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2843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镀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过程中,因工件表面所携带的油污,使工件烘干后没有出现污线纹理、白雾膜现象或者电镀不完全的现象,导致电镀后的工件报废,而现有的除油装置利用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对工件进行除油,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完全的冲洗掉残留在工件表面的油污。

传统的除油槽在使用过程中,除油槽内的介质容易慢慢的蒸发掉或者被工件带走,操作工人需要频繁的添加介质,来保证除油槽的液位,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除油效果较好的除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除油装置,包括除油槽以及设置在除油槽内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的除油槽内设有鼓泡搅拌装置和使除油槽内介质产生对流的对流装置;

所述的鼓泡搅拌装置包括内部呈空腔状的容器,所述容器的表面布有出气孔,任意相邻的两个出气孔的孔心距相同,所述出气孔上设置有气液过滤网,所述容器内部设置有使容器分割成两个腔室的环形档柱,所述两个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容器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的第一进气管和连通第二腔室的第二进气管。

所述的对流装置包括通过轴承固定在除油槽上的转轴,转轴一端连接有叶轮,另一端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还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高位槽,所述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还包括设在除油槽上的液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超声波发生器、电磁阀和液位传感器电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 工作过程中,除油槽工作所需的液位为60%-70%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部分介质被工件带走或者蒸发掉,那么除油槽的实际液位会慢慢降低,当除油槽的实际液位小于60%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打开电磁阀,高位槽内为除油槽补充介质,当除油槽的实际液位大于70%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电磁阀,以此循环,使得液位槽内的液位始终保持在60%-70%之间,自动化程度高,不需操作人员频繁的添加介质,降低了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2. 在超声波发生器的基础上,再利用除油装置和对流装置分别对工件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冲洗,进而提高了除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镀除油装置,包括除油槽1以及设置在除油槽1内的超声波发生器11,所述的除油槽1内设有鼓泡搅拌装置和使除油槽1内介质产生对流的对流装置;

所述的鼓泡搅拌装置包括内部呈空腔状的容器2,所述容器2的表面布有出气孔21,任意相邻的两个出气孔21的孔心距相同,所述出气孔21上设置有气液过滤网,所述容器2内部设置有使容器2分割成两个腔室的环形档柱22,所述两个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容器2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的第一进气管和连通第二腔室的第二进气管,利用空压机分别与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相连,气体从出气孔21排出,形成鼓泡,对工件的竖直方向上进行冲洗。

所述的对流装置包括通过轴承固定在除油槽1上的转轴31,转轴31一端连接有叶轮32,另一端连接有电机33,转轴31上还设有机械密封来防止介质泄漏,电机33驱动叶轮32旋转,是介质产生对流,进而对工件的水平方向进行冲洗。

在超声波发生器11的基础上,再利用除油装置和对流装置分别对工件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冲洗,进而提高了除油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高位槽4,所述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42。

进一步,还包括设在除油槽1上的液位传感器43和控制器44,所述的控制器44分别与超声波发生器11、电磁阀42和液位传感器43电连接。

工作过程中,除油槽1工作所需的液位为60%-70%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部分介质被工件带走或者蒸发掉,那么除油槽1的实际液位会慢慢降低,当除油槽1的实际液位小于60%时,液位传感器4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打开电磁阀42,高位槽4内为除油槽1补充介质,当除油槽1的实际液位大于70%时,液位传感器43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4,控制器44关闭电磁阀42,以此循环,使得液位槽内的液位始终保持在60%-70%之间,自动化程度高,不需操作人员频繁的添加介质,降低了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