反的方向移动,控制柄23的下端固定的传动构件30以及固定在传动构件30上的控制构件40在基座50上向
图1的A方向移动。移动后的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的下部部分由于位于基座50的第2以及第3的开口52以及53的边缘部分上,因而密闭第2开口以及第3的开口52以及53。结果,通过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冷水供给口62以及热水供给口63流入基座50下部的冷水以及热水不能流入第2以及第3开口52以及53,从而可以控制冷热水的排放。
于此相反,如果使控制柄构件20的控制柄23移动到第2位置b,则控制柄23的下端固定的传动构件30以及控制构件40在基座50上向
图1的B方向移动。移动后的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的下部部分在与基座50的第1开口51对应的同时,使凹部41的上部部分位于第2开口52以及第3开口53的中央,使第2开口以及第3开口52以及53的一部分开放,因而,通过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冷水供给口以及热水供给口62以及63在基座50下部流入的冷水以及热水通过基座50的第2开口以及第3开口52以及53流入,流入的水通过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流到基座50的第1开口51。流动的冷水以及热水通过基座50的第1开口51以及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排放口61向外排出。
如果想要只排放冷水的情况下,当在第2位置b的状态下使控制柄23向c方向转动时,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的上部侧在与基座50的第2开口52对应的同时,控制构件40的底面与基座50的第3开口53对应密闭第3开口53。这时,由于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的下部一侧与基座50的第1开口51对应,通过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冷水供给口62以及基座50的第2开口52流入的冷水,通过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以及基座50的第1开口51、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排放口61向外部排出,而通过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热水供给口63流入的热水,由于控制构件40的底面密闭了基座50的第3开口53,因而不能向外排放。
于此相反,如果想要只排放热水的情况下,当在第2位置b的状态下使控制柄23向d方向转动时,在控制构件40的第2凹部与基座50的第3开口53对应的同时,控制构件40的底面与基座50的第2开口52对应密闭第2开口52。由于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的下部一侧与基座50的第1开口51对应,通过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热水供给口63以及基座50的第3开口53流入的热水通过控制构件40的凹部41、基座50的第1开口51、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排放口61向外部排出。通过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的冷水供给口62流入基座50的第2开口52的冷水由于控制构件40的底面使基座50的第2开口52密闭,因而不能向外部排出。
如上所述,作为执行冷、热水选择排放的构件的控制构件40在被固定的基座50上可以在a以及b方向上直线滑动和在c以及d方向上旋转滑动。为了实现这种控制构件40的圆滑移动,在控制构件40和基座50之间涂抹起润滑作用的润滑剂(硅脂)。润滑剂对人体无害,可以使两构件的摩擦阻力最小化。
但是,执行这种功能的润滑剂由于控制构件的反复移动而引起以下问题。
1.如前所述,为了冷热水的供给控制以及冷热水的选择排放,控制构件40要在基座50上执行直线以及旋转移动,而涂抹在基座50上的润滑剂由于执行滑动的控制构件40的棱角而被挤压到其边缘处,流入基座50和壳10之间的空间。
2.另外,控制构件40移动时,形成在控制构件40的底面的凹部41的棱角刮走涂抹在基座50表面上的润滑剂,刮下的润滑剂由流动的冷、热水通过基座50的第1开口51排放到外部。
3.因而,由于润滑剂的消耗,在两构件40以及50之间摩擦力逐渐增加,增加的摩擦力成为难于操作控制柄23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在冷热水的排放以及冷热水转换时发生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长时间使用时也能防止涂抹在基座以及控制构件上的润滑剂的消耗,在控制构件移动时使在两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最小化的冷热水排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以具有以下构成为特征,在构成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基座上部的整个外轮廓圆周面上构成一定深度以及宽度的凹部,通过附着环形的润滑剂流出防止片,就可以在基座表面上的控制构件移动时防止挤出的润滑剂流到外部。
图1是一般的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基座以及控制构件的放大分解斜视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基座上安装控制构件的状态下沿C-C线截开状态下的断面图。
图4是展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基座以及润滑剂流出防止片的另一构成的正面图。
图5是展示控制构件的另一构成的正断面图。
图6是在图5所示的设置控制构件的状态下的冷热水排放装置的组装断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全部构成与
图1所示的一般的冷热水排放装置相同,因而省略重复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征是在控制构件滑动的基座上组合了润滑剂流出防止片。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基座和控制构件的放大分解斜视图,如上所述在圆板形的基座80的中央部分形成有第1开口81,在第1开口81的外轮廓上形成有第2以及第3开口82以及83。在基座80的上部的整个外轮廓圆周面上形成有一定深度以及宽度的凹部(图2中未示),在该凹部上附着有环形的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环形的流出防止片90其断面为L形,由附着于基座80的凹部上的水平构件91以及与基座80的表面垂直的垂直构件92构成。在基座80的表面和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的内面之间形成有上面开放的一定的空间,控制构件40位于该空间上。
图3是在图2的基座上组合控制构件状态下沿C-C线截断状态的断面图,图示了控制构件40位于基座80表面上的状态。如图3所示,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位于在基座80的外轮廓圆周面上构成的凹部85上,因而控制构件40在流出防止片90的内部。特意在控制构件40的外周面以及流出防止片90的垂直构件92的内面之间维持一定的间隔S。另外,在基座80的表面上涂抹如上所述的润滑剂,使得可以在控制构件40的基座80的表面上圆滑的滑动。
如果说明以上那样的实施例的动作,则如下所述。
如上所述,如果为了开关冷热水以及调节排放水的温度使控制柄构件的控制柄(
图1的23)移动(向
图1的a以及b方向的直线移动和向c以及d方向的左右转动),则控制构件40可以靠传动构件30在基座80表面上直线(
图1中A以及B方向)以及旋转(
图1的C以及D方向)移动。
这样由于在基座80上的控制构件40移动,在现存产品中控制构件将涂抹在基座表面上的润滑剂挤到基座外侧,而如上所述由于基座80和控制构件40的接触面和流出防止片90的水平构件91位于水平面上,因而可以由流出防止片90防止挤压出的润滑剂向外部流出。构成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的一定高度的垂直构件92特别可以防止被过度挤压的润滑剂的流出。被挤压到基座80一侧的润滑剂在继续往复移动的控制构件40移动时被挤压到另一侧并均匀地涂抹于基座80表面,可以起到持续的润滑作用。
图4作为展示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的基座以及润滑剂流出防止片的另一构成的正断面图,展示了将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的下端向下方延长的例子。
即,通过使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的垂直构件92′向水平构件91′的下部延长规定的长度,在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安装于基座80的外轮廓凹部85上的状态下,就可以使延长构件93′的内面与基座80的侧表面对应。因而,在控制构件40移动时,可以防止挤压出的润滑剂向形成于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和基座80间的间隙的流出。
图5是控制构件的另一构成的正断面图,图6是设置了此另一构成的控制构件的状态下的冷热水排放装置的组装断面图,在控制构件40′的侧面整个圆周上构成有规定深度的凹沟43′。图中符号G表示润滑剂(硅脂)。在图3及图4中,控制构件40的移动时挤压出的润滑剂留在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90′和控制构件40之间,此后由于控制构件40的继续移动,润滑剂越过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90′流到外部。
但是,在使用图6所示那样的控制构件40′的情况下,留在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90′和控制构件40′之间的润滑剂由于被收容于在控制构件40′的侧面上构成的凹沟43′中,因而可以得到防止向外部流出的效果。
参照以下的表1说明以上那样的实施例的使用上的效果。
表1展示了在涂抹了润滑剂的基座80表面上以1Kg的力按压控制构件40时,作用于控制构件40上的阻力值,次数意味在基座80表面上移动控制构件40的次数。
从表1可知,在现有的控制构件和基座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随着其移动次数逐渐增加在约20,000次移动后,其摩擦力无限大,不能执行功能。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显示即使移动100,000次后其摩擦力也没有变化。其结果,尽管控制构件的移动次数很多,但是没有润滑剂的损失(流到外部),可以得到半永久性的功能。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可以以简单的构成防止存在于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基座和控制构件之间的润滑剂的损失,由此防止操作时的摩擦力的增加,可以提高冷热水排放装置功能的耐久性。
表1
>(阻力值(或柔软性值)是用IMADA FS-1秤(日本IMADA C0.LTD.制)测定出的值)
权利要求1.一种冷热水排放装置,在由壳(10);具有以固定销(24)为中心转动的控制柄(23)、在上述壳内部可以转动的控制柄构件(20);被固定于上述控制柄上的进行旋转及直线移动的传动构件(30);被结合于上述传动构件上的,在下部中央部分上形成有一定深度的凹部(41,41′)的控制构件(40,40′);在中央部分各自形成凹部(511)和第1开口(51),在该第1开口外轮廓上各自形成第2以及第3开口(52)、(53),在表面涂抹润滑剂的状态下上述控制构件位于其上的基座(50);位于上述基座下部,形成有热水可以流入的热水供给口(63)和冷水可以流入的冷水供给口(62)以及使冷热水可以排到外部的排放口(61),并被固定于上述壳上的冷热水供给以及排放构件(60)构成的冷热水排放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座上部的整个外轮廓圆周上构成由一定深度以及宽度形成的凹部(85),在上述凹部上附着环形的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90′)。
2.按照权利项1记述的一种冷热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其断面设为L字型由安装在上述基座的凹部(85)上的水平构件(91)以及与基座表面垂直的垂直构件(92)构成。
3.按照权利项1记述的一种冷热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由安装在上述基座的凹部(85)上的水平构件(91′)、与基座表面垂直的垂直构件(92′),以及从水平构件向下延伸与基座的侧面对应的延长构件(93′)构成。
4.按照权利项1记述的一种冷热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构件(40′)在整个圆周侧面构成规定深度的凹沟(4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持续维持构成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基座和控制构件之间的滑动功能,成倍地增加其使用效果的冷热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构成冷热水排放装置的基座50上部的整个外轮廓圆周上构成以一定深度及宽度形成的凹部85,通过安装环形的润滑剂流出防止片90,90′,就可以防止控制构件在基座表面移动时挤压出的润滑剂向外部流出。
文档编号F16K11/14GK2312378SQ97211029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4日
发明者成哲基 申请人:成哲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