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筒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596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筒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筒反应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名称为回转筒生化器(专利号:CN200410031094.5)公开了一种主要用于垃圾发酵处理的回转筒生化器,包括卧式外筒体、卧式内筒体、搅拌器、滚动筛、内筒体驱动电机和搅拌器驱动电机,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同外筒体转动连接,设有内筒体进料口和内筒体出料口,搅拌器纵向设置于内筒体中央,同内筒体转动连接,内筒体驱动电机通过其传动机构连接内筒体,具有占用场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不散发异味和有害气体、并且可以与其他设备配合形成机械化生产线的优点。但是上述转筒反应器在进料和出料时,需要将筒体静止转动,再将反应物料通过内筒体进料口送入筒内或将反应产物通过内筒体出料口送出筒外,上述过程均为间歇操作转筒,因此对要求连续进料或出料的过程,带来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转筒反应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筒反应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的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的内筒两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端头和可拆卸的后端头,所述的内筒的外壁上活动设置有与内筒滑动配合的内筒支撑杆及用于使内筒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的外筒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外筒支撑杆,所述的内筒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实现物料的混合与向前推进的螺旋推进器,所述的前端头的底部和所述的后端头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端头支撑杆,所述的前端头与所述的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的后端头与所述的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
所述的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卡槽、第一环形填料块和第一限位凸环,所述的第一卡槽由截面呈L型的第一凸缘围成,所述的第一凸缘设置在所述的前端头的连接端面上且沿所述的前端头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一限位凸环设置在所述的内筒的前端连接端面的外壁上且沿所述的内筒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的厚度略大于的所述的第一卡槽宽度,所述的内筒的第一限位凸环至前端端面之间的前端端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的厚度,所述的内筒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前端头的直径,所述的第一空余端头卡进所述的前端头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卡嵌在所述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的第一限位凸环之间,所述的第一凸缘与所述的第一限位凸环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件。通过该密封结构使内筒顺利转动的同时不影响整体密封性能。所述的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卡槽、第二环形填料块和第二限位凸环,所述的第二卡槽由截面呈L型的第二凸缘围成,所述的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的后端头的连接端面上且沿所述的后端头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二限位凸环设置在所述的内筒的后端连接端面的外壁上且沿所述的内筒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的厚度略大于的所述的第二卡槽宽度,所述的内筒的第二限位凸环至后端端面之间的后端端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的厚度,所述的内筒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后端头的直径,所述的第二空余端头卡进所述的后端头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卡嵌在所述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的第二限位凸环之间,所述的第二凸缘与所述的第二限位凸环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和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采用耐磨、耐腐蚀且具有弹性的材料。所述的外筒上均布有若干组加热器,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内筒之间与每组所述的加热器相对应的位置均布有5-8个测温点。主要用于确定加热器不同部位的温度,以便更准确的控制筒体外部的加热温度。所述的内筒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四根测温管,其中两根所述的测温管上下对称且两根所述的测温管的一端头分别固定在前端头上,另两根所述的测温管上下对称且另两根所述的测温管一端头分别固定在后端头上,每根所述的测温管内部均布有4-6个测温点。用于测定转筒反应器内不同部位的温度,可实现对内部物料反应温度的实时监测。所述的螺旋推进器为环绕在所述的内筒的内壁四周的螺旋浆片,所述的螺旋浆片高度为1-100_,螺旋角度为5-85°。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变速器及用于连接所述的转动电机和所述的内筒的传动连接件,所述的内筒的转速为10-30转/分钟。所述的端头支撑杆为可升降支架。可通过调整两端的升降支架调整转筒反应器的倾斜度,以达到应用于不同物料和不同要求的目的。所述的前端头上设有物料进口,所述的物料进口通过进口管路直接与所述的内筒连通,所述的后端头上设置有物料出口和气体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整体集成,撬块设计,易于安装、占地小。2、前、后端头可以方便拆卸,易损件内筒更换方便、容易。3、通过填料密封,可保证转动情况下有很好的密闭性4、内筒内壁设有螺旋推进器,可以顺利实现物料的混合与向前推进。5、加热器可分为若干段,各段单独进行温度控制,加热功率通过外部的控温点控制实现功率的调整。可以根据反应器内反应情况及时、准确调整不同段的加热温度,从而更准确及时地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6、可以简单通过调整支撑架达到调整设备的倾斜度,操作简单、方便。7、多组巧妙设计的转筒内温度测量点和加热器内温度测量点,可以保证温度测量的全面和准确。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反应器温度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筒反应器,主要用于固体反应、液固反应体系,尤其适用于不能通过搅拌实现的反应体系,特别是高粘度、高固液(体积)比的体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筒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 用新型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一;[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筒反应器,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筒体包括内筒I和外筒2,内筒2两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端头3和可拆卸的后端头4,内筒I的外壁上活动设置有与内筒I滑动配合的内筒支撑杆5及用于使内筒2转动的传动机构6,外筒2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外筒支撑杆7,内筒2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实现物料的混合与向前推进的螺旋推进器8,前端头3的底部和后端头4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端头支撑杆9,前端头3与内筒I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10,后端头4与内筒I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1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密封装置10包括第一^^槽101、第一环形填料块102和第一限位凸环103,第一卡槽101由截面呈L型的第一凸缘104围成,第一凸缘104设置在前端头3的连接端面上且沿前端头3径向向外延伸,第一限位凸环103设置在内筒2的前端连接端面的外壁上且沿内筒I径向向外延伸,第一环形填料块102的厚度略大于的第一卡槽101宽度,内筒I的第一限位凸环103至前端端面之间的前端端头105的宽度大于第一环形填料块102的厚度,内筒I的直径略小于前端头3的直径,第一空
余端头105卡进前端头3的通孔内,第一环形填料块102卡嵌在第--^槽101与第一限位
凸环103之间,第一凸缘104与第一限位凸环103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件10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密封装置11包括第二卡槽111、第二环形填料块112和第二限位凸环113,第二卡槽111由截面呈L型的第二凸缘114围成,第二凸缘104设置在后端头4的连接端面上且沿后端头4径向向外延伸,第二限位凸环113设置在内筒I的后端连接端面的外壁上且沿内筒I径向向外延伸,第二环形填料块112的厚度略大于的第二卡槽111宽度,内筒I的第二限位凸环113至后端端面之间的后端端头115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填料块112的厚度,内筒I的直径略小于后端头4的直径,第二空余端头115卡进后端头4的通孔内,第二环形填料块112卡嵌在第二卡槽111与第二限位凸环113之间,第二凸缘114与第二限位凸环113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件11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填料块102和第二环形填料块112采用耐磨、耐腐蚀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外筒2上均布有若干组加热器12,外筒2与内筒I之间与各组加热器12相对应的位置均布有5-8个外部测温点18 ;内筒I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四根测温管13,其中两根测温管13上下对称且两根测温管13的一端头分别固定在前端头3上,另两根测温管13上下对称且另两根测温管13 —端头分别固定在后端头4上,每根测温管13内部均布有4-6个内部测温点19。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螺旋推进器8为环绕在内筒I的内壁四周的螺旋浆片,螺旋浆片高度为1-lOOmm,螺旋角度为5-85°。传动机构6包括转动电机61、变速器(图中未显示)及用于连接转动电机6 1和内筒I的传动连接件62,内筒I的转速为10-30转/分钟。端头支撑杆9为可升降支架。前端头3上设有物料进口 14,物料进口 14通过进口管路15直接与内筒I连通(方便反应物料直接进入内筒I中),后端头4上设置有物料出口 16和气体出Π 17。上述加热器12可以为二组、三组、四组或五组。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转筒反应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所述的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两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端头和可拆卸的后端头,所述的内筒的外壁上活动设置有与内筒滑动配合的内筒支撑杆及用于使内筒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的外筒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外筒支撑杆,所述的内筒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实现物料的混合与向前推进的螺旋推进器,所述的前端头的底部和所述的后端头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端头支撑杆,所述的前端头与所述的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的后端头与所述的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卡槽、第一环形填料块和第一限位凸环,所述的第一卡槽由截面呈L型的第一凸缘围成,所述的第一凸缘设置在所述的前端头的连接端面上且沿所述的前端头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一限位凸环设置在所述的内筒的前端连接端面的外壁上且沿所述的内筒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的厚度略大于的所述的第一卡槽宽度,所述的内筒的第一限位凸环至前端端面之间的前端端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的厚度,所述的内筒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前端头的直径,所述的第一空余端头卡进所述的前端头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卡嵌在所述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的第一限位凸环之间,所述的第一凸缘与所述的第一限位凸环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卡槽、第二环形填料块和第二限位凸环,所述的第二卡槽由截面呈L型的第二凸缘围成,所述的第二凸缘设置在所述的后端头的连接端面上且沿所述的后端头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二限位凸环设置在所述的内筒的后端连接端面的外壁上且沿所述的内筒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的厚度略大于的所述的第二卡槽宽度,所述的内筒的第二限位凸环至后端端面之间的后端端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的厚度,所述的内筒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的后端头的直径,所述的第二空余端头卡进所述的后端头的通孔内,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卡嵌在所述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的第二限位凸环之间,所述的第二凸缘与所述的第二限位凸环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形填料块和所述的第二环形填料块采用耐磨、耐腐蚀且具有弹性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上均布有若干组加热器,所述的外筒与所述的内筒之间与每组所述的加热器相对应的位置均布有5-8个测温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四根测温管,其中两根所述的测温管上下对称且两根所述的测温管的一端头分别固定在前端头上,另两根所述的测温管上下对称且另两根所述的测温管一端头分别固定在后端头上,每根所述的测温管内部均布有4-6个测温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推进器为环绕在所述的内筒的内壁四周的螺旋浆片,所述的螺旋浆片高度为1-100_,螺旋角度为5-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变速器及用于连接所述的转动电机和所述的内筒的传动连接件,所述的内筒的转速为10-30转/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头支撑杆为可升降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转筒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头上设有物料进口,所述的物料进口通过进口管路直接与所述的内筒连通,所述的后端头上设置有物料出口和气体出 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筒反应器,包括水平设置的筒体,包括内筒和外筒,特点是内筒两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前端头和可拆卸的后端头,内筒的外周壁上活动设置有与内筒滑动配合的内筒支撑杆及用于使内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外筒的外周壁上固定设置有外筒支撑杆,内筒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实现物料的混合与向前推进的螺旋推进器,前端头的底部和后端头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端头支撑杆,前端头与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装置,后端头与内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连续进料和出料,并能有效控制反应器内各点温度。
文档编号B01J19/28GK203108516SQ2012206333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苗延军, 谷新春, 胡晓铮, 王爱芳, 梁正, 郭仁君, 王宇光, 马文华, 刘明亮 申请人: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