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740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包括一个承重架,承重架上设置有主罐,化碱罐、碱液储罐、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承重架的一旁设有独立的淀粉罐,化碱罐与碱液储罐连通,碱液储罐、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蒸气管均与主罐连通,承重架上还设有一个自动化控制箱,所述承重架为双层的结构,主罐、碱液储罐设置于承重架的下层,化碱罐、三个进料仓均设置于承重架的上层,三个进料仓并排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各料仓相互隔离,三个料仓下部构成三联管进料系统,淀粉罐、硼砂进料仓均设有物料推进系统,在硼砂进料仓的上部设有防架桥。本实用新型使得整个系统的布局变得非常容易,能保证物料的顺利输送。
【专利说明】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制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制胶机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荷兰的一家淀粉公司最先研制出来,在国外的全自动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上使用得非常广泛。自动制胶机配合了瓦线的高速运行,它的出现是瓦楞纸板制造业全面自动化的体现,即从制胶环节开始,将影响纸板质量的人为因素减少到最低。目前,国内自动制胶系统已具有先进的控制手段和制胶方法,使胶水粘度稳定并长时间不变,胶水质量很稳定。应用很多的是无载体制胶工艺,这种工艺是将硼砂、架桥剂、安定剂与淀粉发生反应,使淀粉瞬间糊化,进行水合过程与淀粉发生架桥反应,最后由链接的形成而达到固化目的的工艺。在整个无载体制胶工艺的过程中,现有技术的硼砂、架桥齐?、安定剂分别通过不同的物料仓和输送管路加入,这些物料仓和输送管路往往分散设置,使得整个生产系统非常庞杂。人工做出来的胶水质量指标误差相对很大,一般有土 10-20S,质量无法保证,而自动制胶系统做出来的胶水误差只有±2S。制胶的过程中机器自动添加物料,控制胶水温度,而且每一批添加的原料量很精确。同时,自动制胶机可以根据用胶点的不同,受热情况和纸张的变化,其系统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不同配方的胶。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制胶机,存在着诸多缺陷,如整个系统非常繁杂、生产线过长、布局配置不合理等。因此,需要结合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对现有技术中的制胶机加以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的 无载体制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包括一个承重架,承重架上设置有主罐,承重架的一旁设有独立的淀粉罐,承重架上还设有化碱罐、碱液储罐、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所述主罐的上方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部与位于主罐内部的搅拌装置连接,罐盖上设有人孔、硼砂加料口、气孔接管、淀粉接管、加水口、碱液进料口、架桥剂加料口、安定剂加料口和蒸气入口,罐体内部上端设有冲洗装置,所述化碱罐与位于其下方的碱液储罐连通,碱液储罐、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蒸气管均与主罐连通,所述承重架上还设有一个自动化控制箱,所述承重架为双层的结构,所述主罐、碱液储罐设置于承重架的下层,化碱罐、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均设置于承重架的上层,所述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并排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各料仓相互隔离,三个料仓下部并排设有三根物料输送管输送至主罐,构成三联管进料系统,所述淀粉罐的出料口与主罐的淀粉接管的入口之间设有淀粉推进系统,在所述硼砂进料仓的出料口与主罐的硼砂进料口之间设有硼砂推进系统,在硼砂进料仓的上部设有防架桥。
[0007]所述化碱罐的出液口与一台带有控制继电器的碱液泵的进液口连接,这台碱液泵的出液口与碱液储罐的进液口连接,碱液储罐的出液口与另一台带有控制继电器的碱液泵的进液口连通,这台碱液泵的出液口与主罐的碱液进料口连通,两台碱液泵均由自动化控制箱控制。
[0008]所述主罐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入主罐内部,所述主罐、淀粉罐、化碱罐、碱液储罐、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均设有称重模块,所述主罐与各原料罐、各料仓的以及蒸气管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控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各称重模块、各气控阀的的控制信号分别与自动化控制箱上的对应信号接口连接并相互匹配。
[0009]所述主罐的罐体内壁设有竖立式阻流板,罐体底部内壁设有卧式阻流槽,卧式阻流槽与罐体底部内壁形成槽口结构。
[0010]所述化碱罐包括减速电机、罐盖、搅拌轴和化碱罐罐体,减速电机通过罐盖与化碱罐本体连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盒连接,轴承盒安装在罐盖上,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下端连接搅拌叶片,化碱罐的罐体内壁上设有阻流板,阻流板底端的最低位置与搅拌叶片的上边水平位置平齐。
[0011]所述罐盖分为二层,减速电机通过机座底板与罐盖上盖板连接,轴承盒相对于罐盖为偏心式设置,轴承盒通过轴承盒连接座与罐盖下盖板连接;所述罐盖的一侧设有入料斗,入料斗斜向深入化碱罐的罐体内,入料斗的出口与搅拌轴相对于化碱罐的罐体轴向位置轴对称设置。
[0012]所述碱液储罐上罐面板中心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化碱罐的出碱口正下方,所述碱液储罐的罐体上罐面板周围不同方向上设有可察盖口、回流口和液位计接口,回流口和液位计接口在一侧,可察盖口在另一侧,不锈钢罐体侧壁下方设有的排污口和出碱液口,排污口和出碱液口分别在侧壁下方不同象限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实用新型的承重架设置为两层结构,且架桥剂进料仓、安定剂进料仓、硼砂进料仓三个进料仓以及三根物料输送管并排设置,大大减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并且使得整个系统的布局都变得非常容易,并且设有物料推进系统和防架桥,能保证物料的顺利输送;
[0015]2.称重模块与其他模块配合,可实现系统的自动送料;
[0016]3.本实用新型的碱液储罐采用不锈钢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各种接口,便于与自动制胶系统的化碱罐、主反应罐、动力泵连接,从而可以促进整套自动制胶系统的优化设计,安全美观;
[0017]4.化碱罐的减速电机通过传动轴、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可减少因钢性带来的技术缺陷,减速电机与罐盖上盖板连接及轴承盒与罐盖下盖板连接设置合理,可降低振动噪音,运行更加平稳。搅拌叶片与挡板位置及入料斗口的设置可以加速罐体内的涡流产生,化喊效率闻;
[0018]5.主罐罐体、冲洗装置和搅拌装置设计合理,冲洗装置的喷嘴在冲洗时直接对着罐体内壁,可实现自动清洗,且冲洗效率高;搅拌装置采用外封闭、内加油的结构,密封性好,便于保护电机和连接件,卧式阻流槽的槽口结构可防止倒角结块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制胶时产品质量稳定;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
[0019]6.整个系统布局合理,生产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主罐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主罐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0023]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4]图5为化碱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碱液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27]图中,I为承重架,2为主罐,201为人孔,202为硼砂进料口,203为气孔接管,204为淀粉接管,205为加水口,206为碱液进料口,207为架桥剂进料口,208为安定剂进料口,209为蒸气入口,210为冲洗装置,211为竖立式阻流板,212为卧式阻流板,213为回胶口,214为安装支架,215为测温套管,3为淀粉罐,4为化碱罐,401为减速电机,402为罐盖,403为搅拌轴,404为化碱罐本体,405为传动轴,406为轴承,407为轴承盒,408为联轴器,409为搅拌叶片,410为阻流板,411为机座底板,412为轴承盒连接座,413为入料斗,414为液位计,5为架桥剂进料仓,6为安定剂进料仓,7为硼砂进料仓,8为搅拌电机,9为自动化控制箱,10为三联管进料系统,11为碱液储罐,111为可察口盖,112为回流口,113为液位计接口,114为排污口,115为出碱液口,116为罐体,117为进料口,118为碱液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参见图1——图7。
[0030]一种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包括一个承重架I,承重架I上设置有主罐2,承重架I的一旁设有独立的淀粉罐3,承重架上还设有化碱罐4、碱液储罐11、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所述主罐2的上方设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下部与位于主罐2内部的搅拌装置216连接,罐盖上设有人孔201、硼砂加料口 202、气孔接管203、淀粉接管204、加水口 205、碱液进料口 206、架桥剂加料口 207、安定剂加料口 208和蒸气入口 209,罐体2内部上端设有冲洗装置210,所述化碱罐4与位于其下方的碱液储罐11连通,碱液储罐
11、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蒸气管均与主罐2连通,所述承重架I上还设有一个自动化控制箱9,所述承重架I为双层的结构,所述主罐1、碱液储罐11设置于承重架的下层,化碱罐4、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均设置于承重架I的上层,所述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并排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各料仓相互隔离,三个料仓下部并排设有三根物料输送管输送至主罐2,构成三联管进料系统10,所述淀粉罐3的出料口与主罐2的淀粉接管204的入口之间设有淀粉推进系统,在所述硼砂进料仓7的出料口与主罐2的硼砂进料口 202之间设有硼砂推进系统,在硼砂进料仓7的上部设有防架桥。[0031]所述化碱罐4的出液口与一台带有控制继电器的碱液泵的进液口连接,这台碱液泵的出液口与碱液储罐的进液口连接,碱液储罐的出液口与另一台带有控制继电器的碱液泵的进液口连通,这台碱液泵的出液口与主罐2的碱液进料口 206连通,两台碱液泵均由自动化控制箱9控制。
[0032]所述主罐2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入主罐2内部,所述主罐2、淀粉罐3、化碱罐4、碱液储罐、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均设有称重模块,所述主罐2与各原料罐、各料仓的以及蒸气管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控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各称重模块、各气控阀的的控制信号分别与自动化控制箱9上的对应信号接口连接并相互匹配。
[0033]所述主罐2的罐体内壁设有竖立式阻流板211,罐体2底部内壁设有卧式阻流槽212,卧式阻流槽212与罐体2底部内壁形成槽口结构。搅拌轴搅拌时,在竖立式阻流板211和卧式阻流槽212的作用下,涡流现象更加明显,槽口的结构设计在于防止因卧式阻流槽形成的倒角产生的结块现象。罐体2底部设有测温套管215、回胶口 213及反应主罐出口
坐寸ο
[0034]所述化碱罐4包括减速电机401、罐盖402、搅拌轴403和化碱罐罐体404,减速电机401通过罐盖402与化碱罐本体404连接,所述减速电机40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405的一端连接,传动轴405通过轴承406与轴承盒407连接,轴承盒407安装在罐盖402上,传动轴405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08与搅拌轴403连接,搅拌轴403下端连接搅拌叶片409,化碱罐4的罐体内壁上设有阻流板410,阻流板410底端的最低位置与搅拌叶片409的上边水平位置平齐,可减少因钢性带来的技术缺陷,降低振动噪音,运行更加平稳。
[0035]所述罐盖402分为二层,减速电机401通过机座底板411与罐盖402上盖板连接,轴承盒407相对于罐盖402为偏心式设置,轴承盒407通过轴承盒连接座412与罐盖402下盖板连接;所述罐盖402的一侧设有入料斗413,入料斗413斜向深入化碱罐4的罐体内,入料斗413的出口与搅拌轴403相对于化碱罐4的罐体轴向位置轴对称设置。
[0036]化碱罐4的减速电机401通过传动轴、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可减少因钢性带来的技术缺陷,减速电机与罐盖上盖板连接及轴承盒与罐盖下盖板连接设置合理,可降低振动噪音,运行更加平稳。搅拌叶片与挡板位置及入料斗口的设置可以加速罐体内的涡流产生,化碱效率高。
[0037]所述碱液储罐11上罐面板中心设有进料口 117,进料口 117 —般设置在化碱罐的出碱口正下方,所述碱液储罐11的罐体116上罐面板周围不同方向上设有可察盖口 111、回流口 112和液位计接口 113,回流口 112和液位计接口 113在一侧,可察盖口 111在另一侧,不锈钢罐体116侧壁下方设有的排污口 114和出碱液口 115,排污口 114和出碱液口 115分别在侧壁下方不同象限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包括一个承重架(1),承重架(1)上设置有主罐(2),承重架(1)的一旁设有独立的淀粉罐(3 ),承重架上还设有化碱罐(4 )、碱液储罐(11)、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所述主罐(2)的上方设有搅拌电机(8),搅拌电机(8)下部与位于主罐(2)内部的搅拌装置(216)连接,罐盖上设有人孔(201)、硼砂加料口(202)、气孔接管(203)、淀粉接管(204)、加水口(205)、碱液进料口(206)、架桥剂加料口( 207 )、安定剂加料口( 208 )和蒸气入口( 209 ),罐体(2 )内部上端设有冲洗装置(210 ),所述化碱罐(4 )与位于其下方的碱液储罐(11)连通,碱液储罐(11)、架桥剂进料仓(5 )、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蒸气管均与主罐(2)连通,所述承重架(1)上还设有一个自动化控制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1)为双层的结构,所述主罐(I)、碱液储罐(11)设置于承重架的下层,化碱罐(4 )、架桥剂进料仓(5 )、安定剂进料仓(6 )、硼砂进料仓(7 )均设置于承重架(1)的上层,所述架桥剂进料仓(5)、安定剂进料仓(6)、硼砂进料仓(7)并排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各料仓相互隔离,三个料仓下部并排设有三根物料输送管输送至主罐(2),构成三联管进料系统(10),所述淀粉罐(3)的出料口与主罐(2)的淀粉接管(204)的入口之间设有淀粉推进系统,在所述硼砂进料仓(7)的出料口与主罐(2)的硼砂进料口(202)之间设有硼砂推进系统,在硼砂进料仓(7)的上部设有防架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碱罐(4)的出液口与一台带有控制继电器的碱液泵的进液口连接,这台碱液泵的出液口与碱液储罐(11)的进液口连接,碱液储罐(11)的出液口与另一台带有控制继电器的碱液泵的进液口连通,这台碱液泵的出液口与主罐(2)的碱液进料口(206)连通,两台碱液泵均由自动化控制箱(9)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2)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入主罐(2)内部,所述主罐(2)、淀粉罐(3)、化碱罐(4)、碱液储罐(11)、架桥剂进料仓(5 )、安定剂进料仓(6 )、硼砂进料仓(7 )均设有称重模块,所述主罐(2)与各原料罐、各料仓的以及蒸气管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气控阀,所述温度传感器、各称重模块、各气控阀的的控制信号分别与自动化控制箱(9)上的对应信号接口连接并相互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2)的罐体内壁设有竖立式阻流板(211),罐体(2)底部内壁设有卧式阻流槽(212),卧式阻流槽(212)与罐体(2)底部内壁形成槽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碱罐(4)包括减速电机(401)、罐盖(402)、搅拌轴(403)和化碱罐罐体(404),减速电机(401)通过罐盖(402)与化碱罐本体(404 )连接,所述减速电机(401)的输出轴与传动轴(405 )的一端连接,传动轴(405)通过轴承(406)与轴承盒(407)连接,轴承盒(407)安装在罐盖(402)上,传动轴(405 )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08 )与搅拌轴(403 )连接,搅拌轴(403 )下端连接搅拌叶片(409),化碱罐(4)的罐体内壁上设有阻流板(410),阻流板(410)底端的最低位置与搅拌叶片(409)的上边水平位置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402)分为二层,减速电机(401)通过机座底板(411)与罐盖(402 )上盖板连接,轴承盒(407 )相对于罐盖(402)为偏心式设置,轴承盒(407)通过轴承盒连接座(412)与罐盖(402)下盖板连接;所述罐盖(402)的一侧设有入料斗(413),入料斗(413)斜向深入化碱罐(4)的罐体内,入料斗(413)的出口与搅拌轴(403)相对于化碱罐(4)的罐体轴向位置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储罐(11)上罐面板中心设有进料口(117),进料口(117)设置在化碱罐的出碱口正下方,所述碱液储罐(11)的罐体(116)上罐面板周围不同方向上设有可察盖口( 111 )、回流口(I 12 )和液位计接口(113),回流口(112和液位计接口(113)在一侧,可察盖口(111)在另一侧,不锈钢罐体(116)侧壁下方设有的排污口(114)和出碱液口(115),排污口(114)和出碱液口(115)分别在侧壁下方不同象限上。
【文档编号】B01F7/18GK203678334SQ20132086630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接平 申请人:江西华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