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及其沉降水封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51687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及其沉降水封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旋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及其沉降水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煤气发生炉时,产生的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有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部分,二氧化碳、氮气等不可燃部分,以及在汽化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助燃剂和未完全分解的水蒸气,同时还有汽化过程中的挥发物、焦油等逸出物,还有一些硫化氢和煤灰等杂质。

目前,一般情况下使用的煤气发生炉01竖管水封除煤灰装置是采用煤气经过旋风除尘器02除尘(如图1所示),使发生炉出来的热脏煤气中的部分大颗粒煤灰落入在一竖管中,后靠自重落入底部的切断水封中并在沉淀池内沉淀下来,再对沉淀池中的煤灰作定期清理,这种竖管除煤灰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1、除煤灰不彻底。煤气在竖管中停留时间为2-4s,由于时间有限,使得部分小颗粒煤灰会随煤气进入下道工序,可能造成不良的工艺影响;

2、竖管壁有煤灰堆积。由于煤灰的比重轻,这使得部分煤灰漂浮于水封表面,这样后,在竖管壁上会形成煤灰沿着壁向上“爬”的趋势,堆积过多时会起到阻挡作用,因此,必须定期清理竖管壁上的煤灰以保证正常除尘。

现有的定期清理方式如图1所示,是采用人工放入钩子03到除尘管内进行搅拌,将管壁沉积的煤灰去除,避免煤灰堆积在水封液面处。测试数据显示,这类竖管除煤灰装置的除尘效率一般为60%,除尘效率低且还需要人工定期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可防止旋风除尘器的除尘管堵塞,解决了现有旋风除尘器沉降水封装置容易堵塞且除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沉降水封系统,无需人工定期清理,解放了劳动力,可自动防堵,同时系统内的旋转水流,可使粉尘更快的沉降到沉降池的底部,也提高了沉降的速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至少在沉降过程中,在沉降水封装置的沉降池内具有旋转水流,所述旋转水流的中心位于沉降水封装置的除尘管的下方,通过所述旋转水流对除尘管下端的冲洗,使粉尘不堆积在水封液面处和除尘管内,并使其在沉淀池内高速分散下沉。

优选的,所述旋转水流由所述沉降池内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流速的水流混合而成。

优选的,包括起泡工序,向沉降池内将入起泡剂,在沉降池的液面上形成泡沫层。

优选的,所述起泡剂为稀释后搅拌可起泡的洗洁精、洗手液或清洁剂。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工序,将沉降池内的水经管道抽出过滤,过滤后的水备用。

优选的,将过滤后的水重新用于产生旋转水流。

优选的,从沉降池的中部以上的位置进行抽水或溢水过滤。

优选的,所述旋转水流的进水方向与所述除尘管任意相切线方向相一致,所述进水流速大于10m/s,优选的,大于15m/s。

优选的,使用上述的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的沉降水封系统,包括进水管和沉降池;

所述进水管至少设置有两条,不同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流速各不相同;

所述沉降池的上部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不相同也不相互平行,其不同方向的进水用于形成旋转水流;

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水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

优选的,使用上述的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的沉降水封系统,包括进水管、沉降池、抽水管、过滤装置、抽水泵和出水管;

所述沉降池的上部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不相同也不相互平行,其不同方向的进水用于形成旋转水流;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供水池,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

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沉降池的中部或中部以上的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水中的粉尘,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所述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供水池。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旋转水流使除尘管内的水体可自动更换,更换的同时带走位于除尘管管内液面的煤灰粉尘,同时避免煤灰粉尘不浸润于水体而堵塞除尘管的现象出现;

2、沉降池内的旋转水流,其中心会产生向下的吸引力,将粉尘吸入到水体中,使粉尘可更快的沉降到沉降池的底部,可避免煤灰粉尘在水封表面堆积;

3、通过简易的操作设定和设备即可实现旋风除尘器内除尘管的自动防堵作用,其除尘效率高达93%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沉降水封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沉降水封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煤气发生炉01、旋风除尘器02、钩子03、进水管10、沉降池1、抽水管2、过滤装置3、抽水泵4、出水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至少在沉降过程中,在沉降水封装置的沉降池内具有旋转水流,所述旋转水流的中心位于沉降水封装置的除尘管的下方,通过所述旋转水流对除尘管下端的冲洗,使粉尘不堆积在水封液面处和除尘管内,并使其在沉淀池内高速分散下沉。

本申请提出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至少在沉降过程中在沉降池内形成旋转水流,通过旋转水流对除尘管的下端的冲洗,避免粉尘在水封液面处和除尘管内堆积,使粉尘在沉淀池内高速分散下沉。

优选的,所述旋转水流由所述沉降池内至少两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流速的水流混合而成。至少利用两个不同流速和不同方向的水流在沉降池内形成旋转水流,通过旋转水流使除尘管内的水体可自动更换,更换的同时带走位于除尘管管内液面的煤灰粉尘,同时避免煤灰粉尘不浸润于水体而堵塞除尘管的现象出现,本申请可有效的清除水封液面上的积灰,而且沉降池内的旋转水流,其旋转水流的中心会产生向下的吸引力,将粉尘吸入到水体中,粉尘可更快的沉降到沉降池的底部,可避免煤灰粉尘的堆积现象。

本申请利用水流方向的不同及流速之差形成旋转水流,通过简易的操作设定即可实现旋风除尘器内除尘管的自动防堵作用,其除尘效率高达93%以上,解决了现有旋风除尘器沉降水封装置容易堵塞且除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自动防止除尘管堵塞的方法,无需人工定期进行清理。优选的,所述旋转水流由所述沉降池内两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流速的水流混合而成。

优选的,包括起泡工序,向沉降池内将入起泡剂,在沉降池的液面上形成泡沫层。

起泡工序在沉降池的液面形成泡沫层,泡沫随旋转水流转动,泡沫混合于水体内,泡沫表面可粘附粉尘,且其同区域大小的泡沫层的表面积比液面的表面积要大,可以粘附更多的粉尘,从除尘管下落的粉尘粘附于泡沫上,随后由旋转水流带走,使除尘管下落的粉尘可更快的混合于沉降池的水体内。另外,在除尘管内壁上的煤灰粉尘也容易被泡沫粘附移走,有效的避免了煤灰会沿着壁向上“爬”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起泡剂为稀释后搅拌可起泡的洗洁精、洗手液或清洁剂。选用常见的洗洁精、洗手液或清洁剂作为起泡剂,可产生泡沫即可,无需另外购置指定的起泡剂,对水体没有要求。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工序,将沉降池内的水经管道抽出过滤,过滤后的水备用。设置有抽水过滤工序,避免沉降池内加水过多而溢出到周边,确保工作区间的卫生。

优选的,将过滤后的水重新用于产生旋转水流。将水进行循环使用,避免浪费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从沉降池的中部以上的位置进行抽水或溢水过滤。沉降池的底部沉降有粉尘,因此最好从中部或中部以上的位置进行抽水或溢水过滤,可减少粉尘的抽入,提高抽水过滤的效率。

所述旋转水流的进水方向与所述除尘管任意相切线方向相一致,所述进水流速大于10m/s,优选的,大于15m/s,使旋转水流在初始时更快的产生,同时可提供旋转水流的流速,将粉尘更快的带离,提高粉尘在水中的分散效率。

优选的,使用上述的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的沉降水封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进水管10和沉降池1;

所述进水管10至少设置有两条,不同所述进水管10的进水流速各不相同;

所述沉降池1的上部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不相同也不相互平行,其不同方向的进水用于形成旋转水流;

所述进水管10的一端连接于水源,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

在沉降池1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水口,且其进水方向既不相同也不相互平行,进水流速也不相同,从而在沉降池1内形成旋转水流,与现有的人工伸入钩子03搅拌除尘管内液面相比,省去了人工操作,解放了劳动力,实现自动防堵作用,同时系统内的旋转水流,可使粉尘更快的沉降到沉降池的底部,不会发生堵塞的同时提高了沉降的速率。

另一实施例,使用上述一种沉降水封装置内高效分散粉尘的方法的沉降水封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进水管10、沉降池1、抽水管2、过滤装置3、抽水泵4和出水管5;

所述沉降池1的上部至少设置有两个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不相同也不相互平行,其不同方向的进水用于形成旋转水流;所述进水管10的一端连接于供水池6,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水口;

所述抽水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沉降池1的中部或中部以上的位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滤装置3,所述过滤装置3用于过滤水中的粉尘,所述过滤装置3的出水口连接有所述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出水管5的一端,所述出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于供水池6。

设置有循环过滤的回路,使沉降池1内的水可循环使用,过滤后再重新用于旋转水流的产生,合理利用水资源。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