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480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解槽,电解槽内设置有三维电极,三维电极包括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以及位于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之间的第三电极,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该电解反应装置不仅耐腐蚀、性能稳定、再生简单、具有高催化性能,并且能使有机污染物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氧化,降解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水域。此外,节约能源、方便携带、便于维修。
【专利说明】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长久以来,物理、化学和生物法是我们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它们主要应用于处理生物降解性较好、成分较简单、浓度较低的废水。但随着工业的发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或是生物毒性污染物的产生越来越多,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中,造成废水越来越难处理。
[0003]在目前所研究的技术中,电化学方法处理有机废水以其无需添加化学药品,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具有降解强度大、处理彻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从而使得它成为处理有机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
[0004]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电化学方法由于存在以下问题,在工业上还难以广泛应用。首先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有机废水的电极种类不多,目前常用的石墨电极等虽价格低廉,但强度差,在电流密度较高时电极损耗大,且电极氧化有机物能力差,电流效率低;贵金属电极虽对难降解有机物有较好的除去效果,但贵金属电极昂贵,且易中毒而失去电催化活性。其次传统的电解反应装置不便于携带,耗电大,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解槽,电解槽内设置有三维电极,三维电极包括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以及位于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之间的第三电极,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解反应装置不仅耐腐蚀、性能稳定、再生简单、具有高催化性能,并且能使有机污染物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氧化,降解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水域。此外,节约能源、方便携带、便于维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的挡板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0和电解槽30,电解槽30内设置有三维电极20,三维电极20包括阴极电极板21、阳极电极板22以及位于阴极电极板21、阳极电极板22之间的第三电极23,太阳能电池板10通过导线11电性连接阴极电极板21、阳极电极板22。
[0012]进一步地,阴极电极板21与阳极电极板22均为钛电极。
[0013]进一步地,第三电极23包括多个导电颗粒,导电颗粒23为多孔的柱状活性炭。在阴极电极板21与阳极电极板22之间加入导电颗粒23,使导电颗粒23悬浮起来形成流化态,导电颗粒23的加入使得单位槽体积的电极表面积增加,从而处理污水时电流效率增力口,进而提高处理量。导电颗粒23为多孔的柱状活性炭,便于工业、生活用水等的净化处理,并且使得污水能够与电极充分接触,提高降解污水有机物的效率。
[0014]进一步地,电解槽30的槽壁上布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2,多个第一通孔32的孔径小于柱状活性炭23。电解槽30的槽壁上布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2,方便柱状活性炭23直接放入水体中进行降解,使得污水在电极之间得到充分的反应。同时,第一通孔32的孔径小于柱状活性炭23,既防止柱状活性炭23损失,避免二次污染,又可直接放入水体中进行降解。
[0015]进一步地,电解槽内30设置有多层挡板31,多层挡板31自下而上间隔层叠设置,挡板31上布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3,柱状活性炭23设置于挡板31上。挡板31的设置使得柱状活性炭23在电解槽30内能够均匀分布,从而污水进入电解槽30内与电极能够充分接触,使得污水能够得到充分、高效的降解。
[0016]进一步地,多个第二通孔33的孔径均小于柱状活性炭23。同样的,第二通孔33的设置,既防止柱状活性炭23损失,避免二次污染,又可直接放入水体中进行降解。
[0017]进一步地,电解槽30通过绳索34与太阳能电池板10相连接,控制好电解槽30与太阳能电池板10的间距,使得太阳能电池板10与阴极电极板21、阳极电极板22之间的导线连接更加稳固。
[0018]在应用中,太阳能电池板10连接阴极电极板21和阳极电极板22,太阳能电池板10产生电流通过导线11电性连通阴极电极板21和阳极电极板22,从而通过阴极电极板
21、阳极电极板22、第三电极23之间的反应直接或者间接降解有机物。在反应中,将三维电极20配合太阳能电池板10转化催化降解装置具有节约能源、携带方便、降解效率高、减少人力物力等优点。将阴极电极板21、阳极电极板22和第三电极23固定在一定范围的电解槽30中,既保证了良好的导电性,又可防止活性炭23炭形成二次污染,便于更换等等。
[00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设置有三维电极,所述三维电极包括阴极电极板、阳极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阴极电极板、所述阳极电极板之间的第三电极,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阴极电极板、所述阳极电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与所述阳极电极板均为钛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包括多个导电颗粒,所述导电颗粒为多孔的柱状活性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的槽壁上布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柱状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内设置有多层挡板,多层所述挡板自下而上间隔层叠设置,所述挡板上布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柱状活性炭设置于所述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小于所述柱状活性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电极光电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通过绳索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
【文档编号】C02F1/467GK204173966SQ20142056502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冯胜, 周莉, 许秋瑾, 庞燕 申请人:常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