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脱硫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019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性炭脱硫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剂及其应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脱硫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脱硫是许多化工生产中原料气净化的重要工艺环节。众多化工企业纷纷调整原料路线以不断开发新产品,来迎接市场竞争以及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然而在许多原料中存在着各种硫成分,例如无机硫如硫化氢、有机硫如羰基硫、二硫化碳。因此,要求脱硫工艺具有保持极高的脱硫效率、气体净化度,以及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无害等特点。
一般情况下将原料气先经过湿法脱硫,原料气经过湿法脱硫后,仍然有微量的H2S及有机硫存在,其中COS为最主要的有机硫成份,有时含有少量的CS2和硫醇、硫醚、噻吩等形态的有机硫。研究证明,这些微量硫,是导致甲硫、甲烷化、氨合成等催化剂活性中心中毒而失活的主要原因。由于干法脱硫对H2S及有机硫都有较高的净化度,于是人们开发了各种类型的脱硫催化剂。但是直至现在,现有的脱硫剂存在着脱硫精度低、不能将硫脱至0.03×10-6以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硫精度低、不能将硫脱至0.03×10-6以下的问题,研究一种精脱硫的活性炭脱硫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活性炭脱硫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炭80~95%、碱金属化合物2~10%、碱土金属化合物3~10%。
所述的碱金属化合物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钾、硝酸钾;所述的碱土金属化合物优选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氯化镁、氯化钙、硝酸镁、硝酸钙。
所述的脱硫剂为黑色条状,直径为4×2.5~10mm,比表面积为600~800m2/g,堆比重为0.6~0.62kg/L,耐压强度为50~80N/cm。
本发明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将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浸渍在活性炭上得到本发明的脱硫剂。
本发明所述的所有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活性炭脱硫剂应用于各种精脱硫工业过程,使用温度为25~45℃,气相体积空速为500~1000h-1,压力为0.1~8MPa。
内表面很大的活性炭与气体混合物接触时,气体中的硫化物被吸收到活性炭粒子内部,而使其浓度降低。
活性炭中同时添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改性活性炭,可以对脱除有机硫的效果有明显提高。
当含有硫化氢和氧气的气体通过活性炭时,硫化氢首先被吸附,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的硫化氢和气体中的氧反应生成硫和水,生成的硫和水也被活性炭吸附。当气体中含有氧和水时,水和氧依次被吸附。同时在活性炭的孔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碱性水膜,而后产生类似液相催化法脱硫过程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因此本发明的脱硫剂可以将原料气中的硫化氢和羰基硫脱至0.03×10-6以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1将90kg活性炭、5kg氢氧化钠和5kg硝酸镁混合均匀,用挤条机挤条得到本发明的脱硫剂。
实施例2将10升实施例1得到的催化剂装填在脱硫剂床中,通入含有100×10-6的硫化氢和50×10-6的羰基硫的氮气,空速为1000h-1,温度为30℃,压力为常压,经测定脱硫剂床出口的硫含量为0.02×10-6。
权利要求
1.一种活性炭脱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活性炭80~95%、碱金属化合物2~10%、碱土金属化合物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钾、硝酸钾;所述的碱土金属化合物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氯化镁、氯化钙、硝酸镁、硝酸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剂为黑色条状,直径为4×2.5~10mm,比表面积为600~800m2/g,堆比重为0.6~0.62kg/L,耐压强度为50~80N/cm。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温度为25~45℃,气相体积空速为500~1000h-1,压力为0.1~8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活性炭脱硫剂及其应用属于脱硫剂及其应用的技术领域,采用活性炭、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组成本发明的脱硫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硫剂脱硫精度低、不能将硫脱至0.03×10
文档编号B01D53/02GK1704143SQ20041004286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8日
发明者汪晓梅 申请人:长春东狮科贸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