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957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器叶片以及相应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包括叶片、集液槽和支架,所述除雾器叶片主体为平行四边形薄板,其一个侧边竖直固定在位于伞状中心位置的支架上,另外一侧边向四周以发散状均匀分布,两个所述除雾器叶片之间形成流道;在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导液槽,所述集液槽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的下端,与所述导液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雾器叶片,通过增加导液槽,使除雾器能够收集除雾器叶片上的液滴,同时也改善了流道内的气流,使除雾器增加了除雾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除雾器形成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使得导液槽中的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就可快速进入集液槽,提高了液体排出的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电厂、化工等过程工业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特别是脱硫装置中的除雾器叶片及除雾器。

【背景技术】
[0002]脱硫塔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核心设备,而除雾器是其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将脱硫后烟气中携带的液滴分离出来。除雾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湿法脱硫系统能否连续可靠高效地运行。现有除雾器可分为重力沉降分离、旋流分离、折流分离、丝网分离、填料分离、超滤分离等几种。但是以上除雾器除下的液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上升的烟气所携带,再次进入除雾器,造成除雾器除雾效率降低。以前的研究,主要针对除雾器叶片和流道的形状进行改进,而忽略了脱除液滴在下落过程中有可能被烟气携带再次进入到除雾器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器叶片以及除雾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除雾器叶片,所述除雾器叶片主体为平行四边形薄板,包括上端部、上折部、下折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和上折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下折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除雾器叶片上设置有导液槽。
[0005]优选地,所述导液槽包括第一导液槽和第二导液槽。
[0006]优选地,所述下折部沿其所在平面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后向所述上折部延伸方向折弯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导液槽,所述第一导液槽在横向上沿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的交接处延伸。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槽形成在所述下端部的下端,并沿所述下端部的底边延伸。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槽截面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的开口朝向除雾器叶片的下端部所在的一侧,且开口面垂直于所述下端部所在的平面。
[0009]优选地,所述上端部和上折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40度;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0-150度;所述下折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40度。
[0010]优选地,所述上端部和上折部之间、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之间、所述下折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夹角处形成圆弧状。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除雾器,所述除雾器包括叶片,所述除雾器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还包括集液槽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除雾器叶片和所述集液槽;所述除雾器叶片的一个侧边竖直固定在位于伞状中心位置的支架上,另外一侧边向四周以发散状均匀分布,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两个所述除雾器叶片之间形成流道;所述集液槽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的下端。
[0012]优选地,所述集液槽环向一周的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上的第二导液槽的位置较低的一端。
[0013]优选地,所述叶片设置有多层。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雾器叶片,通过对现有技术中除雾器叶片增加导液槽,不仅使除雾器能够收集除雾器叶片上的液滴,导入总管,使除雾器叶片上收集的液滴不会下落,并被上升的烟气所携带再次进入流道,同时也改善了流道内的气流,使除雾器增加了除雾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除雾器形成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使得导液槽中的液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就可快速进入集液槽,提高了液体排出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可应用于传质塔设备中,对设备的整体除雾效率具有较大的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除雾器叶片的端面图(为了更加清楚,仅示出两个叶片,其余叶片省去);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整体结构示意图(省去部分叶片);
[0018]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0019]图4为除雾器叶片与集液槽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002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除雾器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包括除雾器叶片1、集液槽2和支架(图中未示出)。所述集液槽2位于所述除雾器叶片I的下端,用于收集除雾器叶片I上流下的液体,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除雾器叶片I和集液槽2。
[0022]如图1、图4所示,所述除雾器叶片I主体为平行四边形薄板,优选地,其两锐角内角为75度左右,包括上端部13、上折部14、下折部15和下端部16。所述上折部14和下折部15位于所述上端部13和下端部16之间,并分别与所述上端部13和下端部16相连接。所述上端部13和上折部14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优选地为135度左右;所述上折部14和下折部15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优选地为90度左右;所述下折部15和下端部16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优选地为135度左右。优选地,所述上端部13和下端部16位于同一平面上。各弯曲处均形成为圆弧状,以减小所述流道3对流经烟气的阻力。安装后,所述上端部13、下端部16处于竖直状态,所述除雾器叶片I的一个侧边竖直固定在位于伞状中心位置的支架上,另外一侧边向四周以发散状均匀分布,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从而形成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结构。两个除雾器叶片I之间形成流道3。所述除雾器叶片I上设置有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所述下折部16沿其所在平面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后向所述上折部14延伸方向折弯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导液槽11。优选地,该折弯处也做成圆弧状,以减小对烟气的阻力。所述第一导液槽11横向上沿所述上折部14和下折部15的交接处延伸。所述第二导液槽12形成在所述下端部16的下端,并沿所述下端部16的底边延伸。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液槽12截面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的开口朝向除雾器叶片I的下端部14所在的一侧,且开口面垂直于所述下端部14所在的平面。所述除雾器叶片I的底边位于所述第二导液槽12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导液槽11用来收集所述上端部13和上折部14上的液体,第二导液槽12用来收集所述下折部15和下端部16上的液体。安装后,由于除雾器叶片I为平行四边形,除雾器叶片I的两侧边竖直放置后,其底边,亦即下端部16的底边、上折部14和下折部15的交接处均处于一侧高,一侧低的状态,也就是位于伞状中间的那一侧高,位于伞状边缘那一侧低,这样,收集到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分别沿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流向位于伞状边缘的那一端。同时,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位于流道3内,也起到了减小所述流道3的宽度,提高烟气通过所述流道3的速度的作用,使得烟气在撞击除雾器叶片时具有更大的动量,烟气中的液滴更容易被所述除雾器叶片I捕捉,并且,在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上部均形成相对低压区,更加有利于对烟气中的液滴的收集。
[002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集液槽2为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开管,所述集液槽2环向一周的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I上的第二导液槽12的液体流出端,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由于在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所述第二导液槽12的液体流出端在同一竖直面内,所以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I底部的所述集液槽2可同时收集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中流出的液体。
[0024]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对所述支架所采取的形式及其固定所述除雾器叶片I和集液槽2的方式不做限制,能够起到固定所述除雾器叶片I和集液槽2,并对整个伞状结构起支撑作用即可。
[0025]由于所述除雾器叶片I以一侧边为中心,向四周以发散状分布,两个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的间隙会随距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的宽度沿液体流动的方向适当增加,以保证在纵向截面上所述流道3的宽度始终为其最大宽度的一半左右。
[0026]将使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中的液体不发生溢流的最大长度定义为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的极限溢流长度,所述除雾器叶片I沿设置所述第一导液槽11或第二导液槽12的方向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的极限溢流长度,所述极限溢流长度根据烟气中的液滴含量以及本实用新型中的除雾器的理论除雾量来确定。所述集液槽2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的数量确定,液体流出端在一个圆上的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对应一个集液槽2,当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有多圈时,所述集液槽2相应的也有多个。
[0027]由于所述多个叶片I呈一端集中,另外一端分散放置的伞状,集中的一端由于空间有限,会造成无法放置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叶片I的长度分成几个等级,在多个长度比较长的叶片I之间放置长度稍短的多个叶片1,所有叶片I分散放置的一端位于同一个圆上,以使集中放置的一端便于安装。根据所述除雾器的大小,所述叶片I可以设置多层。
[0028]具体实施例:
[0029]半径为5250mm的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根据除雾量初步确定需要两个所述集液槽2,两个所述集液槽2分别设置在半径为5250mm与半径为3245mm处的所述除雾器叶片I上的所述第二导液槽12液体流出端。
[0030]以半径为3245mm的圆周为界限将半径为5250mm的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圆心至半径为3245mm的圆周处为第一个区域,半径为3245mm圆周至半径为5250mm圆周处为第二个区域,由此需要设置两层所述叶片I。
[0031]在所述第一个区域里设置六种不同长度的所述除雾器叶片1,各自的长度及数量分别为:第一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水平长度为3194.3_、选用数量为10个,第二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水平长度为3143.5mm、选用数量为10个,第三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水平长度为3042mm、选用数量为20个,第四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水平长度为2839.5 mm、选用数量为40个,第五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水平长度为2434 mm、选用数量为80个,第六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水平长度为1622.5 mm、选用数量为160个。
[0032]上述六种不同的所述除雾器叶片I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即半径为3245mm的圆周内侧,所述第二导液槽12的液体流出端均位于半径为3245mm的圆周上,且其侧边竖直并固定在支架上。其安装顺序为:将所选的第一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36度均匀分布;将所选的第二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36度均匀分布在第一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将所选第三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18度均匀分布在上述两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将第四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9度均匀分布在上述三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将第五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4.5度均匀分布在上述四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将第六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2.25度均匀分布在上述五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在半径为3245mm的圆周上设置一个所述集液槽2,用来收集上述六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上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中流出的液体,然后流向总管道,最终流入废液收集处。
[0033]在所述第二个区域里设置第七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其水平长度为2005mm、选用数量为640个。第七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其所述第二导液槽12液体流出端位于半径为5250mm的圆周上,另一端位于半径为3245mm的圆周上,且其侧边保持竖直并固定在支架上。将第七种所述除雾器叶片1,以相互夹角为0.5625度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区域内,并固定在支架上。在半径为5250mm的圆周上再设置一个所述集液槽2,用来收集第七种所述除雾器叶片上的所述第一导液槽11和第二导液槽12中流出的液体,然后流向总管道,最终流入废液收集处。
[0034]至此,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的伞状结构基本完成,任意两个所述除雾器叶片I之间的间隙构成一个所述流道3,但该伞状结构的中心部位,即所述第一区域中选用的第一种所述除雾器叶片I位于中心部位的侧边所围成的区域,不构成所述流道3,烟气不能在此流通。
[0035]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36]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叶片主体为平行四边形薄板,包括上端部、上折部、下折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和上折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下折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除雾器叶片上设置有导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槽包括第一导液槽和第二导液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折部沿其所在平面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后向所述上折部延伸方向折弯一定距离,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导液槽,所述第一导液槽在横向上沿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的交接处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槽形成在所述下端部的下端,并沿所述下端部的底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液槽截面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的开口朝向除雾器叶片的下端部所在的一侧,且开口面垂直于所述下端部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和上折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40度;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0-150度;所述下折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14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和上折部之间、所述上折部和下折部之间、所述下折部和下端部之间的夹角处形成圆弧状。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除雾器叶片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为中间高边缘低的伞状,还包括集液槽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除雾器叶片和所述集液槽;所述除雾器叶片的一个侧边竖直固定在位于伞状中心位置的支架上,另外一侧边向四周以发散状均匀分布,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两个所述除雾器叶片之间形成流道;所述集液槽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环向一周的设置在所述除雾器叶片上的第二导液槽的位置较低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置有多层。
【文档编号】B01D45/08GK203935713SQ201420405885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卢涛, 李洋 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