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93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但在物质 生活丰富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如城市垃圾的处理就是一个长期难以很好解决 的课题,现有的垃圾处理最主要是采用填埋方式,但填埋方式不仅占用了城市或周边大量 的宝贵土地资源,而且还会出现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令空气质量恶化等一系列环保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环保、高效的垃圾焚烧 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焚烧室、烟尘输送系统、烟尘净化系统,所述烟
尘输送系统包括设于焚烧室顶部的集尘罩以及输送管,所述烟尘净化系统包括烟尘临时储
藏箱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临时储藏箱的烟尘入口与输送管末端连通,临时储藏箱的烟尘排
出口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上部连通,立式烟尘净化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组喷水嘴,立式
烟尘净化器下端分别与排气管和水处理系统连接,喷水嘴连接水处理系统的供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式烟尘净化器包括至少一套快速净化器和至少
一套精细净化器,所述快速净化器的主体为直管形状,所述精细净化器的主体是由若干节
管体连接而成,相邻管体之间具有直径收窄的凹部,喷水嘴从凹部处伸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焚烧室呈回转形状,焚烧室前后设有至少两个运
输垃圾的门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垃圾在焚烧后产生的烟尘、异味等微粒被输送入立式 烟尘净化器中,从立式烟尘净化器顶部流向底部,在此过程中,来自水处理系统的高压化学 药水从喷水嘴中喷出,使流经立式烟尘净化器中的烟尘被吸收分解,随液体流向烟尘净化 器底部,并被抽回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循环处理,经过此处理流程后再从排气管排出的气体 达到无烟无味的排放果。 进一步,立式烟尘净化器包括至少一套快速净化器和至少一套精细净化器,可适 用于焚烧处理一些分类出来的污染性较强、有毒性的垃圾,当焚烧普通垃圾时,可采用快速 净化器来净化烟尘;当焚烧有毒垃圾时,烟尘则通过精细净化器来处理,由于精细净化器的 主体是由若干节管体连接而成,相邻管体之间具有直径收窄的凹部,使得从喷水嘴喷出的 液体在第一次净化烟尘后碰撞到凹部的内表面再被反射向四周飞溅,再次与烟尘、异味等 微粒进行反应,此外,管体之间凹部的设计也减慢了烟尘的流动速度,使烟尘在净化器内部 被充分分解、吸收,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0010] 所述焚烧室呈回转形状,焚烧室前后设有至少两个运输垃圾的门口,方便铲车运 送垃圾进入窑内及清理灰渣,该设计的焚烧室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连续焚烧垃圾,提高设备 的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向局部视图; 图3是集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焚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烟尘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烟尘净化系统的平面布置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
图1至图6,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焚烧室1、烟尘输送系统、烟尘 净化系统,烟尘输送系统包括设于焚烧室顶部的集尘罩2以及输送管3,烟尘净化系统包括 烟尘临时储藏箱4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临时储藏箱4的烟尘入口 41与输送管末端连通,临 时储藏箱4的烟尘排出口 42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上部连通,立式烟尘净化器由上至下依次设 置有多组喷水嘴6,立式烟尘净化器下端通过弯头与排气管7连通,弯头的底部则利用集水 管道与水处理系统8连接,喷水嘴6连接水处理系统8的供水管,在对烟尘、异味等微粒进 行净化处理时,为了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以及在水处理时容易将这些微粒过滤或释出,可 采用含草酸、橡胶、松香等成份的生物复合处理剂。 立式烟尘净化器包括两套快速净化器51和两套精细净化器52,快速净化器51的 主体为直管形状,精细净化器52的主体是由若干节管体521连接而成,相邻管体521之间 具有直径收窄的凹部522,喷水嘴6从凹部522处伸入。类似的,快速净化器和精细净化器 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各设置一套或者多套。 焚烧室1呈回转形状,焚烧室1前后设有至少两个运输垃圾的门口 11、12。焚烧 室1的优选方式为长方回转形状,除此以外,焚烧室也可以设计成外围是椭圆状或者跑道 形状。 工作过程首先将垃圾分类为普通垃圾和有害垃圾两大类,打开后面的门口 12进 行堆放垃圾,当垃圾从门口 ll旁边的位置开始一直堆放到门口 12位置时,将门口 12关闭, 打开门口 ll,将垃圾从门口 12处再接着连续排列堆放直到将焚烧室1全部堆满,在焚烧垃 圾时,先焚烧室B部位处的垃圾点燃,使垃圾沿逆时针逐渐燃烧,当垃圾燃烧点绕过了后面 的门口 12的C位置后就可以将该门口打开,清除门口 12至B点之间的灰渣,在清理完成后 再运入垃圾紧接着D处沿逆时针来堆放,当另一侧的垃圾焚烧完后,也按同样的方法来处 理,从而使焚烧室内的垃圾可以沿回转形通道不间断的进行循环燃烧,实现连续工作,垃圾 在焚烧后的灰渣则可用于生产肥料、环保建材等产品。 优选的实施方式,焚烧室1的周边设置有朝内吹风的增氧鼓风装置13。在焚烧垃 圾时,可以开启燃烧位置前方的鼓风装置13,使气流及热能沿着燃烧的前进方向吹送,从而提高燃烧的效率,也使后部即将加入燃烧的垃圾在热力作用下进行预先烘干。 为了使焚烧后的烟尘及时排走,本设计的集尘罩2由隔板21分成若干集尘单元
22,输送管3的烟尘吸入口 31分布于各集尘单元22的顶部,烟尘吸入口 31上方分别设有
阀门94,输送管3沿烟尘的流动方向为倾斜向上布置,在工作时可以根据垃圾燃烧的位置
及时打开该相应位置的集尘单元控制阀门94,使烟尘及时排走,烟尘不会流窜至焚烧室的
其它位置,使工作人员在另一侧工作时不会受到烟尘及高温热气的影响。 每个集尘单元22顶部的输送管设置有喷水式推进器,喷水式推进器包括将烟尘
朝后部推进的喷水嘴91以及将回流的水收集的集水箱92,喷水嘴91与集水箱92分别与水
处理系统8连接。该设计不仅令烟尘在流动时更顺畅,同时也对烟尘进行了初步的净化,还
起到降温的作用。 为了使推进效果更好,本设计还在每个集尘单元22顶部的输送管设置有可令烟 尘朝后快速流动的鼓风机93。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 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焚烧室(1)、烟尘输送系统、烟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尘输送系统包括设于焚烧室顶部的集尘罩(2)以及输送管(3),所述烟尘净化系统包括烟尘临时储藏箱(4)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临时储藏箱(4)的烟尘入口(41)与输送管末端连通,临时储藏箱(4)的烟尘排出口(42)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上部连通,立式烟尘净化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组喷水嘴(6),立式烟尘净化器下端分别与排气管(7)和水处理系统(8)连接,喷水嘴(6)连接水处理系统(8)的供水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烟尘净化器 包括至少一套快速净化器(51)和至少一套精细净化器(52),所述快速净化器(51)的主体 为直管形状,所述精细净化器(52)的主体是由若干节管体(521)连接而成,相邻管体(521) 之间具有直径收窄的凹部(522),喷水嘴(6)从凹部(522)处伸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室(1)呈回 转形状,焚烧室(1)前后设有至少两个运输垃圾的门口 (11、1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室(1)为长 方回转形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者4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 室(1)的周边设置有朝内吹风的增氧鼓风装置(13)。
6.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者4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 罩(2)由隔板(21)分成若干集尘单元(22),输送管(3)的烟尘吸入口 (31)分布于各集尘 单元(22)的顶部,烟尘吸入口 (31)上方分别设有阀门(94),输送管(3)沿烟尘的流动方向 为倾斜向上布置。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2)由隔 板(21)分成若干集尘单元(22),输送管(3)的烟尘吸入口 (31)分布于各集尘单元(22)的 顶部,输送管(3)沿烟尘的流动方向为倾斜向上布置。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集尘单元(22)顶 部的输送管设置有喷水式推进器,所述喷水式推进器包括将烟尘朝后部推进的喷水嘴(91) 以及将回流的水收集的集水箱(92),所述喷水嘴(91)与集水箱(92)分别与水处理系统 (8)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集尘单元(22)顶 部的输送管设置有可令烟尘朝后快速流动的鼓风机(93)。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集尘单元(22) 顶部的输送管还设置有可令烟尘朝后部快速流动的鼓风机(9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系统,包括垃圾焚烧室、烟尘输送系统、烟尘净化系统,所述烟尘输送系统包括设于焚烧室顶部的集尘罩以及输送管,所述烟尘净化系统包括烟尘临时储藏箱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临时储藏箱的烟尘入口与输送管末端连通,临时储藏箱的烟尘排出口与立式烟尘净化器上部连通,立式烟尘净化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组喷水嘴,立式烟尘净化器下端分别与排气管和水处理系统连接,喷水嘴连接水处理系统的供水管,本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结构合理,高效环保。
文档编号B01D47/06GK201476022SQ20092014821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0日
发明者林健华, 温长好, 翁亚强, 赵健强, 赵健新, 赵健雄, 赵珠爱, 马世红 申请人:赵健强;赵珠爱;温长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