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62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化工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尾气,为了不污染大气,都需要对其生产的尾气进行处理,然后才能排空,尤其在一些有机类的化工生产厂家中,他们产生的尾气往往带有大量的低沸点有机物,采用有效的尾气回收装置能够较好的回收这些有机物,减轻大气污染,避免物料的浪费。

碳吸附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回收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的多孔结构,将废弃中的voc捕获,将含voc的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床使voc呗吸附,废气得到净化而排放到大气中。当碳吸附达到饱和后,对饱和的碳床进行脱附再生;通入水蒸气将voc吹脱放出,并与水蒸气形成蒸汽混合物,一起离开吸附床;用冷凝器冷却蒸汽混合物为液体,然后再进行分离回收。为了实现更好的回收效果,冷凝液体在进入汽液分离装置分离回收前,需要经过缓冲装置作为过渡,来实现更好的分离回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缓冲效果好,并且能够排放不凝气体的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大筒体和椎体,所述椎体设置于大筒体上方,与大筒体贯穿连接;所述大筒体侧壁上设有混合液出口和冷凝液进口;所述椎体顶部设有不凝气出口;所述罐体内设有小筒体,所述小筒体上、下两端开口且上端朝向所述不凝气出口,所述小筒体中设置有将所述小筒体上、下两端分隔的气液分离滤网。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滤网高度为小筒体高度的1/4-2/4。

优选地,所述小筒体与所述大筒体为同心圆设置。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滤网下方设有支撑圈。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滤网上方设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数量为3-6个。

优选地,所述小筒体高度为大筒体高度的1/3-2/3,所述小筒体直径为大筒体直径的1/3-2/3。

优选地,所述混合液出口的水平中心线与大筒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大筒体的高度的1/8-2/8。

优选地,冷凝液进口的水平中心线与大筒体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大筒体的高度的1/8-2/8。

优选地,所述大筒体侧壁底部上还设有盖板和垫板。

优选地,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设置于罐体底部。

本发明提供的缓冲装置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能够实现不凝气的排放,调节冷凝液的流量,稳定系统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缓冲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吸附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吸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为本发明提供吸附装置的小筒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考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包括罐体2,罐体2包括大筒体21和椎体22,椎体22设置于大筒体21上方,与大筒体21贯穿连接;椎体22的设置是能够使不凝气较好集中的排放。大筒体21侧壁上设有混合液出口23和冷凝液进口24;椎体22顶部设有不凝气出口25;冷凝后的液体经冷凝液进口24进入罐体2内,冷凝液因存在一定的流动速度,进入罐体2后,会绕着罐体2内壁旋转,然后滑落,因此具备缓冲效果,缓冲过程中,未凝结成冷凝液的气体经不凝气出口25排出,缓冲后的冷凝液体经混合液出口23流出。罐体2内设有小筒体26,小筒体26上、下两端开口且上端朝向不凝气出口25,小筒体26中设置有将小筒体26上、下两端分隔的气液分离滤网261,冷凝后的液体经冷凝液进口24进入罐体2后,未凝结成冷凝液的气体透过气液分离滤网261,并从不凝气出口25排出。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气液分离滤网261高度为小筒体26高度的1/4-2/4,能够保证冷凝液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具有稳定缓慢的流速流向下一道工序。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小筒体26与大筒体21为同心圆设置。

参考图4,在优选实施例中,气液分离滤网261下方设有支撑圈262,用于支撑气液分离滤网261,气液分离滤网261由于冷凝液的冲击碰撞容易发生变形或位置移动,因此底部设置支撑圈262能够稳固气液分离滤网261的位置和结构。

参考图4,在优选实施例中,气液分离滤网261上方设有上压板263,上压板263的数量为3-6个,气液分离滤网261由于冷凝液的冲击容易发生变形或位置移动,因此气液分离滤网261顶部设置上压板能够稳固气液分离滤网261的位置和结构。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小筒体26高度为大筒体21高度的1/3-2/3,小筒体26直径为大筒体21直径的1/3-2/3,能够更好的使未凝结成冷凝液的气体经过小筒体26,再经不凝气出口25排出。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混合液出口23的水平中心线与大筒体21底部之间的距离为大筒体21的高度的1/8-2/8,大筒体21的高度指的是大筒体21底部到大筒体21与椎体22交汇的距离。混合液出口23与大筒体21底部有一定距离,能够避免带走沉降过的固体。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冷凝液进口24的水平中心线与大筒体21顶部之间的距离为大筒体21的高度的1/8-2/8,能够保证保证冷凝液有充足的空间进行缓冲。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大筒体21侧壁底部上还设有盖板和垫板。

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支腿1,支腿1设置于罐体2底部,用于支撑罐体2。

本发明提供的缓冲装置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能够实现不凝气的排放,调节冷凝液的流量,稳定系统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所述罐体包括大筒体和椎体,所述椎体设置于大筒体上方,与大筒体贯穿连接;所述大筒体侧壁上设有混合液出口和冷凝液进口;所述椎体顶部设有不凝气出口;所述罐体内设有小筒体,所述小筒体上、下两端开口且上端朝向所述不凝气出口,所述小筒体中设置有将所述小筒体上、下两端分隔的气液分离滤网。本发明提供的缓冲装置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能够实现不凝气的排放,调节冷凝液的流量,稳定系统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白春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林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