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保持构件、膜元件及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262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隔保持构件、膜元件及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持对被处理夜进行过滤的多个膜元件间的间隔的间隔保持构件,及具有间隔保持构件的膜元件以及浸渍式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如图19、图20所示,具有设置在处理槽内,且浸渍在污水等被处理水12 中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该浸渍式膜分离装置13具有多个膜元件14和多个膜接合固定件 15。膜元件14沿厚度方向隔有规定间隔地并列排列。膜接合固定件15设在膜元件14的两侧端。而且,各膜元件14的两侧端利用膜接合固定件15相互接合而捆束在一起。膜元件14呈平板状或片(sheet)状,在表背两面具有过滤膜16。另外,膜接合固定件15具有对渗透过滤膜16的渗透水进行收集的集水管17。在这些集水管17的上端形成有吸引管18。并且,在膜元件14的下方设有空气扩散装置19。由此,利用空吸泵等从吸引管18进行吸引而使各膜元件14的内部减压,从而使被处理水12中的污泥等固体成分由过滤膜16捕捉。并且,渗透过滤膜16且流入膜元件14内侧的渗透水作为处理水被收集到集水管17中,而自集水管17通过吸引管18向外部排出。此时,通过从空气扩散装置19喷射出空气,而在空气升力(air lift)作用下在各膜元件14间产生气液混相的上行流20,从而利用该上行流20清洗膜元件14的膜表面。另外,在浸渍式膜分离装置13中,设有保持相邻的膜元件14之间的过滤膜16的间隔的间隔保持构件21。如图20、图21所示,间隔保持构件21为具有多个齿部22的梳齿形状的构件,分开安装在膜元件1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其中,上侧的间隔保持构件21的齿部22插入膜元件14的上端部之间,下侧的间隔保持构件21的齿部22插入膜元件14的下端部之间。由此,各膜元件14的上端部间的间隔23a利用上侧的间隔保持构件21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各膜元件14的下端部间的间隔2 利用下侧的间隔保持构件21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另外,如上述那样设置了间隔保持构件21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13例如记述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日本公开专利公报中。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237551但是在上述的以往方式中,仅能在相邻的膜元件14的上下两端部将膜元件14间的过滤膜16的间隔保持为规定的间隔,而未必能够可靠地将在从膜元件14的上端部到下端部的整个范围内的膜元件14间的过滤膜16的间隔保持为规定的间隔。例如,在为了增加每单位容积的膜元件14的安装个数而减薄了膜元件14的厚度T的情况下,膜元件14的刚性降低,如图21的虚拟线所示,膜元件14受上行流20等的力而发生弯曲(变形),存在无法将膜元件14的上下两端部之间的中央部分的间隔23c保持为规定的间隔这样的问题。 结果,在没有保持为上述规定的间隔的部分中,上行流20的膜表面清洗效果变弱,而存在被处理水12中的污泥等固体成分堆积、发生膜间闭塞这样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在膜元件14的大小变大时也同样会发生。另外,如图19所示,上行流20被用作清洗过滤膜16的膜表面的膜表面清洗流,在通过膜元件14之间后,方向转换为向下而成为下降流27,并在膜接合固定件15的外侧方向下流动。由此,上行流20偏向靠近膜接合固定件15的方向,上行流20在膜元件14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分变弱,而存在无法充分取得膜元件14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分的膜表面清洗效果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膜表面清洗流的整个方向上将相邻的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保持为规定的间隔,而且,能够在膜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取得大致均勻的充分的膜表面清洗效果的间隔保持构件及膜元件及浸渍式膜分离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间隔保持构件用于在使过滤膜相对地排列多个膜元件时保持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膜元件在平面部具有过滤膜,其中,该间隔保持构件具有间隔(spacer)部,该间隔部用于在整个沿膜元件的过滤膜表面流动的膜表面清洗流的方向上保持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由此,通过将间隔保持构件的间隔部配置在多个膜元件间,能够将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即相对向的膜元件的过滤膜间的间隔)保持为规定的间隔。此时,由于间隔部贯穿膜元件的膜表面清洗流的整个方向地配置在膜元件间,因此能够在膜元件的膜表面清洗流的整个方向上将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其中,规定的间隔是指,例如通过设计等设定的标准的间隔。在技术方案2的间隔保持构件中,间隔部贯穿膜元件的整个高度地配置在膜元件间。在技术方案3的间隔保持构件中,间隔部相对于膜元件自由拆装。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膜组件的制作及维护(maintenance)。在技术方案4的间隔保持构件中,间隔部具有多个,各间隔部配置在不同的膜元件间。由此,通过将间隔保持构件的间隔部一次插入膜元件间或从膜元件间拔出,能够容易地进行膜组件的制作及维护。技术方案5的间隔保持构件包括将间隔部固定于膜元件的固定装置。由此,通过将间隔部安装于膜元件并利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能够防止间隔保持构件不经意地从膜元件脱落。在技术方案6的间隔保持构件中,间隔部一体地形成在膜元件上。技术方案7的膜元件利用上述技术方案1 技术方案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保持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技术方案8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是一种在被处理液中浸渍、配置多个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膜元件来进行膜过滤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其中,在膜元件的下方设有空气扩散装置,由于来自空气扩散装置的扩散空气而产生的上行流被用作膜表面清洗流,利用上行流清洗过滤膜表面。
由此,当利用空气扩散装置进行扩散空气时,在空气升力作用下在各膜元件间产生气液混相的上行流,从而利用上行流清洗膜元件的膜表面。此时,由间隔保持构件将上行流的流动区域在膜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划分成多个区段。由此,作为清洗过滤膜表面的膜表面清洗流的上行流在由间隔保持构件划分的各区段内沿膜元件的膜表面流动,所以上行流在膜元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倾斜被分散而大致均勻地流动。因此,能够在膜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取得充分的膜表面清洗效果。根据以上所述的本发明,间隔保持构件的间隔部存在于膜元件的膜表面清洗流的方向上,因此能够在膜表面清洗流的整个方向上将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保持为规定的间隔。而且,用作膜表面清洗流的上行流在由间隔保持构件间隔的各区段内沿膜元件的膜表面流动。因此,能够抑制上行流在膜元件的宽度方向上的倾斜,从而能够在膜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取得充分的膜表面清洗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膜组件的立体图,表示安装了间隔保持构件的状态。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了间隔保持构件的膜组件的缺少了一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了间隔保持构件的膜组件的缺少了一部分的俯视图。图5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侧视图。图5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主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了间隔保持构件的膜组件的立体图。图7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立体图。图7B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侧视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安装了间隔保持构件的膜组件的立体图。图9A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9B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组装侧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安装了间隔保持构件的膜组件的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安装在膜组件上的间隔保持构件的省略了一部分的侧视图。图12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膜组件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膜组件的膜元件的俯视图。图14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膜组件的膜元件的俯视图。图15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膜组件的立体图。图17A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膜组件的膜元件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将一张过滤膜形成为环状。
图17B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膜组件的膜元件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将过滤膜分割成两张并形成为环状。图18是本发明的第1 第9实施方式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以外的方式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缺少了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9是安装了以往的间隔保持构件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主视图。图20是安装了以往的间隔保持构件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的立体图。图21是以往的间隔保持构件和膜元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 图5A、图5B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附图标记31是进行膜过滤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该浸渍式膜分离装置31浸渍在有机废水等被处理液33中并设置在处理槽32内。浸渍式膜分离装置31由沿上下方向A叠置的多台膜组件34构成。如图2 图4所示,各膜组件34分别具有左右一对集水箱35a、3^和配设并固定在集水箱35a、3^之间的多个膜元件36。集水箱35a、3^分别为四边形的箱形的构件,在内部具有集水空间43。各膜元件36被配置为沿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隔有规定的间隔S地并列(平行)排列。并且,各膜元件36具有四边形平板状的过滤板44、由在过滤板44的表背两平面部通过熔敷等安装的平片膜构成的过滤膜45。在过滤板44的表背两面分别形成有与集水空间43相连通的水平方向的渗透水流通路。其中,渗透水流通路被过滤膜45覆盖。集水箱35a、35b的内侧板42由兼作为粘接剂的树脂形成。如图4所示,各膜元件 36的左右两侧缘部贯通内侧板42并突出进入到集水空间43内。由此,各膜元件36水密地固定在集水箱35a、3^上,而被支承在集水箱35a、35b间,且使过滤膜45相对地排列。在集水箱35a、3 的上端分别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突部48。并且,在集水箱35a、35b 的下端分别设有孔部49。在突部48上形成有连通上端外表面与集水空间43的流通孔50。 而且,孔部49使集水箱35a、3^的下端外表面与集水空间43相连通。其中,下层的膜组件 34的突部48在上下方向A上与上层的膜组件34的孔部49自由嵌合/脱离。如图1所示,下层的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经由突部48的流通孔50与上层的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连通。另外,在最上层的膜组件34的左右两外侧方设有集水管51。 最上层的膜组件34的突部48与集水管51经由连接管52连接。另外,在集水管51上连接有渗透水取出用配管,在该渗透水取出用配管上设有空吸泵。另外,在最下层的膜组件34的膜元件36的下方设有喷出空气的空气扩散装置53。 最下层的膜组件34被支承在将自空气扩散装置53喷出的空气向上方的膜组件34引导的空气扩散盒M上。另外,最下层的膜组件34的孔部49关闭。空气扩散装置53具有水平方向的主管55,其接收从空气供给装置(鼓风机等) 供给的空气;多个支管56,其被设为与主管55正交。在支管56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喷出空气的喷出口 57。在各膜组件34上以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有用于保持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的多个间隔保持构件60。其中,上述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是指相对向的膜元件36的过滤膜45间的间隔S。如图5A、图5B所示,间隔保持构件60具有一对间隔部61a、61b,其在上下方向A(膜表面清洗流的方向的一例)上细长;连结部62,其用于连结两间隔部61a、61b的上端彼此;固定装置63,其用于将间隔保持构件60固定在膜元件36上。间隔部61a、61b分别自由插入或拔出于膜元件36间,贯穿膜元件36的整个高度H 地夹在膜元件36之间。其中,两间隔部61a、61b的下端部比膜元件36的下端向下方垂下。固定装置63具有螺栓64,其架设在两间隔部61a、61b的下端部之间;螺母65, 其与螺栓64螺合。其中,螺栓64相对于在两间隔部61a、61b的下端部形成的螺栓孔66a、 66b,沿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自由插入或拔出。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使间隔保持构件60从膜元件36的上方向下,并将膜元件36插入两间隔部61a、 61b间,而使多个间隔保持构件60沿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配设成一条直线状。由此,相互邻接的一方的间隔保持构件60的一侧的间隔部61a和另一方的间隔保持构件60的另一侧的间隔部61b插入膜元件36之间,并贯穿膜元件36的整个高度H地夹在膜元件36之间。 因此,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贯穿整个高度H(膜表面清洗流的方向的一例) 地被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其中,各间隔部61a、61b各自的厚度t被设定为上述膜元件36间的规定的间隔的尺寸的一半(即尺寸S/2)。另外,在如上述那样将间隔保持构件60的间隔部61a、61b插入膜元件36间之后, 将螺栓64插入螺栓孔66a、66b,使螺母65与螺栓64螺合,由此在膜元件36的下方螺栓64 与膜元件36正交。通过这样,间隔保持构件60在上下方向A上固定在膜元件36上。在如上述那样在各膜组件34上分别安装多个间隔保持构件60之后,如图1所示, 叠置各膜组件34来组装成膜分离装置31,并将该膜分离装置31浸渍到处理槽32内的被处理液33中。之后,驱动空吸泵,并从空气供给装置向空气扩散装置53供给空气,来开始过滤运转。由此,各膜元件36的内侧被减压,而使被处理液33中的污泥等固体成分被膜元件 36的过滤膜45捕捉。渗透过滤膜45且流入膜元件36的渗透水流通路的渗透水作为处理水从渗透水流通路流入集水箱35a、35b的集水空间43。下层的膜组件34的突部48嵌入上层的膜组件34的孔部49内,下层的膜组件34 的集水空间43经由突部48的流通孔50与上层的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连通。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使在各个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内收集的渗透水(即处理水)通过流通孔 50从下层的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流向上层的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而最终从最上层的膜组件34的集水空间43经过连接管52流入集水管51,之后从集水管51流向渗透水取出用配管而向处理槽32的外部取出。另外,从空气扩散装置53的喷出口 57喷射出的空气变成气泡并向上浮起,由此在各膜元件36间产生气液混相的上行流58 (膜表面清洗流的一例)。该上行流58沿膜元件 36的过滤膜45的表面流动,而使膜元件36的膜表面被清洗,从而能够防止污泥等固体成分在膜元件36的膜表面上堆积。此时,间隔保持构件60受到由上行流58引起的向上的力的作用,但固定装置63的螺栓64与膜元件36的下端抵接,由此能够防止间隔保持构件60不经意向膜元件36的上方脱离而脱落。而且,能够防止由于应力集中而引起的膜元件36的上部或下部破损、磨损。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6、图7A、图7B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间隔保持构件60具有一对即两个间隔部61a、61b,在第2 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间隔保持构件60被形成为具有两个以上的多个间隔部 61a 61f的梳齿状。各间隔部61a 61f的上端彼此在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上利用较长的连结部62连结。固定装置63具有螺栓64,其架设在各间隔部61a 61f的下端部间;螺母65,其与螺栓64螺合。其中,螺栓64相对于在各间隔部61a 61f的下端部形成的螺栓孔66a 66f,沿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自由插拔。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如图6所示,将间隔保持构件60的各间隔部61a 61f从上方插入不同的各膜元件36之间。由此,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贯穿整个高度H地被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其中,各间隔部61a 61f各自的厚度t被设定成与上述膜元件36间的规定的间隔 S为相同尺寸。而且,通过将各间隔部61a 61f —次插入膜元件36之间或从膜元件36之间拔出,能够容易地进行膜组件34的制作及维护。另外,将螺栓64插入螺栓孔66a 66f内,使螺母65与螺栓64螺合,由此在多个膜元件36的下方,螺栓64与多个膜元件36正交。通过这样,间隔保持构件60在上下方向 A上固定在膜元件36上。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7B所示,间隔保持构件60具有六个间隔部61a 61f,但并不限定于六个,只要是两个以上的多个即可。第3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8、图9A、图9B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间隔保持构件60分割成上部(一方)的间隔保持体70和下部(另一方)的间隔保持体71这上下两部分。上部的间隔保持体70被形成为具有多根上部的间隔部72a 72f的梳齿状。各上部的间隔部7 72f的上端彼此在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上利用较长的上部的连结部73连结。在各上部的间隔部72a 72f的下端分别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凸部76。下部的间隔保持体71与上部的间隔保持体70同样地被形成为具有多个下部的间隔部7 74f的梳齿状,各下部的间隔部7 74f的下端彼此利用下部的连结部75连结。在各下部的间隔部7 74f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凹部77。各凸部76在上下方向A上与各凹部77自由嵌合/脱离。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将下部的间隔保持体71的各间隔部7 74f从下方插入各膜元件36之间,并将上部的间隔保持体70的各间隔部72a 72f从上方插入各膜元件36之间,并将各凸部 76嵌入各凹部77内。由此,上部的间隔保持体70与下部的间隔保持体71接合而构成间隔保持构件60,从而使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贯穿整个高度H地被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其中,各间隔部7 72f、7^ 74f各自的厚度t被设定成与上述膜元件36间的规定的间隔S为相同尺寸。另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9A、图9B所示,上部的间隔保持体70具有六个上部的间隔部7 72f,但并不限定于六个,也可以是两个以外的多个。同样,下部的间隔保持体71具有六个下部的间隔部7 74f,但并不限定于六个,也可以是两个以外的多个。第4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0、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间隔保持构件60具有多个间隔部61,其贯穿膜元件36的整个高度H地夹在各膜元件36之间;上部的固定装置79a、下部的固定装置79b,其将各间隔部61固定在各膜元件36之间。各间隔部61是在上下方向A上为细长的棒状的构件,且在其两端部上具有螺栓孔 66。其中,各间隔部61的下端部比膜元件36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各间隔部61的上端部比膜元件36的上端向上方突出。上部的固定装置79a具有上部的螺栓80a,其贯通各间隔部61的上端部的螺栓孔66 ;上部的螺母81a,其与上部的螺栓80a螺合。另外,下部的固定装置79b具有下部的螺栓80b,其贯通各间隔部61的下端部的螺栓孔66 ;下部的螺母81b,其与下部的螺栓80b螺合。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在多个间隔部61的上端部的螺栓孔66内贯通上部的螺栓80a,并在该状态下,将各间隔部61从上方插入各膜元件36之间。之后,在多个间隔部61的下端部的螺栓孔66 内贯通下部的螺栓80b,并使上部的螺栓80a与上部的螺母81a螺合且下部的螺栓80b与下部的螺母81b螺合。由此,间隔保持构件60被安装在膜组件34上,从而使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 的间隔S贯穿整个高度H地被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其中,各间隔部61的厚度t被设定成与上述膜元件36间的规定的间隔S为相同尺寸。另外,在多个膜元件36的上方,上部的螺栓80a沿多个膜元件36的排列方向(厚度方向B)延伸,在多个膜元件36的下方,下部的螺栓80b沿多个膜元件36的排列方向(厚度方向B)延伸,因此各间隔部61在上下方向A上固定在膜元件36之间。在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中,间隔保持构件60相对于膜元件36自由拆装,但具有同样构造的间隔保持构件60也可以利用粘接剂等接合并固定在膜元件36的过滤板44和过滤膜45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上。第5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2、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 第4实施方式中间隔保持构件60相对于膜元件36自由拆装,但在第5实施方式中,间隔保持构件60 —体地固定在膜元件36上。如图12、图13所示,间隔保持构件60具有一侧的间隔部61a,其一体地形成在膜元件36的表背两面中的一方的面上;另一侧的间隔部61b,其一体地形成在膜元件36的表背两面中的另一方的面上。其中,各间隔部61a、61b通过粘接等固定在过滤膜45上,且被形成为贯穿膜元件36的整个高度H、在上下方向A上较长。在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上的一侧的间隔部61a的端面上贯穿间隔部61a的全长地形成有凸部84。并且,在膜元件36的厚度方向B上的另一侧的间隔部61b的端面上贯穿间隔部61b的全长地形成有凹部85。相邻的一方的膜元件36的一侧的间隔部61a的凸部84与另一方的膜元件36的另一侧的间隔部61b的凹部85相嵌合。由此,在厚度方向B上相对向的一方的膜元件36的一侧的间隔部61a与另一方的膜元件36的另一侧的间隔部61b抵接,而贯穿膜元件36的整个高度H地夹在膜元件36之间。由此,各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贯穿整个高度H地被保持为规定的间隔。其中,从膜元件36的膜表面(即过滤膜45的表面)到一侧的间隔部61a的端面为止的厚度ta与从膜元件36的膜表面到另一侧的间隔部61b的端面为止的厚度tb加在一起的厚度被设定为上述膜元件36间的规定的间隔S。第6实施方式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各间隔部6la、6Ib形成在膜元件36的过滤膜45上,但作为第6实施方式,也可以如图14所示地将各间隔部61a、61b —体地形成在膜元件36的过滤板44上。其中,在该情况下,过滤膜45自设有间隔部61a、61b的部位被分割成两张地与过滤板44接合。第7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第4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6、图8、图10所示,间隔保持构件60安装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的一个部位上,但作为第7实施方式,也可以如图15 所示地将间隔保持构件60安装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个部位上。由此,间隔保持构件60和集水箱35a、3^将上行流58的流动区域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划分成三个区段86a 86c。上行流58在由间隔保持构件60划分的各区段 86a 86c内沿膜元件36的膜表面流动,因此能够抑制上行流58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 上的倾斜。特别是,能够防止中央的区段86b内的上行流58随着其上升而向靠近集水箱 35a、35b的方向倾斜地流动。因此,上行流58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中央部分没有变弱,从而能够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取得上行流58的充分的膜表面清洗效果。第8实施方式另外,在第5、第6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间隔保持构件60安装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的一个部位上,但作为第8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也可以与上述第7 实施方式同样地将间隔保持构件60安装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个部位上。由此,能够取得与上述第7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在上述第7及第8实施方式中,间隔保持构件60安装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 上的两个部位上,而形成了三个区段86a 86c,但也可以将间隔保持构件60安装在三个部位以上的多个部位上,来形成四个以上的多个区段。第9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 第8各实施方式中,在过滤板44的表背两面分别单独地接合过滤膜 45,但作为第9实施方式,如图17A所示,也可以采用使一张过滤膜45在过滤板4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折回,而使过滤膜45形成为环状的结构的膜元件36。其中,在这样的形成为环状的过滤膜45应用于上述第6实施方式(参照图14)的情况下,如图17B所示,环状的过滤膜45从设有间隔部61a、61b的部位被分割成两张。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上层的膜组件34的间隔保持构件60的安装部位与下层的膜组件34的间隔保持构件60的安装部位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位于同一位置,但也可以安装为在宽度方向W上位于不同的位置。而且,上层的膜组件34的间隔保持构件60的安装个数与下层的膜组件34的间隔保持构件60的安装个数在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为相同个数,但也可以是不同个数。在上述第7及第8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保持构件60被平行地设置,但也可以将多个间隔保持构件60设为膜元件36的宽度方向W上的间隔保持构件60间的距离在上部和下部不同。例如,也可以以上述间隔保持构件60间的距离越向上方越缩小的方式倾斜(非平行)地设置间隔保持构件60。或者,也可以以上述间隔保持构件60间的距离越向上方越扩大的方式倾斜(非平行)地设置间隔保持构件60。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利用在两侧部具有集水箱35a、3^的膜组件34构成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31,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如图18所示,也可以是没有集水箱35a、35b,多个膜元件88自由进出地收纳在盒89内,且在膜元件88的下方设有空气扩散装置90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91。而且,也可以是包括如下膜组件的浸渍式膜分离装置,该膜组件为使膜元件88的两侧部彼此抵接地排列多个膜元件88而使它们一体化。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从膜元件36的下方扩散空气所产生的气液混相的上行流58被用作膜表面清洗流,但膜表面清洗流也可以为利用搅拌叶片产生的上行流或下降流或水平方向流等沿过滤膜45的表面的流(即与过滤膜45的表面大致平行的流),而不限定于流的生成方法、膜元件36的排列方向。例如,在膜元件36沿水平方向配置、膜表面清洗流沿水平方向流动的情况下,间隔部贯穿水平方向地配置在膜元件36之间。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各膜元件36的过滤板44的表背两面形成有渗透水流通路,但并不限定于具有这样构造的过滤板44,例如,也可以为如下构造,即在过滤板44上形成由中空部构成的渗透水流通路和从表背两面与渗透水流通路连通的连通孔部的构造。或者,也可以是过滤板44整体被形成为具有透水性的多孔构件的构造。
权利要求
1.一种间隔保持构件,膜元件在平面部具有过滤膜,在使过滤膜相对地排列多个膜元件时,上述间隔保持构件保持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其特征在于,具有间隔部,该间隔部用于在沿膜元件的过滤膜表面流动的膜表面清洗流的方向上保持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间隔部在膜元件的整个高度上配置在膜元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间隔部相对于膜元件自由拆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间隔部,各间隔部配置在不同的膜元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该间隔保持构件具有将间隔部固定于膜元件的固定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间隔部一体地形成于膜元件。
7.—种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 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间隔保持构件保持膜元件间的过滤膜的间隔。
8.一种浸渍式膜分离装置,在被处理液中浸渍地配置多个上述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元件来进行膜过滤,其特征在于,在膜元件的下方设置空气扩散装置,由于来自空气扩散装置的扩散空气而产生的上行流被用作膜表面清洗流, 利用上行流清洗过滤膜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间隔保持构件(60),用于在使过滤膜(45)相对地排列多个膜元件(36)时保持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膜元件(36)在平面部具有过滤膜(45),该间隔保持构件(60)具有间隔部(61a、61b),该间隔部用于在沿过滤膜(45)表面流动的膜表面清洗流的整个方向上保持膜元件(36)间的过滤膜(45)的间隔(S)。
文档编号C02F1/44GK102209584SQ20098014420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
发明者冈岛康信, 新开忠雄, 朝仓善男, 桝谷英俊 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