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剂混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206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剂混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粉剂混料器。
背景技术
粉剂杀菌剂通常是由一种主剂和多种辅剂混合而成,比如杀菌剂产品QD-712、QD-714为粉剂型杀菌剂,主剂为有机氯化学药剂,辅剂为杀菌增效剂、助溶剂、防结块剂。目前,在生产粉剂杀菌剂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最简单的人工混料,人工混料的方式虽然不需要专门的设备,但是人工混料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由于粉尘、及氯制剂原料有刺鼻气味,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但要忍受刺鼻的气味,同时吸入过多的粉尘会对工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粉剂混料效率的粉剂混料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粉剂混料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混料筒,混料筒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混料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混料筒并且与驱动电机相连,在旋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混料筒内。进一步的是,所述搅拌杆端头设置有桨叶。
进一步的是,所述混料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进一步的是,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3 5个。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粉剂混料器在使用时,只需将配置粉剂杀菌剂的主剂和各种辅剂从进料口投入到混料筒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在旋转过程中会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将混料筒内的主剂和各种辅剂混合均匀,能够提高粉剂混料效率,工作效率较高,和人工混料相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而且,该粉剂混料器在工作时可以自动搅拌作业,因此,在混料过程中工人可以远离混料现场,不需要忍受刺鼻的气味而且也不会吸入过多的粉尘,能够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粉剂混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支架1、混料筒2、进料口 3、出料口 4、旋转轴5、驱动电机6、搅拌杆7、桨叶8、凸起9、盖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3]如图1所示,该粉剂混料器,包括支架1,支架I上设置有混料筒2,混料筒2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3,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4,混料筒2内设置有旋转轴5,旋转轴5的一端伸出混料筒2并且与驱动电机6相连,在旋转轴5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杆7,搅拌杆7位于混料筒2内。该粉剂混料器在使用时,只需将配置粉剂杀菌剂的主剂和各种辅剂从进料口 3投入到混料筒2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6带动旋转轴5旋转,旋转轴5在旋转过程中会带动搅拌杆7转动,进而将混料筒2内的主剂和各种辅剂混合均匀,能够提高粉剂混料效率,工作效率较高,和人工混料相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而且,该粉剂混料器在工作时可以自动搅拌作业,因此,在混料过程中工人可以远离混料现场,不需要忍受刺鼻的气味而且也不会吸入过多的粉尘,能够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粉剂混料效率,使主剂与辅剂混合的更加均匀,在搅拌杆7端头设置了桨叶8,同时,可以在混料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9,增加摩擦力,提高粉剂混料效率。进一步的是,所述搅拌杆7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而定,一般优选的:所述搅拌杆7的数量为3 5个。另外,为了避免在混料过程中过多的粉尘从混料筒2内飘出,在进料口 3处设置了盖板10,从而 阻挡粉尘四处飘散。
权利要求1.粉剂混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支架(I)上设置有混料筒(2),混料筒(2)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3 ),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4 ),混料筒(2 )内设置有旋转轴(5 ),旋转轴(5 )的一端伸出混料筒(2 )并且与驱动电机(6 )相连,在旋转轴(5 )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杆(7 ),搅拌杆(7)位于混料筒(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剂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7)端头设置有桨叶(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剂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剂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7)的数量为3 5个。
5.如权利 要求4所述的粉剂混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处设置有盖板(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粉剂混料效率的粉剂混料器。该粉剂混料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混料筒,混料筒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混料筒内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混料筒并且与驱动电机相连,在旋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混料筒内。利用该粉剂混料器可以将混料筒内的主剂和各种辅剂混合均匀,能够提高粉剂混料效率,工作效率较高,和人工混料相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而且,该粉剂混料器在工作时可以自动搅拌作业,因此,在混料过程中工人可以远离混料现场,不需要忍受刺鼻的气味而且也不会吸入过多的粉尘,能够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适合在化工生产设备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01F7/18GK203139937SQ20132005255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成都齐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