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200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通过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式清洗装置,尤其涉及金属带材的通过式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连续通过式清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工业化的生产车间,在机械加工行业,则主要用于对机械加工件再加工、运输、存放过程中所产生的铁屑、粉尘、油迹等各种污垢进行清洗,以达到提高工件清洁度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通过式清洗机一般包括清洗和漂洗的过程,清洗效果不好;尤其对通过拉弯矫直机组切边剪的金属料带来讲,其粉尘及油渍等污物比较重,且需要经过清洗工序段后快速进入下道工序里,现有技术更无法满足此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料带的通过式清洗机,其可使用清洗油借助刷辊对铝合金表面的金属粉灰及油渍等污物,通过清洗、漂洗和干燥工艺处理,得到洁净的金属表面,以便进入下道工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清洗装置、漂洗装置、烘干装置、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排风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清洗装置设在漂洗装置的前方,烘干装置设在漂洗装置的后方,清洗装置、漂洗装置、烘干装置分别通过管道与排风系统连接,清洗装置和漂洗装置分别通过水泵、阀门与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连接,清洗装置、漂洗装置、烘干装置、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分别与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体,清洗箱体内依次设有入口夹送辊组、下刷辊、下刷辊托辊、上刷辊、上刷辊托辊、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下刷辊和下刷辊托辊同步带传动,上刷辊和上刷辊托辊同步带传动,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同步带传动,下刷辊、上刷辊、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的两侧分别设有喷射喷管,清洗箱体的上部设有可打开的上盖、侧面设供油口、底部设回油口、箱体上设有排气口;入口夹送辊组中的上辊上方设有压下气缸,下刷辊下方、上刷辊上方、挤干辊上辊上方分别设有升降气缸;

所述漂洗装置包括漂洗箱体,漂洗箱体内依次设有下刷辊、下刷辊托辊、上刷辊、上刷辊托辊、3-4组喷射喷管、2对挤干辊,下刷辊和下刷辊托辊同步带传动,上刷辊和上刷辊托辊同步带传动,每对挤干辊中的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同步带传动,下刷辊、上刷辊、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的两侧分别设有喷射喷管,漂洗箱体的上部设有可打开的上盖、侧面设供油口、底部设回油口、箱体上设有排气口;下刷辊下方、上刷辊上方、挤干辊上辊上方分别设有升降气缸;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有多个喷管喷咀,喷射喷管通过管道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烘干箱体的内外层钢板间设有隔热材料,烘干箱体内部设有120目过滤网;

所述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包括清洗供油系统和漂洗供油系统,清洗供油系统由清洗液油箱、循环过滤泵、过滤器、供油泵组成,清洗液油箱内设回油箱和净油箱两个空间,回油箱通过循环过滤泵、过滤器与净油箱连接;漂洗供油系统由漂洗液油箱、供油泵组成,漂洗液油箱内设回油箱和净油箱两个空间;

所述排风系统由离心风机、排气调节阀和管道组成,其将清洗装置、漂洗装置、烘干装置产生的清洗油挥发气体集中收集,减少其在车间内的扩散,统一进行排放或车间收集;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阀台,阀台安装在被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附近;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进线开关柜、传动控制柜、非调速电机控制柜、PLC、操作台和接线箱。

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中的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的前方可增设预留上刷辊和对应的预留下刷辊,预留上刷辊和预留下刷辊的两侧分别增设预留喷射喷管。

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中增设的预留上刷辊和对应的预留下刷辊分别可以上下移动调整位置。

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中的挤干辊上辊、挤干辊下辊的前面设有竖向挡油板。

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中的预留上刷辊与前方相邻的上刷辊之间设有可拆卸隔板。

优选地,所述漂洗装置中的2对挤干辊之间设有空气吹扫装置。

优选地,所述漂洗装置中的漂洗箱体设有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漂洗供油系统中预留过滤器的接口,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自行安装过滤器,由循环过滤泵将回油箱内的油送到过滤器过滤后返回净油箱。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设有安全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过滤压力超出过滤器使用压力,过滤器切换采用手动进行,过滤流量200L/min。

优选地,所述上刷辊、下刷辊为尼龙辊,刷毛直径为0.2-0.3mm,长度为30-40mm,刷毛材质为尼龙1010。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液压—电气协调工作,分别完成机器的调整及机组的自动工作循环,可以实现如下好处:

第一,由于带材通过清洗装置的初次清洗、漂洗装置的再次清洗、烘干装置的烘干,所以带材清洗效果非常好,且不需要晾干即可经过烘干后直接进入下道工序;

第二,由于设有的排风系统是将清洗装置、漂洗装置、烘干装置产生的清洗油挥发气体集中收集,减少其在车间内的扩散,统一进行排放或车间收集,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环保标准;

第三,由于设有的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主要是为清洗装置、漂洗装置提供喷射清洗用油,对清洗油进行循环过滤和存储,不仅节省了原料成本,且更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技术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清洗装置1、漂洗装置2、烘干装置3、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4、排风系统5、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清洗装置1包括清洗箱体8,清洗箱体8内依次设有入口夹送辊组9、下刷辊10、下刷辊托辊11、上刷辊12、上刷辊托辊13、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下刷辊10和下刷辊托辊11同步带传动,上刷辊12和上刷辊托辊13同步带传动,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同步带传动,下刷辊10、上刷辊12、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的两侧分别设有喷射喷管,清洗箱体8的上部设有可打开的上盖、侧面设供油口、底部设回油口、清洗箱体8上设有排气口;入口夹送辊组9中的上辊14上方设有压下气缸,下刷辊12下方、上刷辊10上方、挤干辊上辊上方分别设有升降气缸;

所述漂洗装置2包括漂洗箱体,漂洗箱体内依次设有下刷辊10、下刷辊托辊11、上刷辊12、上刷辊托辊13、4组喷射喷管、2对挤干辊,下刷辊10和下刷辊托辊11同步带传动,上刷辊12和上刷辊托辊13同步带传动,每对挤干辊中的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同步带传动,下刷辊10、上刷辊12、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的两侧分别设有喷射喷管,漂洗箱体的上部设有可打开的上盖、侧面设供油口、底部设回油口、箱体上设有排气口;下刷辊10下方、上刷辊12上方、挤干辊上辊上方分别设有升降气缸;

所述烘干装置3包括烘干箱体15,烘干箱体内15设有多个喷管喷咀,喷射喷管通过管道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烘干箱体15的内外层钢板间设有隔热材料,烘干箱体15内部设有120目过滤网;

所述清洗供油循环过滤系统4包括清洗供油系统和漂洗供油系统,清洗供油系统由清洗液油箱16、循环过滤泵18、过滤器17、供油泵组成,清洗液油箱16内设第一回油箱19和第一净油箱20两个空间,第一回油箱19通过循环过滤泵18、过滤器17与第一净油箱20连接;漂洗供油系统由漂洗液油箱21、供油泵组成,漂洗液油箱21内设第二回油箱22和第二净油箱23两个空间;

所述排风系统5由离心风机、防爆式油雾分离器、排气调节阀和管道组成,其将清洗装置1、漂洗装置2、烘干装置3产生的含油雾的空气吸入油雾净化器进风口,吸入的油雾气体在油雾分离器内进行三次过滤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可以排入室内循环使用也可统一排出室外,而分离出来的油排入收集筒后,也可再度使用 ,减少其在车间内的扩散。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阀台,阀台安装在被控制装置的执行元件附近。

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进线开关柜、传动控制柜、非调速电机控制柜、PLC、操作台和接线箱。

所述清洗装置1中的挤干辊上辊和挤干辊下辊的前方可增设预留上刷辊和对应的预留下刷辊,预留上刷辊和预留下刷辊的两侧分别增设预留喷射喷管;便于对重油污染的带材进行进一步清洗。

所述清洗装置1中增设的预留上刷辊和对应的预留下刷辊分别可以上下移动调整位置。

所述清洗装置1中的挤干辊上辊、挤干辊下辊的前面设有竖向挡油板;防止油液流向漂洗箱。

所述清洗装置1中的预留上刷辊与前方相邻的上刷辊之间设有可拆卸隔板;防止增加预留刷辊后随带清洗液射至相邻的上刷辊上。

所述漂洗装置2中的2对挤干辊之间设有空气吹扫装置。

所述漂洗装置2中的漂洗箱体设有防护罩。

所述漂洗供油系统中预留过滤器的接口,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自行安装过滤器,由循环过滤泵将回油箱内的油送到过滤器过滤后返回净油箱。

所述过滤器设有安全保护装置,用于防止过滤压力超出过滤器使用压力,过滤器切换采用手动进行,过滤流量200L/min。

所述清洗箱体8、漂洗箱体的箱底均设有斜度,便于清理回油。

所述上刷辊12、下刷辊10的两侧喷射喷管中的前喷射喷管喷带材,后喷射喷管喷刷辊,即可实现刷辊自清洁效果,即高压冲洗效果。

所述上刷辊12、下刷辊10为尼龙辊,刷毛直径为0.2-0.3mm,长度为30-40mm,刷毛材质为尼龙1010。

除所述挤干辊上辊为胶辊外,其余刷辊、挤干辊下辊均为镀铬钢辊,也可根据实际需求,全部采用镀铬钢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