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020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包含有壳体、造泡器、进液管、孔板法兰、连接法兰和托盘,所述壳体将进液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壳体形成的空间外部、一部分位于壳体形成空间的内部,所述造泡器包含有第一造泡装置和第二造泡装置,且第一造泡装置和第二造泡装置均位于壳体形成的空间内,且二者通过托盘相连接,所述孔板法兰和连接法兰均位于壳体的底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利用温差形成骤冷水膜,顺碧而下,将烟气流进行二次洗涤的净化过程。造就循环再利用的经济、高效、资源化、一体化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脱硫脱氮技术不外乎双碱法、催化氧化法、电子束法等。另有一些原理不明,命名不清的所谓脱硫脱氮技术不一列举。无论何种方法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工艺路线长,设备庞大,运行管理麻烦和效果较差。一些不知名的催化剂在应用时需成套设备加以伺服。造成多环节的复杂工艺路线。由于多环节的工艺在运行时某个环节出问题,整个工艺过程无法运行的工程实施例屡见不鲜。由于其投资大,运转费用高,操作管理不方便等因素被认为是不经济的不安全的不可靠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温差形成骤冷水膜,顺碧而下,将烟气流进行二次洗涤的净化过程;造就循环再利用的经济、高效、资源化、一体化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包含有壳体、造泡器、进液管、孔板法兰、连接法兰和托盘,所述壳体将进液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壳体形成的空间外部、一部分位于壳体形成空间的内部,所述造泡器包含有第一造泡装置和第二造泡装置,且第一造泡装置和第二造泡装置均位于壳体形成的空间内,二者通过托盘相连接,所述孔板法兰和连接法兰均位于壳体的底部。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造泡装置包含有喷散装置和集气网管,所述喷散装置和集气网管位于第一造泡装置内部。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散装置包含有喷嘴和扩散帽,所述喷嘴、扩散帽之间相连接于进液管的一端端部。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造泡装置包含有集气罩和泡罩网,所述集气罩、泡罩网位于第二造泡装置内部。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若干喷管,所述喷管位于托盘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飞流堰,所述飞流堰位于喷管的一端端部。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分流补水锥,所述分流补水锥与托盘底部相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温差形成骤冷水膜,顺碧而下,将烟气流进行二次洗涤的净化过程。造就循环再利用的经济、高效、资源化、一体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进液管;2、壳体;3、飞流堰;4、造泡器;401、第一造泡装置;402、第二造泡装置;5、孔板法兰;6、喷散装置;601、扩散帽;602、喷嘴;7、集气网管;8、喷管;801、托盘;9、分流补水锥;10、集气罩;11、连接法兰;12、泡罩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克服弊端,利用锅炉排污水或废碱液,在装置内加入适量造泡剂,利用废液余温在烟气流和造泡器作用下不断产生泡沫。同时在上升烟气流作用下剧烈碰撞产生强烈丁道尔效应,迫使气泡爆炸、雾化。由于烟气流中含有大量硫化物与药液在爆炸、雾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动力能加速了亚硫酸盐的合成,为氮氧化物的分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氧化剂。在物化动力能作用下产生强制氧化,使氮氧化物得到有效氧化和分解。从而完成脱硫脱硝工艺全过程。循环液经调节复配后可作树木花草肥,宜可它用。
[001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包含有壳体2、造泡器4、进液管1、孔板法兰5、连接法兰11和托盘801。
[0019]所述壳体2将进液管I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壳体2形成的空间外部、一部分位于壳体2形成空间的内部,所述造泡器4包含有第一造泡装置401和第二造泡装置402,且第一造泡装置401和第二造泡装置402均位于壳体2形成的空间内,二者通过托盘801相连接,所述孔板法兰5和连接法兰11均位于壳体2的底部。
[0020]所述第一造泡装置401包含有喷散装置6和集气网管7,所述喷散装置6和集气网管7位于第一造泡装置401内部。
[0021]所述喷散装置6包含有喷嘴602和扩散帽601,所述喷嘴602、扩散帽601之间相连接于进液管I的一端端部。
[0022]所述第二造泡装置402包含有集气罩10和泡罩网12,所述集气罩10、泡罩网12位于第二造泡装置402内部。
[0023]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若干喷管8,所述喷管8位于托盘801上。
[0024]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飞流堰3,所述飞流堰3位于喷管8的一端端部。
[0025]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分流补水锥9,所述分流补水锥9与托盘801底部相连接。
[00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7](I)利用温差形成骤冷水膜,顺碧而下,将烟气流进行二次洗涤的净化过程。造就循环再利用的经济、高效、资源化、一体化效果;
[0028](2)通过优化集成一台套带有靶向导流装置、射流造泡装置、爆炸雾化反应装置以及文丘里布水装置优化集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了低耗高效,经济可靠的脱硫脱硝新技术;
[0029](3)包括造泡技术、导流、回流技术和泡沫旋流、吸附、爆炸、雾化、骤冷等技术措施。通过装置内烟气流与脱硝液反应时产生的化学动力学的能量转换,完成烟气中污染物质的捕捉、化合、反应转化,完成脱硫、脱氮和消烟除尘工艺技术全过程;有一组造泡装置在烟气流作用下通过多孔板造就无限量泡沫。气泡在吸附烟尘后瞬时爆炸,产生物理能和化学能,加速化学反应过程。同时,爆炸水雾在导流筒内回流,从而进一步捕捉残留的细小污染物在旋流器靶向导流作用下将气雾水推流至冷却槽。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壳体(2 )、造泡器(4 )、进液管(I)、孔板法兰(5)、连接法兰(11)和托盘(801),所述壳体将进液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壳体形成的空间外部、一部分位于壳体形成空间的内部,所述造泡器包含有第一造泡装置(401)和第二造泡装置(402),且第一造泡装置和第二造泡装置均位于壳体形成的空间内,二者通过托盘相连接,所述孔板法兰和连接法兰均位于壳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造泡装置包含有喷散装置(6)和集气网管(7),所述喷散装置和集气网管位于第一造泡装置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散装置包含有喷嘴(602)和扩散帽(601),所述喷嘴、扩散帽之间相连接于进液管的一端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造泡装置包含有集气罩(10)和泡罩网(12),所述集气罩、泡罩网位于第二造泡装置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若干喷管(8 ),所述喷管位于托盘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飞流堰(3),所述飞流堰位于喷管的一端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脱硫脱氮装置还包含有分流补水锥(9),所述分流补水锥与托盘底部相连接。
【文档编号】B01D53-54GK204294100SQ201420664369
【发明者】邢青松, 朱建伟, 刘其军, 陈龙华 [申请人]江苏维尔思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