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076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型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气浮工艺采用刮渣机机械排渣的缺点,采用集渣槽水力自流排渣,无需设置额外机械排渣设备,实现无动力排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备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供货周期短、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水处理领域,气浮工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物化工艺,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I的微小悬浮颗粒。其原理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
[0003]气浮工艺已开发出多种形式。按其产生气泡方式主要可分为:布气法气浮、电解气浮法、溶气气浮等,这几种气浮工艺适合不同的水质情况,性能各有优劣,其中,溶气气浮工艺因其适应范围广、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溶气气浮工艺根据溶气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溶气罐溶气气浮和多相泵溶气气浮。
[0004]在现有技术中,无论哪一种气浮工艺,其气浮产生的浮渣均采用了刮渣机进行排渣,刮渣机通常采用桁车式或链条式,刮渣机设置在气浮装置上,通过电机带动刮渣板运动,刮渣板将气浮产生的浮渣刮入排渣槽进行排渣,采用刮渣机排渣存在投资大、能耗高,气浮设备制造复杂,运行管理不便,而且刮渣板刮渣对水流扰动较大,排渣时影响气浮出水水质。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型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气浮工艺采用刮渣机机械排渣的缺点,采用集渣槽水力排渣,无需设置额外机械排渣设备,实现无动力排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备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供货周期短、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适合气浮工艺的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包括由隔板分隔为进水区、溶气释放区和气浮分离区的气浮室,清水室,回流水溶气装置,设置在气浮室溶气释放区下部的溶气水布水装置,设置在气浮室上部的集渣槽,与集渣槽相连通的排渣槽,设置在气浮室气浮分离区下部的集水管,设置在清水室出水口的流量调节阀,连接清水室与回流水溶气装置的管道,连接回流水溶气装置与溶气水布水装置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渣槽位于所述的气浮室上部,沿着水流方向水平平行设置,所述的集渣槽根据气浮室宽度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的集渣槽为上宽下窄形,上口宽度为15(T200mm,底部为圆弧形,圆弧直径50mm,所述的集渣槽起点高度200mm,槽底沿水流方向设置3%~5%坡度坡向排渣槽。所述的集渣槽为多个平行设置时,相邻上口间距为上口宽度的2倍。所述的排渣槽位于气浮室上部靠近清水室一侧,与清水室平行设置,所述的排渣槽底部沿排渣方向设置3%~5%坡度坡向排渣口。所述的集水管与所述的清水室联通。所述的流量调节阀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或气动阀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在气浮运行处理时,调节所述的流量调节阀,使所述的气浮室液位低于集渣槽上口 50mm,其它运行方式与现有技术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当气浮装置运行一段时间,浮渣厚度达到50mnTl00_时,只需调节所述的流量调节阀,将出水流量调小,从而使所述的气浮室液位升高75mnTl50mm,浮洛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流入最近的集渣槽内,各个集渣槽内的浮渣最终全部汇入排渣槽进而通过排渣口排出气浮装置,当所述的气浮室浮渣全部排空时,重新调节所述的流量调节阀,使所述的气浮室液位低于集渣槽上口 50mm,气浮装置再次进入正常运行程序。以上排渣程序可手动操作,也可通过PLC自动控制实现。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有以下有益效果:1、省掉了刮渣机,节约了气浮装置的制造成本,缩短了供货周期。2、节能降耗,排渣过程无需提供额外动力,节省了运行能耗。3、排渣操作可手动或自动操作,运行管理方便。4、自流排渣减少了刮渣板对水流的扰动,提闻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
[000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渣槽A-A剖面图。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
2、图3所示结构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优选结构,它是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主要包括由隔板分隔为进水区、溶气释放区和气浮分离区的气浮室1,清水室2,回流水溶气装置3,设置在气浮室I溶气释放区下部的溶气水布水装置4,设置在气浮室I上部的集渣槽5,与集渣槽相连通的排渣槽6,设置在气浮室I气浮分离区下部的集水管7,设置在清水室2出水口的流量调节阀8,连接清水室2与回流水溶气装置3的管道9,连接回流水溶气装置3与溶气水布水装置4的管道10。集渣槽5位于所述的气浮室I上部,沿着水流方向水平平行设置,集渣槽5根据气浮室I的宽度设置三个,集渣槽5为上宽下窄形,上口宽度为200mm,底部为圆弧形,圆弧直径50mm,集渣槽5起点高度200mm,槽底沿水流方向设置3%坡度坡向排渣槽6。集渣槽5相邻上口间距为上口宽度的2倍400mm。排渣槽6位于气浮室I上部靠近清水室2 —侧,与清水室2平行设置,排洛槽6底部沿排洛方向设置3%坡度坡向排渣口。集水管7与清水室2联通。流量调节阀8为手动阀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在气浮运行处理时,调节流量调节阀8,使气浮室I液位低于集渣槽5上口 50_,其它运行方式与现有技术一致,其不同之处在于,当气浮装置运行一段时间,浮渣厚度达到50mnTl00_时,只需调节流量调节阀8,将出水流量调小,从而气浮室2液位升高75mnTl50mm,浮洛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流入最近的集洛槽5内,各个集洛槽5内的浮洛最终全部汇入排渣槽6进而通过排洛口排出气浮装置,当气浮室I浮渣全部排空时,重新调节流量调节阀8,使气浮室I液位低于集渣槽5上口 50mm,气浮装置再次进入正常运行程序。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隔板分隔为进水区、溶气释放区和气浮分离区的气浮室,清水室,回流水溶气装置,设置在气浮室溶气释放区下部的溶气水布水装置,设置在气浮室上部的集渣槽,与集渣槽相连通的排渣槽,设置在气浮室气浮分离区下部的集水管,设置在清水室出水口的流量调节阀,连接清水室与回流水溶气装置的管道,连接回流水溶气装置与溶气水布水装置的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渣槽位于所述的气浮室上部,沿着水流方向水平平行设置,根据气浮室宽度设置一个或多个,上宽下窄,上口宽度为15(T200mm,底部为圆弧形,圆弧直径50mm,起点高度200mm,槽底沿水流方向设置3%~5%坡度坡向排渣槽,多个平行设置时,相邻上口间距为上口宽度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槽位于气浮室上部靠近清水室一侧,与清水室平行设置,底部沿排洛方向设置3%~5%坡度坡向排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管与所述的清水室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排渣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调节阀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或气动阀门。
【文档编号】C02F1/24GK203754460SQ20142016903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王冬梅, 张亮 申请人:无锡博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