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软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401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软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软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含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一般按项目进行设计,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处理工艺,处理工艺中的不同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其中一个环节的设计工艺有变动,相关联的其他环节均需做适应性调整,系统设计复杂,控制过程繁琐,设计每个项目均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针对具体项目所设计的工艺,模块化程度低,可移植性差,对于不同的项目,从控制回路到系统元器件选择,以及程序编制都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即使同类型、同规模项目也需要重新设计控制系统,否则无法适用于新项目要求;而软化工艺作为高含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其不能实现独立控制,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繁琐,可移植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单独控制,且可快速组合到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中的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软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软化系统,其包括软化进水池、软化单元、软化产水池、两个无线传输液位计和控制器;所述软化进水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软化单元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通,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软化进料泵;所述软化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软化产水池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软化进水池和所述软化产水池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无线传输液位计;两个所述无线传输液位计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软化进料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软化单元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后混池、三个搅拌机、碱储存箱、絮凝剂储存箱、酸储存箱和两个在线pH计;所述混凝池与所述絮凝池在上方连通;所述絮凝池与所述沉淀池在下方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后混池在上方连通;所述混凝池的进水口与所述软化进水池的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后混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软化产水池通过管道连通;在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池和所述后混池内分别安装有所述搅拌机;所述混凝池与所述碱储存箱通过软化加碱管连通;在所述软化加碱管上设有软化加碱泵;所述絮凝池与所述絮凝剂储存箱通过软化加药管连通;在所述软化加药管上设有软化加药泵;所述后混池与所述酸储存箱通过软化加酸管连通;在所述软化加酸管上设有软化加酸泵;在所述混凝池内和所述后混池内分别安装有所述在线pH计;在所述沉淀池下方连接有排污管;在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污泥排放泵;两个所述在线pH计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三个所述搅拌机、所述软化加碱泵、所述软化加药泵、所述软化加酸泵和所述污泥排放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絮凝池内部上方;在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软化系统结构简单,可实现软化系统独立控制;当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需要软化工艺时,可直接将软化系统组合到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中,无需重新设计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控制系统,组合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软化进水池1,软化单元2,混凝池20,碱储存箱21,软化加碱管210,软化加碱泵211,絮凝池22,絮凝剂储存箱23,软化加药管230,软化加药泵231,沉淀池24,排污管240,污泥排放泵241,污泥回流管242,污泥回流泵243,后混池25,酸储存箱26,软化加酸管260,软化加酸泵261,搅拌机27,在线pH计28,软化产水池3,无线传输液位计4,控制器5,进水管6,软化进料泵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软化系统,其包括软化进水池1、软化单元2、软化产水池3、两个无线传输液位计4和控制器5;软化进水池1的出水口与软化单元2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6连通,在进水管6上设置有软化进料泵7;软化单元2的出水口与软化产水池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在软化进水池1和软化产水池3上分别设置有无线传输液位计4,用于检测软化进水池1和软化产水池3内的水位,并将检测到的水位值传输到控制器5;两个无线传输液位计4与控制器5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5的输出端与软化进料泵7连接。

软化单元2包括混凝池20、絮凝池22、沉淀池24、后混池25、三个搅拌机27、碱储存箱21、絮凝剂储存箱23、酸储存箱26和两个在线pH计28;混凝池20与絮凝池22在上方连通;絮凝池22与沉淀池24在下方连通;沉淀池24与后混池25在上方连通;混凝池20的进水口与软化进水池1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6连通;后混池25的出水口与软化产水池3通过管道连通;在混凝池20、絮凝池22和后混池25内分别安装有搅拌机27;混凝池20与碱储存箱21通过软化加碱管210连通;在软化加碱管210上设有软化加碱泵211;絮凝池22与絮凝剂储存箱23通过软化加药管230连通;在软化加药管230上设有软化加药泵231;后混池25与酸储存箱26通过软化加酸管260连通;在软化加酸管260上设有软化加酸泵261;在混凝池20内和后混池25内分别安装有在线pH计28,用于检测混凝池20和后混池25内的pH值(酸碱度),并将检测到pH值传输到控制器5;在沉淀池24下方连接有排污管240;在排污管240上设置有污泥排放泵241;两个在线pH计28分别与控制器5的输入端连接;三个搅拌机27、软化加碱泵211、软化加药泵231、软化加酸泵261和污泥排放泵241分别与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

在沉淀池24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242;污泥回流管242一端与沉淀池24连通;污泥回流管242的另一端置于絮凝池22内部上方;在污泥回流管242上设置有污泥回流泵243;污泥回流泵243与控制器5连接。

工作过程:

(1)启动:两个无线传输液位计4实时将软化进水池1和软化产水池3内的水位值传输到控制器5;当软化进水池1的液位是“中位以上”与软化产水池3的液位是“中位以下”时,控制器5先控制软化加碱泵211、软化加药泵231与混凝池20、絮凝池22和后混池25内的搅拌机27启动,经过3-8秒延时,控制器5控制软化进料泵7启动;再经过10-15秒延时,控制器5控制软化加酸泵261启动,上述软化系统开始运行;

(2)停止:当软化进水池1的液位是“低位”与软化产水池3的液位是“高位”时,控制器5先控制软化进料泵7停止,经过10-15秒延时,控制器5控制软化加碱泵211、软化加药泵231、软化加酸泵261与混凝池20、絮凝池22和后混池25内的搅拌机27停止;

(3)排泥:在上述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器5定时控制污泥排放泵241启动,定时将沉淀池24内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污管240排出;

(4)pH值调节:在上述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两个在线pH计28实时向控制器5传输混凝池20和后混池25内的废水的pH值与控制器5内的设定值进行比对,进而控制软化加碱泵211和软化加酸泵261的启停,保证混凝池20和后混池25内的废水的pH值在设定值范围内;

(5)污泥回流:在上述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器5定期控制污泥回流泵243启动,将沉淀池24内的部分污泥回流到絮凝池22内,重新与混凝剂混合,进行絮凝处理,并防止污泥在沉淀池24内积累板结。

上软化系统结构简单,可实现软化系统独立控制;当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需要软化工艺时,可直接将软化系统组合到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中,无需重新设计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控制系统,组合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