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88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缩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翼架周边辊轮传动手动提把浓缩 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浓缩机,主要适用于选矿厂的精矿和尾矿脱水处理,广泛用于冶金、化工、 煤炭、非金属选矿、环保等行业;由于浓缩机并非是单纯的沉降设备,而是结合泥浆层过滤 特性的脱水设备;浓缩机的工作原理是添加絮凝剂增大沉降固体颗粒的粒径,从而加快沉 降速度;利用装设倾斜板缩短矿粒沉降距离,增加沉降面积;从而实现发挥泥浆沉积浓相 层的絮凝、过滤、压缩和提高处理量的功能;并配备有完整的自控机构。现有的浓缩机分为中心传动式浓缩机,周边传动式浓缩机两种,主要由浓缩池、耙 架、传动装置、粑架提升装置、给料装置、卸料装置和信号安全装置等构成,它的工作特点是 在待浓缩的矿浆中添加一定量的絮凝剂,使矿浆中的矿粒形成絮团,加快其沉降速度,进而 达到提高浓缩效率的目的。现有的周边或中心浓缩机均为单桁架结构,单桁架也只能安装单排刮泥板工作, 由于浓缩机均为中心进料,固相颗粒在中心附近区域堆积严重,对单桁架结构的浓缩机,在 同样转动一周的情况下,中心附近固相颗粒(沉淀物)向中心移动的速度较慢慢,容易造成 中心部位刮泥板阻力加大,扭曲、变形,严重时使整个浓缩系统瘫痪,影响工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本 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通过在翼架的中心柱两侧增加两个短翼架及中心 柱的另一侧增加一个短翼架,并在增加的三个翼架下部分别设置刮泥耙,通过上述设置使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增加了浓缩池中心附近浓缩料向中心移动的次数,并与浓缩池周边料 少,中心料多的现实相匹配,有效的提高了浓缩效率。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包括用于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用于搅动浓 缩料的刮泥耙结构;用于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构;用于承放浓缩料的池体 结构;所述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包括长翼架和三个短翼架,所述短翼架A和长翼架 分别对应设置在中心柱的两侧,短翼架B和短翼架C分别设置在中心柱的另两侧,由短翼架 A、长翼架形成一字形,短翼架B、短翼架C形成另一一字形,由短翼架A、长翼架、短翼架B及 短翼架C共同构成一个“十”字架形状,“十”字架的中心为所述中心柱,在所述短翼架、长翼 架架体下部架体设置有连接杆、调节机构,所述短翼架、长翼架由连接杆、调节机构对应连 接刮泥耙形成完整的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所述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刮 泥耙、长刮泥耙对应短翼架A、长翼架、短翼架B及短翼架C的下部,形成一空心“十”字架结 构形成所述的四个分别独立的刮泥耙,其中长刮泥耙对应长翼架;在每一刮泥耙的下部面间隔设有复数根刮板,由长刮泥耙及刮泥耙及分别设有的刮板构成所述刮泥机构,所述刮 泥机构紧贴锥形池体的池底面,在长刮泥耙、刮泥耙的上部面固定连接在复数个连接杆、调 节机构的下端形成完整的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所述用于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 构,由短翼架A、长翼架、短翼架B及短翼架C形成的“十”字架的中心连接在中心柱上部,在 所述“十”字架的下部中心柱表面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缘连接各短翼架和长翼架;所述中 心柱下部穿在固定柱内,固定柱的下部穿在池体底部中心孔管内,固定柱与中心孔管之间 留有一定间隙,在对应矿管的固定柱的上部设有分流装置;在长翼架外端设有行走装置,行 走装置下部的行走轮对应池体边缘设置的轨道形成完整的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 牵引结构。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连接杆呈菱形设置。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在长翼架外端设有端板。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检查台设在所述短翼架A与长翼架形成的一字型 上部,在检查台的外端任意一侧设有梯子。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所述短翼架A、长翼架、短翼架B及短翼架C由至少 四根主支柱,在四根主支柱上间隔设置复数根竖连接支杆、横连接支杆,并在主支柱、竖连 接支杆、横连接支杆形成的框架对角设置连接支杆形成加强机构。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用于承放浓缩料的池体结构,池体呈圆形,在所述 池体设有一环绕池体上沿内侧的溢流堰,溢流堰外部环绕设有一轨道,在所述池体中心孔 下部连通回收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通过在翼架的中心柱两侧增加两个短 翼架及中心柱的另一侧增加一个短翼架,并在增加的三个翼架下部分别设置刮泥耙,相应 的刮板数量、短翼架长度减少;这样就增加了浓缩池中心附近浓缩料向中心移动的次数,与 浓缩池周边料少,中心料多的现实相匹配,有效的提高了浓缩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调整维 修方便,结构简单紧凑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翼架、调节机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池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刮泥耙刮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机构;2、池体;3、短翼架A ;4、中心柱;5、固定柱;6、矿管;7、加强机 构;8、行走装置;9、端板;10、行走轮;11、刮泥耙;12、长刮泥耙;13、短翼架B ;14、轴承;15、 短翼架C ;16、轨道;17、梯子;18、溢流堰;19、刮板;20、连接杆;21、回收管;22、长翼架;23、
检查台;24、分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 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在图1、2、3、4或5中所述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包括用于带动、调整刮泥 耙的翼架结构;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用于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 构;用于承放浓缩料的池体结构;所述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包括长翼架22和三个 短翼架,所述短翼架A3和长翼架22分别对应设置在中心柱4的两侧,短翼架B13和短翼架 C15分别设置在中心柱4的另两侧,由短翼架A3、长翼架22形成一字形,短翼架B13、短翼架 C15形成另一一字形,由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共同构成一个“十” 字架形状,“十”字架的中心为所述中心柱4,在所述短翼架、长翼架22架体下部架体设置有 连接杆20、调节机构1,所述短翼架、长翼架22由连接杆20、调节机构1对应连接刮泥耙11 形成完整的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所述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刮泥耙11、 长刮泥耙12对应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的下部,形成一空心“十” 字架结构形成所述的四个分别独立的刮泥耙11,其中长刮泥耙12对应长翼架22;在每一刮 泥耙11的下部面间隔设有复数根刮板19,由长刮泥耙12及刮泥耙11及分别设有的刮板 19构成所述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紧贴锥形池体2的池底面,在长刮泥耙12、刮泥耙11 的上部面固定连接在复数个连接杆20、调节机构1的下端形成完整的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 泥耙结构。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所述用于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 构,由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形成的“十”字架的中心连接在中心柱 4上部,在所述“十”字架的下部中心柱4表面设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外缘连接各短翼架 和长翼架22 ;所述中心柱4下部穿在固定柱5内,固定柱5的下部穿在池体2底部中心孔 管内,固定柱5与中心孔管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在对应矿管6的固定柱5的上部设有分流装 置24 ;在长翼架22外端设有行走装置8,行走装置8下部的行走轮10对应池体2边缘设置 的轨道6形成完整的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构;在图6中,所述连接杆20呈 菱形设置,可有效的减少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在图1、2中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在长翼架22外端设有端板9 ;检查台 23设在所述短翼架A3与长翼架形成的一字型上部,在检查台23的外端任意一侧设有梯子 17 ;所述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由至少四根主支柱,在四根主支柱 上间隔设置复数根竖连接支杆、横连接支杆,并在主支柱、竖连接支杆、横连接支杆形成的 框架对角设置连接支杆形成加强机构7。在图1、2中用于承放浓缩料的池体2结构,池体2呈圆形,在所述池体2设有一环 绕池体2上沿内侧的溢流堰18,溢流堰18外部环绕设有一轨道16,在所述池体2中心孔下 部连通回收管21。实施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通过在长翼架22的中心柱4两侧增加两个短 翼架B13及短翼架C15及中心柱4的另一侧增加一个短翼架A3,并在增加的三个翼架下部 分别添加刮泥耙11,刮泥耙11下部设置相应的刮板19数量、短翼架A3、短翼架B13及短翼 架C15长度相对长翼架22减短,各短翼架的长度与长翼架22至少短二分之一以上;这样就 增加了浓缩池中心附近浓缩料向中心移动的次数,也就是说长翼架22在外部旋转一圈,中
5部通过短翼架A3、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形成三圈的旋转,与浓缩池周边料少,中心料多 的现实相匹配,有效的提高了浓缩效率。具体运作过程是浓缩料通过矿管6放入分流装置24后进入池体2内,短翼架A3、 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通过长翼架22外侧设置的行走装置8的电机带动行走轮10转 动,短翼架A3、短翼架B13、短翼架C15及长翼架22同步转动,相应的三个刮泥耙11及长刮 泥耙12也同步转动“所有刮泥耙11和长刮泥耙12与池体2的距离通过调节机构1调整至 合适高度,如遇见刮泥耙11出现卡死现象,所述调节机构1可上提至可以转动为止”,浓缩 池随之开始工作,刮泥耙11搅拌浓缩料,将沉积在池底的浓缩料刮集至池底中心的排矿口 “也叫池体2中心孔”,通过回收管21排出池体2,上升的液面所澄清的水通过溢流堰18排 出池体2便完成了浓缩、排料、澄清溢流的工作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其它未涉及的或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部分,以及公知的技 术内容,本实用新型均未详述,这也符合审查指南要求的专利说明书要从简的原则,这些未 详述的部分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完整性。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 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 化和改进。
权利要求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包括用于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用于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构;用于承放浓缩料的池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包括长翼架(22)和三个短翼架,所述短翼架A(3)和长翼架(22)分别对应设置在中心柱(4)的两侧,短翼架B(13)和短翼架C(15)分别设置在中心柱(4)的另两侧,由短翼架A(3)、长翼架(22)形成一字形,短翼架B(13)、短翼架C(15)形成另一一字形,由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共同构成一个“十”字架形状,“十”字架的中心为所述中心柱(4),在所述短翼架、长翼架(22)架体下部架体设置有连接杆(20)、调节机构(1),所述短翼架、长翼架(22)由连接杆(20)、调节机构(1)对应连接刮泥耙(11)形成完整的带动、调整刮泥耙的翼架结构;所述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刮泥耙(11)、长刮泥耙(12)对应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的下部,形成一空心“十”字架结构形成所述的四个分别独立的刮泥耙(11),其中长刮泥耙(12)对应长翼架(22);在每一刮泥耙(11)的下部面间隔设有复数根刮板(19),由长刮泥耙(12)及刮泥耙(11)及分别设有的刮板(19)构成所述刮泥机构,所述刮泥机构紧贴锥形池体(2)的池底面,在长刮泥耙(12)、刮泥耙(11)的上部面固定连接在复数个连接杆(20)、调节机构(1)的下端形成完整的用于搅动浓缩料的刮泥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用于使翼架平稳转 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构,由短翼架A(3)、长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形成 的“十”字架的中心连接在中心柱(4)上部,在所述“十”字架的下部中心柱(4)表面设有轴 承(14),所述轴承(14)外缘连接各短翼架和长翼架(22);所述中心柱(4)下部穿在固定柱 (5)内,固定柱(5)的下部穿在池体(2)底部中心孔管内,固定柱(5)与中心孔管之间留有 一定间隙,在对应矿管(6)的固定柱(5)的上部设有分流装置(24);在长翼架(22)外端设 有行走装置(8),行走装置(8)下部的行走轮(10)对应池体(2)边缘设置的轨道(6)形成 完整的使翼架平稳转动的支撑及动力牵引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其特征是连接杆(20)呈菱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其特征是在长翼架(22)外端 设有端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其特征是检查台(23)设在所 述短翼架A(3)与长翼架形成的一字型上部,在检查台(23)的外端任意一侧设有梯子(1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短翼架A(3)、长 翼架(22)、短翼架B(13)及短翼架C(15)由至少四根主支柱,在四根主支柱上间隔设置复数 根竖连接支杆、横连接支杆,并在主支柱、竖连接支杆、横连接支杆形成的框架对角设置连 接支杆形成加强机构(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用于承放浓缩料的 池体结构,池体(2)呈圆形,在所述池体(2)设有一环绕池体(2)上沿内侧的溢流堰(18), 溢流堰(18)外部环绕设有一轨道(16),在所述池体(2)中心孔下部连通回收管(21)。
专利摘要一种多翼架手动提把浓缩机,涉及一种浓缩机;所述短翼架A(3)和长翼架(22)分别对应设置在中心柱(4)的两侧,短翼架B(13)和短翼架C(15)分别设置在中心柱(4)的另两侧,在所述短翼架、长翼架(22)架体下部架体设置有连接杆(20)、调节机构(1),所述短翼架、长翼架(22)由连接杆、调节机构(1)对应连接刮泥耙(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翼架的中心柱两侧增加两个短翼架及中心柱的另一侧增加一个短翼架,并在增加的三个翼架下部分别设置刮泥耙,通过上述设置使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增加了浓缩池中心附近浓缩料向中心移动的次数,并与浓缩池周边料少,中心料多的现实相匹配,有效的提高了浓缩效率。
文档编号B01D21/18GK201603435SQ2010201026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李红军, 王洛冰, 苏存奇, 陆利玲, 马魁瑞 申请人:洛阳盛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