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9735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特别是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制药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包括中药材炮制工序原料清洗废水、水提浓缩废水、含醇废水、口服液瓶清洗废水、设备清洗水、底面清洗废水、纯水制备废水、锅炉软水制备废水,锅炉烟气除尘水、循环冷却排水等。其中,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包括中药材炮制工序原料清洗废水、水提浓缩废水、含醇废水、口服液瓶清洗废水、设备清洗水、地面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他废水中软水制备废水用于锅炉烟气除尘补充水,锅炉烟气除尘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纯水制备废水和循环冷却水作为清洁下水外排。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生产的药品不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因此,所产生的废水也不尽相同,但大多中药废水包括洗药、煮提与制剂、洗瓶等工段产生的废水,中成药废水中主要含有各种天然有机污染物,工程原水为中药制药生产废水和低浓度的各工段设备洗涤水、净化水、地面冲洗水、日常生活污水;其水质特点为:主要污染物是常规污染物,混合后B/C比大于0.4,可生化性较好,属于易生物降解污染物质,废水中不含影响生化处理的抗生素,废水水量水质波动大。目前常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厌氧+好氧,但由于其工艺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无法妥善处置剩余污泥,设备运行产生噪声等二次污染,且有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势在必行。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废水处理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中药废水处理工艺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无法妥善处置剩余污泥,设备运行产生噪声等二次污染,且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大悬浮物或漂浮物的去除:制药废水首先经格栅除去粒度大于10mm废水中的体积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2)、对废水调节:将除去大体积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后的废水送入置有多曲面搅拌器的调节池中,搅拌6-8h,提高对有机物负载的缓冲能力;(3)、废水分离:对经调节池调节后的废水在UASB反应器内形成沉降性的污泥絮凝体,并经反应器内的三相分离器将废水分离成气相、液相和固相;(4)、氧化反应:将步骤(3)得到的液相送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反应,开启风机,在富氧下,使液相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氧化6-10h,得到混合液,所述的填料为全塑性花片;(5)、沉淀:将混合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2h,得第一上清液,污泥送入污泥池;(6)、絮凝脱色:将第一上清液送入脱色池,在脱色池中加入絮凝剂PAC和PAM,搅拌溶解混合均匀,除去第一上清液中残留的悬浮物,实现絮凝脱色,脱色池内的污泥送入污泥池,脱色池内除去污泥后的水送入排水管道排放,所述PAC加入量为20-50mg/L,PAM的加入量为1-2mg/L;(7)、重力浓缩:对由沉淀池和脱色池送入污泥池的污泥利用重力作用进行自然沉降分离浓缩,上部浓缩液经回流管道送入调节池重新处理,污泥池下部的浓缩后的污泥送入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上清液经回流管道送入调节池,重新进行处理,压滤后除去上清液的污泥经管道外排,实现废水处理。本发明设备易安装,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可有效解决现有中药废水处理工艺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无法妥善处置剩余污泥,设备运行产生噪声等二次污染,且有安全隐患的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方法工艺设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大悬浮物或漂浮物的去除:制药废水首先经格栅除去粒度大于10mm废水中的体积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所述的格栅为人工或机械格栅,格栅大小根据水量大小而定,人工格栅要定期清理,当栅渣量0.2m3/d时,采用不锈钢或防腐的碳钢机械回转式格栅,格栅间隙10mm;(2)、对废水调节:将除去大体积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后的废水送入置有多曲面搅拌器的调节池中,搅拌6-8h,提高对有机物负载的缓冲能力;由于中成药生产经常是间歇性生产,而且同一生产线不定期生产不同的产品,因此,所产生的废水的水质是不相同,会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水质进行调节,提高对有机物负荷的缓冲能力,调节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方形的平面形状,内部根据水质情况设置多曲面搅拌器,有效水深3-4m,超高0.3-0.5m;(3)、废水分离:对经调节池调节后的废水在UASB反应器内形成沉降性的污泥絮凝体,并经反应器内的三相分离器将废水分离成气相、液相和固相;所述的UASB反应器是由第一UASB反应器和第二UASB反应器构成,第一UASB反应器和第二UASB反应器的进口管道并联接调节池2的出口,第一UASB反应器与调节池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装有第一阀门,第二UASB反应器与调节池之间连通的管道上装有第二阀门,用于控制调节池向UASB反应器内的排放量;(4)、氧化反应:将步骤(3)得到的液相送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反应,开启风机,在富氧下,使液相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氧化6-10h,得到混合液,所述的填料为全塑性花片;所述的接触氧化池为半地下式钢砼结构,风机进风量和水的体积比为15-20:1,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或多格,通过液位计、管道上的阀门调节废水进水量;所述的第一接触氧化池与第一UASB反应器相连通,第二接触氧化池与第二UASB反应器相连通,第一接触氧化池上装有用以进风的第一风机,第二接触氧化池装有用于进风的第二风机,第一接触氧化池、第二接触氧化池均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的全塑性花片直径为150mm,比表面积为300m2/m3,所述的风机为三叶罗茨鼓风机,池底设置有膜片式微孔曝气盘,平均空隙80-100微米,充氧能力0.112-0.185KG/m3h,服务面积0.25-0.55m2,空气流量1.5-3m3/h;生物接触氧化池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在其内设置填料,经过充氧的废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废水得到净化;其具有体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等特点;由于空气搅动,整个氧化池的污水在填料之间流动,增强了传质效果,提高了生物代谢速度;经测定,同样湿重的带有丝状菌的生物膜,其好氧速率比活性污泥法高1.8倍;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动力消耗低30%左右,污泥产量低且没有回流,出水水质好且稳定;(5)、沉淀:将混合液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2h,得第一上清液,污泥送入污泥池;所述的沉淀池为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6)、絮凝脱色:将第一上清液送入脱色池,在脱色池中加入絮凝剂PAC和PAM,搅拌溶解混合均匀,除去第一上清液中残留的悬浮物,实现絮凝脱色,脱色池内的污泥送入污泥池,脱色池内除去污泥后的水送入排水管道排放,所述PAC加入量为20-50mg/L,PAM的加入量为1-2mg/L;所述的沉淀池内设有框式搅拌器和计量泵,框式搅拌器将加入的PAC和PAM与污水充分混合溶解均匀,由计量泵计量加入PAC和PAM的加入量,便于根据水质情况准确调整和投加的药量,促进泥水分离;(7)、重力浓缩:对由沉淀池和脱色池送入污泥池的污泥利用重力作用进行自然沉降分离浓缩,上部浓缩液经回流管道送入调节池重新处理,污泥池下部的浓缩后的污泥送入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上清液经回流管道送入调节池,重新进行处理,压滤后除去上清液的干泥经管道外排,送至垃圾处理填埋厂做无害化处理,实现废水处理;所述的污泥池为地下式的方形或圆形结构,有效深度为2-4m,超高0.3-0.5m,所述的压滤机为板框式污泥压滤机。本发明经实地应用和测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有益技术效果,处理能力为5-2000m3/d,保证中药废水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有关资料如下:出水水质标准根据国家对《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全达到了如下表的要求:出水水质标准(单位:mg/l)CODBOD5SSNH3-NTP色度100205080.550综合处理费用包括药剂费0.1元、运行电费0.88元、人工费0.4元,总计每吨处理费只有1.38元,费用非常低,污染物每年削减总量为(水量按300m3/d计,系统运行按350天/年):CODcr:(1744-100)×300×350/(1000×1000)=172.62吨/年,污泥除去率提高1.8倍,节约能源30%以上,排放的水质好且稳定,效果之好是原未曾料到的,方法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成本低,节能环保,可有效保证中药制药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