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988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板式高效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可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激发下产生高活性的强还原性电子和带正电荷强氧化性的空穴,使溶液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解,分解污水中大多数的有毒化合物。相比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将纳米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污水处理具有很多优点包括:污水处理效率高、稳定、安全、廉价、环保等。但是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直接应用于污水处理,仍然存在粉末不易回收、二次利用率低、成本高以及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有必要寻找适当的方法,解决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合理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应用于污水处理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负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石英砂为光催化材料的板式高效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的循环管线,在所述循环管线上连通有若干个板式反应器,在板式反应器前部设置有布水器,在板式反应器的中部设有光催化剂颗粒,在板式反应器的底部设有塔板;在板式反应器侧部设有紫外光源;所述板式反应器通过连杆与控制马达相连,控制马达通过感光设备感知的太阳光入射角度带动板式反应器发生偏转,使板式反应器始终垂直日光入射方向。

作为优化,在进水管口上设置粗过滤网。

作为优化,光催化剂颗粒设在若干层相邻设置的细过滤网之间,所述光催化剂颗粒为负载N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石英砂。

进一步,所述石英砂为1~2mm的颗粒。

作为优化,所述板式反应器材质为透明玻璃或有机塑料,光透过率大于90%。

进一步,所述板式反应器两端设置有转动轴,控制马达通过连杆连接转动轴与板式反应器相连。

作为优化,所述紫外光源为功率为50~100W的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不同之处在于采用负载N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石英砂颗粒代替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可有效克服回收难、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通过控制马达使板式反应器始终与太阳光入射角垂直,增大光触媒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光催化降解效率,大幅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进水管;2、粗过滤网;3、板式反应器;4、布水器;5、光催化剂颗粒;6、塔板;7、连杆;8、控制马达;9、感光设备;10、出水管;11、紫外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板式高效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1和出水管10,以及与进水管1和出水管10相连通的循环管线,在循环管线上连通有若干个板式反应器3,在板式反应器3前部设置有布水器4,在板式反应器3的中部设有光催化剂颗粒5,在板式反应器3的底部设有塔板6;在板式反应器3侧部设有紫外光源11;板式反应器两端设置有转动轴,采用连杆7将板式反应器3与控制马达8相连,控制马达8与感光设备9相连。

在进水管1口上设置粗过滤网2,防止大颗粒悬浮物进入反应器。

光催化剂颗粒5设在若干层相邻设置的细过滤网之间,所述光催化剂颗粒5为负载N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石英砂。所述石英砂为1~2mm的颗粒。

负载N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石英砂颗粒,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二氧化钛溶液,浸渍1~5次涂覆在石英砂表面,然后在600~800℃下进行热处理,保温10~60min,制得负载N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石英砂颗粒。所述石英砂粒径约为2mm。

板式反应器3材质为透明玻璃,光透过率大于90%。

紫外光源11功率为50~100W的紫外灯,紫外光源11优选功率为100W的紫外灯。

本装置的感光设备9可感知太阳光入射角度,并将得到的日光照射方向信号传输给控制马达8,控制马达8带动板式反应器3发生偏转,使板式反应器3始终垂直日光入射方向,增大光触媒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光催化降解效率。板式高效光降解污水处理设备外部设置的紫外光源为紫外灯,在没有太阳光照的情况下开启,保证污水处理器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板式反应器材质为光透过率大于90%的有机塑料,紫外光源选用功率为80W的紫外灯,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