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166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汽水分离器进口与二次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冷凝水出口相连;排水管与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相连,用于提供水排放的通道;汽水分离器排气口和真空系统相连,用于使气体进入真空系统内进行调节;液封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伸入液封容器的液面下,当真空开启后排水管下端管口仍浸没在水中,而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用于储存排水管排放的液体。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多效蒸发器排水操作复杂、劳动强度高、维护费用高以及多效蒸发器的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操作简单,减少了设备配置,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排水。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多效蒸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多效蒸发作为一种成熟的节能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氯碱、制糖、制药、化工、造纸等工业领域及和海水淡化等方面。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提高,作为化工废水浓缩除盐最有效的方法,多效蒸发在化工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迅速发展,在化工园区多效蒸发器随处可见,但操作难、维修频繁、运行效率低。多效蒸发器主要是通过真空系统调节,在各效蒸发器中产生不同的真空度,从而在各效蒸发器中形成不同的沸点,用生蒸汽作为一效蒸发器的热源,再将一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二效蒸发器的热源,二效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三效蒸发器的热源,以此类推,从而实现蒸汽汽化热的多次利用。
[0003]目前,多效蒸发器各效蒸发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收集与排放主要有三种模式:①采用收集罐分别收集,当达到一定水位后,通过人工切换阀门破真空后排水采用收集罐分别收集,当达到一定水位后,利用水泵在真空下强制排水;③采用收集罐分别收集,当达到一定水位后,在自控系统控制下,利用水泵在真空下强制排水。
[0004]第①种模式,操作麻烦,要调节多个阀门,破真空后排水,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产生失误;第②种模式,对水泵性能要求较高,水泵的密封件要经常更换,且需人工开启排水泵,容易产生失误;第③种模式,对水泵性能要求较高,水泵的密封件要经常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多效蒸发器排水操作复杂、劳动强度高、维护费用高以及多效蒸发器的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排水管和液封容器:
[0007]汽水分离器进口与二次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冷凝水出口相连,用于实现气体和水的分离;
[0008]排水管与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相连,用于提供水排放的通道;
[0009]汽水分离器排气口和真空系统相连,用于使气体进入真空系统内进行调节;
[0010]液封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伸入液封容器的液面下,当真空开启后排水管下端管口仍浸没在水中,而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用于储存排水管在真空下形成水柱的液体。
[0011]进一步,液封容器可以为池、槽、罐,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共用。
[0012]进一步,排水管的长度应足够长,多效蒸发器有效真空度为M米水柱,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排水管的长度应大于M+L米,即排水管上口到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的高度不小于M米,伸入液封容器液面下的长度不小于L米。(M的取值范围0.1?10,L的取值范围O?10)。
[0013]进一步,排水管的直径应满足该效冷凝水排放水量的要求,直径不宜太大。(直径取值范围0.001?I米)。
[0014]进一步,液封容器应保证足够大的体积,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向下L米高度的容积应大于接入的所有排水管在真空条件下形成水柱的总体积。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多效蒸发器排水操作复杂、劳动强度高、维护费用高以及多效蒸发器的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操作简单,减少了设备配置,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排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的结构图。
[0018]图中:1、汽水分离器;1_1、汽水分离器进口 ;1_2、汽水分离器排气口 ;1_3、汽水分离器排水口 ;2、排水管;3、液封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0]SlOl:二次蒸汽经热交换器换热后的冷凝水进入汽水分离器,气被吸入真空系统,水流入排水管;
[0021]S102:通过真空系统的调节,使多效蒸发器形成真空梯度,进而产生沸点梯度;
[0022]S103:在运行过程中,该多效蒸发器的真空度达到规定要求值时,排水管中将形成相应闻度的水柱克服真空,实现自动排水;
[0023]S104:蒸发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排入液封容器,再从液封容器排水口自动排出多效蒸发系统。
[0024]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排水管和液封容器:
[0025]汽水分离器进口与二次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冷凝水出口相连,用于实现气体和水的分离;
[0026]排水管与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相连,用于提供水排放的通道;
[0027]汽水分离器排气口和真空系统相连,用于使气体进入真空系统内进行调节;
[0028]液封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伸入液封容器的液面下,当真空开启后排水管下端管口仍浸没在水中,而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用于储存排水管在真空条件下形成水柱的液体。
[0029]进一步,液封容器可以为池、槽、罐等,各效可独立设置,也可共用;
[0030]进一步,排水管的长度应足够长,多效蒸发器真空度为M米水柱,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排水管的长度应大于(M+L)米,即排水管上口到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的高度不小于M米,伸入液封容器液面下的长度不小于L米;[0031]进一步,排水管的直径应满足该效冷凝水排放水量的要求,直径不宜太大;
[0032]进一步,液封容器应保证足够大的体积,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向下L米高度的容积应大于接入的所有排水管在真空条件下形成水柱的总体积。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效蒸发器各效的自动排水装置均由一个汽水分离器、一根足够长度的排水管和一个足够体积的液封容器(池、槽、罐等,可共用)组成。汽水分离器进口与该效二次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冷凝水出口相连,汽水分离器排气口与真空系统相连,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上端相连,排水管下端伸入液封容器的液面下,以至当真空开启后排水管下端管口仍浸没在水中,而不会与空气直接接触。来自热交换器的蒸汽冷凝水首先进入汽水分离器,气被吸入真空系统,水流入排水管,在重力作用下排入液封容器,进而自流排出多效蒸发系统。通过真空系统的调节,使各效形成真空梯度,进而产生沸点梯度。
[0034]实施例1:多效蒸发器有效真空度为0.08MPa,则该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排水管的长度应大于(8+U)米(即排水管上口到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的高度不小于8米,伸入液封容器液面下的长度不小于L1米),排水管的直径应满足该效冷凝水排放水量的要求(直径不宜太大);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向下L1米高度的容积应大于接入的所有排水管在真空条件下形成水柱的总体积;在运行过程中,该效真空度达到
0.08MPa时,排水管中将形成水柱克服真空,蒸发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排入液封容器,再从液封容器排水口自动排出多效蒸发系统。
[0035]实施例2:多效蒸发器有效真空度为0.02MPa,则该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排水管的长度应大于(2+L2)米(即排水管上口到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的高度不小于2米,伸入液封容器液面下的长度不小于L2米),排水管的直径应满足该效冷凝水排放水量的要求(直径不宜太大);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向下L2米高度的容积应大于接入的所有排水管在真空条件下形成水柱的总体积;在运行过程中,该效真空度达到
0.02MPa时,排水管中将形成水柱克服真空,蒸发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排入液封容器,再从液封容器排水口自动排出多效蒸发系统。
[0036]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升多效蒸发器设备的安装高度,使得各效冷凝水的排水口到液封容器液面的高度达到或超过各效真空度产生的液柱高度,利用液封克服各效真空度,通过排水管实现冷凝水的自动排水.[0037]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汽水分离器、排水管和液封容器: 汽水分离器进口与二次蒸汽换热器的蒸汽冷凝水出口相连; 排水管与汽水分离器的排水口相连; 汽水分离器排气口和真空系统相连; 液封容器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伸入液封容器的液面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封容器可以为池、槽、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效蒸发器有效真空度为M米水柱,多效蒸发器自动排水装置的排水管的长度应大于M+L米,即排水管上口到液封容器排水口下口的高度不小于M米,伸入液封容器液面下的长度不小于L米,其中M的取值范围0.1?10米,L的取值范围O?10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效蒸发器的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的直径取值范围0.001?I米。
【文档编号】B01D1/30GK203483890SQ20132057400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吴建平, 董庆华, 袁国来 申请人:江苏汇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