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061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新型污泥脱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污水处理工程都会产生污泥,污泥仍需进一步处理,目前,较常用的方式就是对污泥进行脱水,例如:板框式污泥脱水机、带式污泥脱水机、离心式污泥脱水机等。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污泥的处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脱水效率低、脱水率受局限,运行能耗也较高,导致污泥处理运行成本高。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其实现了对污泥的有效脱水,其脱水效率高,脱水率高,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有利于污水、污泥处理工程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有污泥泵站和污泥脱水机房;其中,该污泥泵站具有污泥输入口,该污泥泵站具有主室和位于主室侧旁且与主室连通的污泥回流室,前述污泥输入口连通于主室,污泥回流室的内底面高于主室的内底面,污泥回流室连接有回流污泥出口,主室内装设有第一污泥输出泵,该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入口位于主室内,该第一污泥输出泵的输出口连通至污泥回流室;主室上对应污泥回流室下侧位置连接有剩余污泥输送管,剩余污泥输送管连接有第二污泥输出泵;该污泥脱水机房内具有贮泥池、絮凝剂自动计量投加单元及压滤机,絮凝剂自动计量投加单元与贮泥池之间连接有絮凝剂输送管,贮泥池内装设有絮凝搅拌器,前述剩余污泥输送管连接于贮泥池,贮泥池具有絮凝后污泥输出口,所述絮凝后污泥输出口与压滤机之间通过污泥进料螺杆泵衔接;针对压滤机配置有冲洗单元,所述冲洗单元包括有冲洗泵和与冲洗泵连接的冲洗水管;所述压滤机具有脱水污泥输出端和压滤液输出端,所述脱水污泥输出端设置有自动中转机构,所述压滤液输出端连接有滤液回流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泥脱水机房的侧面对应脱水污泥输出端开设有让位口,前述自动中转机构对应让位口装设;所述自动中转机构包括有第一输送带组件、第二输送带组件,所述第一输送带组件包括有第一输送带及分别传动于第一输送带两端的两个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输送带组件包括有第二输送带及分别传动于第二输送带两端的两个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输送带整体自脱水污泥输出端往外水平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整体往外斜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室内底面设置有朝向剩余污泥输送管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一引流斜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室内对应输入口所在侧设置有缓沉折板,所述缓沉折板具有底壁及侧壁,其底壁为朝向输入口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二引流斜面结构,所述底壁与主室内底面保持有间距,所述底壁的最低端开设有向下连通主室的连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滤机为带式浓缩压滤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污泥泵站和污泥脱水机房的特殊结构设计及其结合应用,实现了对污泥的有效脱水,其脱水效率高,脱水率高,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有利于污水、污泥处理工程的应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污泥泵站 11、主室

111、污泥输入口 112、第一引流斜面结构

113、缓沉折板 114、连通孔

12、污泥回流室 121、回流污泥出口

13、第一污泥输出泵 14、剩余污泥输送管

15、第二污泥输出泵 20、污泥脱水机房

201、让位口 21、贮泥池

22、絮凝剂自动计量投加单元 23、压滤机

231、滤液回流管 24、冲洗单元

25、第一输送带组件 26、第二输送带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污泥泵站10和污泥脱水机房20。

其中,该污泥泵站10具有污泥输入口111,该污泥泵站10具有主室11和位于主室11侧旁且与主室11连通的污泥回流室12,前述污泥输入口111连通于主室11,污泥回流室12的内底面高于主室11的内底面,污泥回流室12连接有回流污泥出口121,主室11内装设有第一污泥输出泵13,该第一污泥输出泵13的输入口位于主室11内,该第一污泥输出泵13的输出口连通至污泥回流室12;主室11上对应污泥回流室12下侧位置连接有剩余污泥输送管14,剩余污泥输送管14连接有第二污泥输出泵15。所述主室11内底面设置有朝向剩余污泥输送管14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一引流斜面结构112。所述主室11内对应输入口所在侧设置有缓沉折板113,所述缓沉折板113具有底壁及侧壁,其底壁为朝向输入口所在侧渐低式倾斜的第二引流斜面结构,所述底壁与主室11内底面保持有间距,所述底壁的最低端开设有向下连通主室的连通孔114。

该污泥脱水机房20内具有贮泥池21、絮凝剂自动计量投加单元22及压滤机23,絮凝剂自动计量投加单元22与贮泥池21之间连接有絮凝剂输送管,贮泥池内装设有絮凝搅拌器,前述剩余污泥输送管14连接于贮泥池21,贮泥池21具有絮凝后污泥输出口,所述絮凝后污泥输出口与压滤机23之间通过污泥进料螺杆泵衔接;针对压滤机23配置有冲洗单元24,所述冲洗单元24包括有冲洗泵和与冲洗泵连接的冲洗水管;所述压滤机23具有脱水污泥输出端和压滤液输出端,所述脱水污泥输出端设置有自动中转机构,所述压滤液输出端连接有滤液回流管231。

前述污泥脱水机房20的侧面对应脱水污泥输出端开设有让位口201,前述自动中转机构对应让位口201装设;所述自动中转机构包括有第一输送带组件25、第二输送带组件26,所述第一输送带组件25包括有第一输送带及分别传动于第一输送带两端的两个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输送带组件26包括有第二输送带及分别传动于第二输送带两端的两个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输送带整体自脱水污泥输出端往外水平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整体往外斜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的下方。前述第二输送带组件26可以按需调节倾斜角度及输出侧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污泥泵站和污泥脱水机房的特殊结构设计及其结合应用,实现了对污泥的有效脱水,其脱水效率高,脱水率高,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有利于污水、污泥处理工程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