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织物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65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管状织物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状织物以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而我国的空气污染也较为严重,特别是室内的空气,由于流通性差,污染物长期滞留于室内对人体伤害尤为严重。为治理空气现代科技研发了空气净化器,但是现有的空气进化器仅使用吸附的方式,能够良好的去除灰尘、pm2.5等颗粒物质,而对于甲醛、苯等气体的降解较差,即使采用了光催化去除甲醛等有毒气体,作用效果也有效,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一直未得到良好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织物,该管状织物操作方便,便于制备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节,扩大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利用管状织物进行空气净化,有效提升空气净化效率,且提升了实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状织物,其包括基层、多个第一管体和控制多个第一管体伸缩的第一控制装置。多个第一管体和与基层一体成型,第一控制装置与基层连接。每个第一管体均包括管本体和多个可选择性转动的转动片。多个转动片均与管本体转动连接,且与第一控制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可伸缩的第一伸缩件和第一转动组件。第一电机与基层连接,第一电机的一端与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组件连接,多个转动片均与第一转动组件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和多个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轴与第一伸缩件活动连接,多个第一转动件分别与第一转动轴连接,多个第一转动件分别与多个转动片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多个控制组件。多个控制组件设置分别与多个第一管体内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控制组件均与基层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上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伸缩件和第二转动组件。第二电机与基层连接,第二电机的一端与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组件连接,多个转动片均与第二转动组件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管状织物还包括多个第二管体。多个第二管体设置于多个第一管体内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管体和多个第一管体以及基层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管状织物还包括控制多个第二管体伸缩的第二控制装置。多个第二管体均与第二控制装置连接,第二控制装置与基层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基层和多个第一管体均是主要由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纤维材料和含有活性炭的纤维材料交错纺织制备得到。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管状织物的横密度为5-8纵行/厘米。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上述管状织物。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管状织物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管体与基层一体成型,简化了管状织物的结构,同时,第一管体上设置多个可转动的转动片,且通过相应的机械装置对转动片的转动进行控制,以实现多个转动片的开合,扩大管状织物的作用面积,增加气与空气的作用力,进而提升其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的第一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a-管状织物;100b-管状织物;100c-管状织物;101-基层;110-第一管体;113-管本体;200-第一控制装置;111-转动片;201-第一电机;210-第一伸缩件;220-第一转动组件;211-丝杠;213-滑块;215-第一伸缩杆;217-第二伸缩杆;221-第一转动轴;223-第一转动件;230-控制组件;231-第二电机;233-第二伸缩件;235-第二转动组件;300-第二管体;400-第二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图1-图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状织物100a,其包括基层101、多个第一管体110和控制多个第一管体110伸缩的第一控制装置200。多个第一管体110和与基层101一体成型,第一控制装置200与基层101连接。

管状织物100a为横机三维立体管状织物100a,进行管状织物100a的纺织时,是采用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纤维材料和含有活性炭的纤维材料进行交错纺织。具体地,基层101和多个第一管体110均是主要由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纤维材料和含有活性炭的纤维材料交错纺织制备得到。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纤维材料可以是含有二氧化钛的聚乙烯醇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或者是含有氧化锌的纳米玻璃纤维、含有氧化锡的纳米纤维材料。采用交错纺织能够保证管状织物100a的紧密度,提升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而采用的纺织材料为含有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的纤维材料保证其能够进行光催化同时能够进行吸附,同时实现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净化空气。

进一步地,管状织物100a的横密度为5-8纵行/厘米。采用该横密度能够保证一定面积的管状织物100a内含有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纤维材料和含有活性炭的纤维材料的数量适宜,进而使得其对污染空气的作用力更强。

第一管体110可以在基层101的一侧的沿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基层101的两侧,但是设置在基层101的两侧时,两侧的第一管体110的排布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管体110均包括管本体113和4个可选择性转动的转动片111。4个转动片111均与管本体113转动连接,且与第一控制装置200连接。转动片111可相对管本体113转动,继而扩大管本体113上的金属氧化物以及活性炭与污染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强其结合力。

第一管体110为圆柱体,管本体113和4个转动片111的连接位置是圆柱体远离基层101的半圆上,该半圆圆柱体是以平行于基层101的直径为界对其进行划分而得。且4片转动片111依次首尾可选择性地配合,即4片转动片111未发生转动时,4个转动片111闭合围成一个直径与第一管体110直径一致的半圆。而4片转动片111发生转动时,4个转动片111分开进而增大接触表面积。采用上述方式设置转动片111,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对转动片111进行转动角度的调整,使得空气与管本体113接触面积增大。转动叶片的长度与第一管体110的长度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转动片111的数目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适当的变化。

进一步地,参见图2,第一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电机201、可伸缩的第一伸缩件210和第一转动组件220。第一电机201与基层101连接,第一电机201的一端与第一伸缩件210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件210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组件220连接,多个转动片111均与第一转动组件220连接。

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伸缩件210进行伸缩而后使得第一转动组件220发生转动,继而带动多个转动片111运动,继而实现多个转动片111的转动即多个转动片111的开合。

进一步地,第一伸缩件210包括丝杠211、滑块213、第一伸缩杆215和第二伸缩杆217,丝杠211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01的转轴连接,滑块213套设于丝杠211外,第一伸缩杆215的一端与滑块213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21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组件220活动连接,第二伸缩杆217的一端与滑块213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217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组件220活动连接。

当电机运作时,丝杠211发生转动,丝杠211与滑块213螺纹连接,进而带动滑块213坐直线运动,而第一伸缩杆215和第二伸缩杆217均有一端与滑块213固定连接,因此,第一伸缩杆215和第二伸缩杆217也具有直线运动的驱动力,但是第一伸缩杆215和第二伸缩杆217又与第一转动组件220连接,继而使得第一转动组件220实现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转动组件220包括第一转动轴221和多个第一转动件223,第一转动轴221与第一伸缩件210活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转动轴221分别和第一伸缩杆215和第二伸缩杆217连接。多个第一转动件223分别与第一转动轴221连接,多个第一转动件223分别与多个转动片111一一对应连接。

因此,当第一伸缩杆215和第二伸缩杆217带动第一转动轴221做直线运动时,多个第一转动件223带动对应的转动片111运动,使得多个转动片111开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系统,其包括上述的管状织物100a。

本实施例中,管状织物的操作方法及原理:

在用户使用管状织物时,可根据需求开启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的转轴转动带动丝杠转动,继而滑块发生滑动,而后带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做水平或竖直运动,继而带动第一转动轴做直线运动,最后多个第一转动件带动多个转动片运动实现开合。具体多个转动片开合的程度可根据滑块发生的位移变化,位移变化越大,张开程度越大,位移变化越小,张开程度越小。同时,第一电机的转轴反向转动,使得滑块方向运动,继而带动多个转动片闭合。最终实现,根据用户需求控制管状织物的开合。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100b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100a的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100b的第一控制装置200结构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的第一控制装置200包括多个控制组件230。多个控制组件230设置分别与多个第一管体110内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控制组件230均与基层101连接。

多个控制组件230实现对多个转动片111的开合的控制,具体地,一个第一管体110内设置有一个控制组件230,该控制组件230控制该第一管体110的转动片111的开合。

进一步地,每个控制组件230包括第二电机231、第二伸缩件233和第二转动组件235。第二电机231与基层101连接,第二电机231的一端与第二伸缩件233的一端连接,第二伸缩件233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组件235连接,多个转动片111均与第二转动组件235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伸缩件233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伸缩件210的结构一致且内部链接关系也一致,第二伸缩件233和第二转动组件235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第一伸缩件210与第一转动组件220的连接关系一致。同时,本实施例的第二转动组件235的结构以及其与多个转动片111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第一转动组件220的结构以及与多个转动片111的连接关系一致。

本实施例是通过控制组件230控制每一个第一管体110的多个转动片111的开合,进一步提升了管状织物100b的实用性,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开启第一管体110的个数,同时可以对每个第一管体110的多个转动片111开合的程度进行控制。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100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织物100a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设了第二管体300和第二控制装置400。

管状织物100c还包括多个第二管体300。多个第二管体300设置于多个第一管体110内且一一对应连接,多个第二管体300和多个第一管体110以及基层101一体成型。增设第二管体300能够进一步增加管状织物100c的作用面积,若管状织物100c用于空气过滤则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管状织物100c还包括控制多个第二管体300伸缩的第二控制装置400。多个第二管体300均与第二控制装置400连接,第二控制装置400与基层101连接。第二控制装置400的结构以及与第二管体300的连接关系与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200的结构以及与第一管体110的连接关系一致。第二控制装置400仅控制第二管体300的开合,而第一管体110的开合还是由第一控制装置200控制。

此时,可以在第一管体110的多个转动片111开启时,第二管体300的多个转动片111关闭,能够同时提升接触面积,又能加强结合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仅仅是发明内容的具体的例子,但是实施例之间的结构可以进行结合,得到种类更多的管状织物,例如管状织物可以具有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而控制装置可仅为一个,同时控制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的多个转动片的开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管状织物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管体与基层一体成型,简化了管状织物的结构,同时,第一管体上设置多个可转动的转动片,且通过相应的机械装置对转动片的转动进行控制,以实现多个转动片的开合,扩大管状织物的作用面积,增加气与空气的作用力,进而提升其净化能力。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