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471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用于采集体液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仅具有导流通道,不设排气通道,尤其向小口径容器灌注液体,取液件与容器连接处密封配合时,时常发生液体的滞留。即使取液件设置了排气通道,在导液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液体会流至排气口堵住排气口致使液体滞留现象。此外,取液件设置了排气通道,但生产加工较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效率高,且可防止回流的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围合形成导流通道,用于收集液体的环形侧壁甲;以及围合形成排气通道的环形侧壁乙,以及用于与试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和所述环形侧壁乙为一体成型;所述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不重合,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远离所述环形侧壁甲的轴线,所述排气通道为直管状。其中环形侧壁甲为由斜面截顶的圆锥状(忽略导液嘴处)。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平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部轴向设有导液贯通孔和排气贯通孔,导液贯通孔的轴线与排气贯通孔的轴线平行,排气贯通孔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导液贯通孔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且所述排气通道的轴线与所述排气贯通孔的轴线重合。

上述方案中, 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5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乙与所述环形侧壁甲最近处的距离不大于20mm。

上述方案中,至少部分所述导液贯通孔截面积不等。其中,导液贯通孔截面积指导液贯通孔横截面的截面积。如所述导液贯通孔内设有台阶甲;可以是所述导液贯通孔的下部横截面积大于上部横截面积;也可以是所述导液贯通孔的上部横截面积大于下部横截面积。当取液件倾倒多余液体时,所述导液贯通孔的下部横截面积大于上部横截面积,可以防止试管中的液体从取液件的所述导液贯通孔中倒出。所述导液贯通孔的上部横截面积大于下部横截面积,则有利于模具的生产,提高成品率。

上述方案中,至少部分所述排气贯通孔截面积不等。其中,所述排气贯通孔截面积指排气贯通孔横截面的截面积。其中,所述排气贯通孔内设有台阶乙;可以是,所述排气贯通孔的下部横截面积小于上部横截面积;也可以是所述排气贯通孔的下开口横截面积小于上开口横截面积,所述排气贯通孔为圆台状;当取液件倾倒多余液体时,可以防止试管中的液体从取液件的所述排气贯通孔中倒出。

上述方案中,至少所述排气贯通孔的部分横截面为椭圆形;也可是所述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排气通道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与所述排气通道的横截面至少有部分相同。至少所述导液贯通孔的部分横截面为椭圆形。可在不影响导液和排气时,降低壁厚,减少材料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部还设有轴向的盲孔。所述盲孔可以是1、2、3、4个等等。所述盲孔用于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所述连接部的缩水率,提高成品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围合空间内。或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围合空间外。

其中,所述导液贯通孔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大于所述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现有技术中排气通道或排气通道与排气管通孔连通后并不是直上直下的直管状(或套筒状),所以一般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当与取液件配合的试管中的储满液体时,在取液件的导流通道或导液贯通孔内仍会有液体,需要将取液件中的多余液体倒掉后方可将取液件和试管分离,排气通道的截面积最小处比导液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故排气通道或排气通道与排气贯通孔连接后有折弯而非直上直下的直管状(或套筒状),可避免试管中的液体通过排气通道倒出。但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由于排气通道或排气通道与排气管通孔连接后非直管状(或套筒状),所以在液体灌注试管的过程中,试管内的气体排出速度慢,从而影响液体的流入试管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直管状的环形侧壁乙围合形成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与排气管通孔是直上直下的直管状,所以试管内气体排出的速度较快,缩短了液体灌注满试管的时间。另外,由于排气通道的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在倒掉取液件中多余液体时,在排气通道的排气口更容易形成液膜,从而有效阻止液体从排气通道倒出。

上述方案中,底封板分别与所述环形侧壁甲和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导液贯通孔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直管状的排气通道,降低了模具的制备费用,提高的生产的效率30%。

2、由于环形侧壁乙(排气通道)靠近环形侧壁甲,减少了液体堵住排气通道排气口的概率。

3、本实用新型排气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导液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在保证导液及排气通畅的同时,可减少材料的用量。

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直管状的排气通道,排气速度更快,固灌满同样容量的试管,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时间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侧壁甲、环形侧壁乙及连接部投影于同一平面的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形侧壁甲、环形侧壁乙及连接部投影于同一平面的示意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封板位置、导流渠的示意图-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封板位置、导流渠的示意图-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3。

图中:

1环形侧壁甲,10导液通道, 11出液口,12进液口,

2环形侧壁乙,21排气通道, 23出气口,24排气口,

3隔断体,4遮挡体,5底封板,51导流面,52侧面,53导流渠,54盲孔,55盲孔,

6导液嘴, 7连接部,71导液贯通孔,72排气贯通孔,73台阶甲,74台阶乙,

711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2导液贯通孔的下部,

721排气贯通孔的上部,722排气贯通孔的下部,

A环形侧壁甲的轴线,B连接部的轴线,C环形侧壁乙的轴线,D导液贯通孔的轴线,E排气贯通孔的轴线,

d1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

d2环形侧壁乙与环形侧壁甲最近处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图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1、环形侧壁乙2、底封板5和连接部7。环形侧壁甲1、环形侧壁乙2、底封板5和连接部7为一体。

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用于收集液体的导流通道10,

环形侧壁乙2围合形成用于导流与取液件配合的试管中气体的排气通道21。排气通道21位于环形侧壁甲1的围合空间内。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取液件的连接部7,连接部7设有轴向的导液贯通孔71和排气贯通孔72。导液贯通孔71和排气贯通孔72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

底封板5一端与环形侧壁甲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7连接。底封板5上设有导流面51,导流面51为一个长条状的斜面,导流面51低的一端与连接部7的导液贯通孔相连。底封板5的导流面51与侧面52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53。

连接部7的底封板5上对称设有盲孔(54,55)。

排气贯通孔72与排气通道21连通,导液贯通孔71与导流通道10连通。连接部7位于环形侧壁甲1的下方用于与试管连接并将导液通道10中的液体导流至试管,将试管中的气体导流至排气通道21。导液贯通孔的轴线D与排气贯通孔的轴线E平行,且排气通道的轴线与排气贯通孔的轴线重合。

环形侧壁甲的轴线A与连接部的轴线B不重合,环形侧壁甲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平行, 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远离环形侧壁甲的轴线A,

排气通道21为直管状。排气通道21与排气贯通孔72连通后形成的排气通道甲可以是直管状,也可是套筒状。

其中环形侧壁甲1为由斜面截顶的圆锥。

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d为30mm。

环形侧壁乙2与环形侧壁甲1最近处的距离不大于10mm。

导液贯通孔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导液贯通孔横截面自上而下一致,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自上而下一致。

也可如图11所示:导液贯通孔的内设有台阶甲73,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排气贯通孔72为截顶圆锥状,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72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

也可如图12所示:导液贯通孔的内设有台阶甲73,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排气贯通孔72为截顶圆锥状,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72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

也可如图13所示:导液贯通孔的内设有台阶甲73,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排气贯通孔72内设有台阶乙74,排气贯通孔的上部721的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的下部722的横截面截面积。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的下部722的横截面截面积。

实施例2:下面结合附图5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1、环形侧壁乙2、底封板5和连接部7。环形侧壁甲1、环形侧壁乙2、底封板5和连接部7为一体。

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用于收集液体的导流通道10,

环形侧壁乙2围合形成排气通道21。排气通道21用于导排与取液件配合的试管中气体。排气通道21位于环形侧壁甲1的围合空间外。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取液件的连接部7,连接部7设有轴向的导液贯通孔71和排气贯通孔72。导液贯通孔71和排气贯通孔72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

底封板5一端与环形侧壁甲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7连接。底封板5上设有导流面51,导流面51为一个长条状的斜面,导流面51低的一端与连接部7的导液贯通孔相连。底封板5的导流面51与侧面52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53。

排气贯通孔72与排气通道21连通,导液贯通孔71与导流通道10连通。连接部7位于环形侧壁甲1的下方用于与试管连接并将导液通道10中的液体导流至试管,将试管中的气体导流至排气通道21。导液贯通孔的轴线D与排气贯通孔的轴线E平行,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与排气贯通孔的轴线E重合。

环形侧壁甲的轴线A与连接部的轴线B不重合,环形侧壁甲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平行, 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远离环形侧壁甲的轴线A,

排气通道21为直管状。排气通道21与排气贯通孔72连通后形成的排气通道甲可以是直管状,也可是套筒状。

其中环形侧壁甲1为由斜面截顶的圆锥。

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d为40mm。

环形侧壁乙2与环形侧壁甲1最近处的距离不大于10mm。

导液贯通孔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导液贯通孔横截面自上而下一致,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自上而下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