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500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火电厂以煤炭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由于煤炭直接燃烧释放大量的SO2、NO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于燃煤排放物中硝的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脱硝脱硝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目前的脱硫设备和脱硝设备往往是分开的,燃煤烟气由于其温度过高,往往造成设备的快速损坏,现有的普通塔状脱硫或脱硝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脱硫脱硝高效率、高负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脱硫碱液投加装置和脱硝强氧化剂投加装置、对投加液体进行冷却和雾化、雾化室高于腔室、设有多个腔室、腔室之间设有对称的进烟管、对称的进烟管之间设有气液分离板的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设计的:一种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排液管、双层过滤网、进雾口、引雾管、雾化发生器、雾化室、过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碱液投加装置、水投加装置、制冷机、喷雾口、进烟管、气液分离板、导流块;所述的排气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排液管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并相通;

所述的排气孔设有双层过滤网,排气孔、进雾口、引雾管、雾化室依次连接;所述的雾化室底部与雾化发生器连接,雾化室顶部分别与过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碱液投加装置、水投加装置连接;所述的过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碱液投加装置、水投加装置位于制冷机内部;

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侧壁设有喷雾口;所述的喷雾口通过导管与进雾口连接;

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之间设有对称的进烟管;所述的对称的进烟管之间设有气液分离板;所述的气液分离板为沙漏形分离板,气液分离板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5°到85°,气液分离板通过金属杆与腔室侧壁固定连接,气液分离板底部设有导流块;所述的气液分离板、导流块的表面设有疏水结构。

其中,所述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侧壁设有对称的竖型轨道;所述的对称的竖型轨道之间设有导管轴;所述的喷雾口位于导管轴顶部或底部,喷雾口通过导管轴、导管与进雾口连接。

其中,所述的排气孔、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所述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之间、第三腔室与第四腔室之间设有1或2对进烟管。

其中,所述的过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碱液投加装置、水投加装置周围设有若干个制冷管。

其中,所述的导管轴的形状为环形。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专门针对脱硫脱硝设计的一体化系统,不仅设置了碱液投加装置,可以喷洒碱液进行SO2等的中和固定的脱硫处理,还设置了过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为强氧化剂,可以将NO氧化成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的NO2、N2O3、N2O5等高价态氮氧化物,并通过与碱液中和进行脱硝处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硫脱硝一体化。

2、本实用新型为双向多级的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在腔室的两侧设有多组对称的进烟管,加大了进烟速度,同时使烟气更加均匀得分布在腔室内,便于后期喷洒处理。同时,在对称的进烟管之间设置气液分离板,使气体部分向上一级腔室流动,液体部分直接滴落到排液管中,气液分离后,有效提高后期对气体的脱硫脱硝操作。

3、本实用新型采用雾化方式进行喷洒,将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碱液、水等雾化后进行喷洒,增加了处理效率,雾化的方式使喷洒范围更广、接触面积更大,使用较少的液体即可完成脱硫脱硝处理,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溶液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雾化室位于进雾口上方,雾气可以直接通过雾气膨胀力冲入腔室内,不需要借助额外的机械进行加压,省时省力,操作简单。

4、本实用新型的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碱液投加装置、水投加装置均设置在制冷机内,制冷机对氧化氢投加装置、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碱液投加装置、水投加装置内的液体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体雾化后形成的雾气在遇到高温的烟气时,可以先对烟气进行降温液化,避免过高的烟气温度对设备进行损害。

5、本实用新型在腔室内设有竖型导轨,使导管轴可以在竖型导轨的范围内上下移动,使喷洒液体的范围更广、喷洒密度更均匀。

6、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孔设有双层过滤网,进一步去除处理后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和水分,防止危害外界环境,将所有的危害物进行清除,真正做到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排气孔、2为第一腔室、3为第二腔室、4为第三腔室、5为第四腔室、6为排液管、7为双层过滤网、8为进雾口、9为引雾管、10为雾化发生器、11为雾化室、12为过氧化氢投加装置、13为次氯酸钠投加装置、14为碱液投加装置、15为水投加装置、16为制冷机、17为喷雾口、18为进烟管、19为气液分离板、20为导流块、21为竖型轨道、22为导管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使用方法:

如图所示的一种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在使用时,根据处理情况确定需要打开的腔室、进烟管18、喷雾口17的数量,在过氧化氢投加装置12、次氯酸钠投加装置13、碱液投加装置14、水投加装置15加入合适体积的对应液体,碱液可以选择氨水、海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燃煤产生的混合烟气从对称的进烟管18进入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混合烟气在遇到气液分离板19后,其中气体部分向上运动,进入上一层的腔室,液体部分沾在气液分离板19的下半部分,并通过气液分离板19、导流块20表面的疏水结构,滴落到底部的排液管6中,导流块20的作用是使液体从预先设定的位置滴落;

过氧化氢投加装置12、次氯酸钠投加装置13、碱液投加装置14、水投加装置15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碱液、水在制冷机16的作用下进行冷却,温度降至2至4摄氏度,这些溶液进入雾化室11的独立小室后,在雾化发生器10的作用下,分别进行雾化,产生的雾气在膨胀冲力下通过引雾管9到达进雾口8,然后通过导管进入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侧壁的喷雾口17并从喷雾口17中喷出,首先喷水雾对烟气进行降温,其次喷碱液雾气将气体中的SO2等进行中和固定,喷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钠溶液雾气将NO氧化成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的NO2、N2O3、N2O5等高价态氮氧化物,并通过与碱液雾气中和,并最终掉落到底部的排液管6中;

处理后的气体最终到达顶部的排气孔1并排出,排气孔1内的双层过滤网7对气体进行过滤,过滤掉混在气体中的颗粒以及水分,防止对外界造成危害;混合烟气处理完后,系统停止工作,所有污水通过底部的排液管6排出系统,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如果采用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侧壁设有对称的竖型轨道21,对称的竖型轨道21之间设有导管轴22,喷雾口17位于导管轴22顶部或底部,喷雾口17通过导管轴22、导管与进雾口8连接的结构;喷雾时,雾气通过进雾口8、导管、导管轴22达到喷雾口17并喷出,导管轴22在竖型轨道21的范围内上下移动,使雾气喷洒范围更广、喷洒密度更均匀。

实施例1:

一种双向多级自冷却喷雾型脱硫脱硝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的排气孔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排气孔1、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排液管6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并相通;排气孔1设有双层过滤网7,排气孔1、进雾口8、引雾管9、雾化室11依次连接;雾化室11底部与雾化发生器10连接,雾化室11顶部分别与过氧化氢投加装置12、次氯酸钠投加装置13、碱液投加装置14、水投加装置15连接,其中碱液投加装置14内的碱液为氨水;过氧化氢投加装置12、次氯酸钠投加装置13、碱液投加装置14、水投加装置15位于制冷机16内部,过氧化氢投加装置12、次氯酸钠投加装置13、碱液投加装置14、水投加装置15周围各设有2个制冷管;

第一腔室2、第二腔室3、第三腔室4、第四腔室5侧壁设有对称的竖型轨道21,对称的竖型轨道21之间设有导管轴22,导轨轴22的形状为圆环形;喷雾口17位于导管轴22顶部与底部,喷雾口17通过导管轴22、导管与进雾口8连接;

第一腔室2与第二腔室3之间、第二腔室3与第三腔室4之间、第三腔室4与第四腔室5之间设有2对对称的进烟管18,对称的进烟管18之间设有气液分离板19;气液分离板19为沙漏形分离板,气液分离板19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2°,气液分离板19通过金属杆与腔室侧壁固定连接,气液分离板19底部设有导流块20,气液分离板19、导流块20的表面设有疏水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