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资源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283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泥资源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资源化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对城市污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政策及新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城市污水厂的污泥稳定和农田利用有明确的要求。但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往往只注意污水处理要达到排放标准。近几年,由于有脱磷脱氮要求,演变出不少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而对污泥处理和处置,设计中一般只提将脱水污泥外运和综合利用,未计算其投资和经常费用,这势必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厂建得越多,污泥的二次污染亦越广泛。未经稳定处理的污泥,因有机物含量高,极易腐败并产生恶臭,尤其是初沉淀池的污泥,含有大量病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从污泥处理工艺原则上,应该遵循减量-无害-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即污泥处理的首要任务是减量化,进而减少后续的运输成本和处置成本。能够有效实现污泥减量的环节主要有在污水处理环节,通过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减少污泥量的产生;在污泥脱水环节,通过改善药剂和脱水方式,提高脱水污泥的含围率,减少污泥量。如工业新一代的螺压式脱水机,就能够大大减少脱水污泥的含水率,有效减少污泥产量;在脱水污泥处理处置环节,通过强制压榨、蒸发、裂解等手段,使污泥中的生物质细胞破裂,大量的吸附水、毛细水、细胞水等析出,大大减少了污泥的含水率。典型工艺有污泥碳化、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

现有的污泥作为一种固体废物,常规的处理方法有焚烧、填埋、堆肥等,以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资源化利用的兴起,仍需对现有的污泥资源化系统加以改进,以进一步增强其污泥资源化效果,提高利用的肥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资源化系统,具有能够通过污泥系统的优化和发酵,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减量化,同时堆肥过的污泥肥效好等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资源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污泥浓缩池、带式压滤机、发酵间、成品区。发酵好的熟料由挖掘机送入熟料仓,按照出仓顺序由包装机堆置成垛,经过7天左右的熟化便可进行成品包装外运。在周转调节池、发酵池及发酵间室内地面设置污水收集渠,收集的污水进入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所述污水出水经提升泵至生物滤池或污泥浓缩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经带式压滤机压滤后,由皮带输送装入运输车,运至堆肥处理间,污泥经粉碎机粉碎为5cm以下碎粒。粉碎压滤后的污泥含水率可降至90%以下,约可减容2/3。经预处理后的污泥一部分由皮带运入混料机,一部分进入周转调节池堆放。秸秆等辅料在干料仓存储,使用时用皮带机运输至混料机。按照设定量将腐熟剂、辅料和污泥投加入混料机,在混料机内进行搅拌,充分混合。混合好的堆肥原料由抓斗起重机输送进发酵池,按照进料顺序在池内进行堆放,加盖塑料薄膜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好的熟料由挖掘机送入熟料仓,按照出仓顺序由装载机堆置成垛,经过7天左右的熟化便可进行成品包装外运。

在周转调节池、发酵池及发酵间室内地面设置污水收集渠,收集的污水进入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备进行处理,污水出水经提升泵至生物滤池或污泥浓缩池。

堆肥处理间采用钢结构封闭式厂房,厂房内部四周设置集气罩及风管,风管连接至鼓风机抽吸厂房内部臭气,送至生物滤池内处理后排放至厂房外。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区包括粉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污泥进行初步切割和切碎,减小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酵间含有发酵处理设备和半成品堆放区域,所述半成品堆放区域由各个堆放隔墙隔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微生物对固废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消化,使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这种处理方式不造成二次污染,且将污染物转变为了优质的有机肥,可作为农作物的底泥或者肥料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成品区设置包装机和成品堆放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品熟化间主要用于发酵后的肥料进行后期的熟化、风干。发酵好的肥料由装载车运至成品熟化间,按照进料顺序进行条垛式堆放,堆深1.0m,为使肥堆内水分尽快挥发,可用棍子在肥堆上插出孔隙。熟化7天后即可外运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臭气处理区设置引风机和生物滤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气进入生物滤池过滤区,臭气中的污染物通过与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的微生物填料层接触,被微生物捕获降解、氧化,使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以及硫酸、硝酸等无机物,硫酸、硝酸等进一步被硫杆菌、硝酸菌分解,氧化成无害物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污水处理区设置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备、污水提升泵、控制阀1和控制阀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处理采用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备,二级处理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主要工艺流程为格栅+调节池+缺氧生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处理后的污水经污水提升泵提升,间歇的通过控制阀2回流至生物滤池做喷淋水,或通过控制阀1回流污泥浓缩池保证污泥不沉淀。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通过污泥系统的优化和发酵,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减量化,同时堆肥过的污泥肥效好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泥浓缩池;11、带式压滤机;2、发酵间;21、发酵处理设备;22、半成品堆放区域;221、堆放隔墙;3、成品区;31、包装机;32、成品堆放区;4、臭气处理区;41引风机;42、生物滤池;5、污水处理区;51、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备;52污水提升泵;53、控制阀1;54、控制阀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污泥资源化系统,参照图1,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污泥浓缩(1)、带式压滤机(11)、发酵间(2)、成品区(3)。发酵好的熟料由挖掘机送入熟料仓,按照出仓顺序由装载机堆置成垛,经过7天左右的熟化便可进行成品包装外运。在周转调节池、发酵池及发酵间室内地面设置污水收集渠,收集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区(5),包括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51)备进行处理,所述污水出水经提升泵(52)至控制阀2(53)生物滤池或控制阀1(54)污泥浓缩池。堆肥处理间采用钢结构封闭式厂房,厂房内部四周设置集气罩及风管,风管连接至引风机(51)抽吸厂房内部臭气,送至生物滤池(52)内处理后排放至厂房外。

参照图1,污泥经带式压滤机压滤(11)后,由皮带输送至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粉碎压滤后的污泥含水率可降至90%以下,约可减容2/3。经预处理后的污泥一部分由皮带运入混料机,一部分进入周转调节池堆放。秸秆等辅料在干料仓存储,使用时用皮带机运输至混料机。按照设定量将腐熟剂、辅料和污泥投加入混料机,在混料机内进行搅拌,充分混合。混合好的堆肥原料由抓斗起重机输送进发酵间(2),按照进料顺序在池内进行半成品堆放区域(22),加盖塑料薄膜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好的熟料由挖掘机送入成品区(3),按照出仓顺序由包装机(31)放置成品堆放区(32),经过7天左右的熟化便可进行成品包装外运。在周转调节池、发酵池及发酵间室内地面设置污水收集渠,收集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区(5),采用埋地式jyz一体化膜处理设备(51)进行处理,污水出水经提升泵(52)至控制阀2(53)生物滤池或控制阀1(54)到污泥浓缩池。堆肥处理间采用钢结构封闭式厂房,厂房内部四周设置集气罩及风管,风管连接至引风机(41)抽吸厂房内部臭气,送至生物滤池(42)内处理后排放至厂房外。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