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978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筛分设备,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污水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目前污水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工程中,第一级主要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污染物质,一般采用固液分离机去除杂物,但是由于回转栅格齿形缺陷等原因,仍有一些塑料袋、粘性物品等杂质附着在回转栅格上,无法清理干净,导致设备效果不佳,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再次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该新型固液分离器利用清理装置及清扫装置等将附着在回转栅格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通过输送螺旋运至杂物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包括支架、传动装置、清理装置、清扫装置及输送螺旋,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架顶部的减速电机、固定在支架下部的头部驱动轮及固定在池底支架上的尾部导向轮,所述的清理装置包括回转栅格和钩齿,回转栅格安装在头部驱动轮和尾部导向轮上,钩齿的固定端固定在回转栅格上,所述的清扫装置布置在头部驱动轮一侧,所述的输出螺旋固定在清扫装置下方。

作为优化,所述的清扫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毛刷辊,清扫装置的旋转方向与头部驱动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用于清理回转栅格及钩齿上的杂物。

作为优化,所述的回转栅格包括转轴、设置在相邻转轴两端的连接板及设置在相邻转轴中间的连接棒,钩齿固定在回转栅格转轴上并位于连接棒之间,钩齿在回转栅格转动至头部驱动导轮时,钩齿回转至齿形向下方向,杂物易于抛下。

作为优化,所述的钩齿的活动端为弯月形。

作为优化,所述的回转栅格连接棒与钩齿的布置间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结构简单,依靠清理装置与清扫装置的双重清理,将污水中的杂物清理,减少人工日常维护工作量,污水杂物分离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其中,1支架、2传动装置、3清理装置、4清扫装置、5输送螺旋、21减速电机、22头部驱动轮、23尾部导向轮、31回转栅格、32钩齿、310转轴、311连接棒、312连接板、41驱动电机、42毛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综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包括支架1、传动装置2、清理装置3、清扫装置4及输送螺旋5,传动装置2包括固定在支架1顶部的减速电机21、固定在支架1下部的头部驱动轮22及固定在池底支架上的尾部导向轮23,清理装置3包括回转栅格31和钩齿32,回转栅格31安装在头部驱动轮22和尾部导向轮23上,由头部驱动轮22带动回转栅格31旋转,钩齿32的固定端固定在回转栅格31的转轴310上,钩齿32的活动端为弯月形,便于杂物的钩取与抛扔。清扫装置4布置在头部驱动轮22内侧,清扫装置4包括固定在支架1侧板上的驱动电机41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毛刷辊42,用于清理回转栅格31及钩齿32上的杂物,输出螺旋5固定在清扫装置4下部。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栅格31包括转轴310、设置在相邻转轴310两端的连接板312及设置在相邻转轴310中间的连接棒311。钩齿32固定在回转栅格31的转轴310,位于相邻连接棒311之间,钩齿32在回转栅格31转动至头部驱动导轮22时,钩齿32回转至弯月齿尖向下,从而抛下杂物,钩齿32在回转栅格31转动至尾部导向轮23时,钩齿32回转至弯月向上钩取杂物。回转栅格31连接棒与钩齿32的布置间隙可以根据杂物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型固液分离器固定在污水池内,携带杂物的污水通过水池进水口进入,减速电机21带动头部驱动轮22转动,在头部驱动轮22驱动下回转栅格31经过尾部导向轮23实现回转运动,固定在回转栅格31转轴310上的弯月形钩齿32的不断钩取污水中的杂物,当钩齿32转至头部驱动轮22时,钩齿32的弯月齿尖处于向下,便于钩取杂物的抛扔祛除,清扫装置4布置在头部驱动轮22内侧,驱动电机41驱动毛刷辊42转动,毛刷辊42对回转栅格31及钩齿32进行清理,确保杂物清理干净,清理的杂物进入清扫装置4下部的输送螺旋5,经过输送螺旋5输送至杂物堆积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新型固液分离器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