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653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上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过滤袋自动生产线中的喷胶机构一般采用气压上胶法,即采用向胶桶中充入大气,在气压作用下将胶桶内的胶挤出,这种方法对胶桶结构影响较大,且一旦气压不均衡,很容易造成上胶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胶装置,其采用吸盘压缩方式进行上胶,减少了使用时对胶桶结构的影响,且使上胶更加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胶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升降板、第二气缸和胶桶,所述第一气缸至少为两个,所述升降板固定在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升降板下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用于固定并密封胶桶的胶桶密封件,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固定架上,且第二气缸输出轴穿过胶桶密封件与位于胶桶内的吸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为两个,分别位于升降板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和胶桶密封件之间还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胶桶密封件上,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套设在套筒内。

优选的,所述胶桶侧壁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出胶孔。

优选的,所述胶桶密封件为胶桶盖。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多个辊筒之间的间隙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拼接材料拼接处通过的需要,减少辊筒与拼接处的接触,保证上胶装置的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胶装置(无胶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气缸、2为升降板、21为固定架、22为套筒、23为胶桶密封件、3为第二气缸、31为第二气缸输出轴、32为吸盘、4为胶桶、41为出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一种上胶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升降板2、第二气缸3和胶桶4,第一气缸1至少为两个,升降板2固定在第一气缸1的输出轴上,升降板2下侧设置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上固定有用于固定并密封胶桶4的胶桶密封件23,第二气缸3固定在固定架21上,且第二气缸输出轴31穿过胶桶密封件23与位于胶桶4内的吸盘32连接。使用时,控制第一气缸1的高度,将装满胶体的胶桶4置于第二气缸3下,并将吸盘32套设在胶桶4内后,调节第一气缸1的高度,使得胶桶密封件23将胶桶4完全密封;此时,运行第二气缸3,在第二气缸输出轴31的带动下,吸盘32匀速向下挤压,将胶桶4内的胶体均匀挤出。吸盘32尺寸与胶桶4内径相匹配,运行过程中不会对胶桶壁产生影响,保证胶桶4结构不发生改变。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吸盘32向下挤压过程中胶桶4内压力可控,吸盘32或者胶桶4内侧底壁上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时时监控胶桶内压力。

进一步的,第一气缸1为两个,分别位于升降板2的两端,为了保证升降板2升降过程更加平稳,第一气缸1旁可辅助多根滑轨,优选用四根,保证升降板2升降过程中不发生偏移,保证其上第二气缸3运行方向的一致性,提供更好的压缩效果。

进一步的,固定架21和胶桶密封件23之间还设置有套筒22,套筒22一端固定在固定架21上,另一端固定在胶桶密封件23上,第二气缸输出轴31套设在套筒22内。套筒2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二气缸输出轴31运行过程不发生偏移,使压缩量更加准确。

为了出胶更加稳定,出胶孔41设置在胶桶4侧壁靠近底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中,胶桶密封件23可以为胶桶盖,或者其他密封结构;当然,胶桶3与胶桶密封件23之间可利用第一气缸1的压缩进行密封,也可以采用胶桶3与胶桶密封件23之间密封固定,如卡扣,螺接方式均可,第一气缸1可配合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3可通过人工进行控制,也可通过电脑、PLC进行自动控制,加上压力传感器的辅助,即可实现自动均匀上胶。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第一气缸1的高度,将装满胶体的胶桶4置于第二气缸3下,并将吸盘32套设在胶桶4内后,调节第一气缸1的高度,使得胶桶密封件23将胶桶4完全密封;此时,运行第二气缸3,在第二气缸输出轴31的带动下,吸盘32匀速向下挤压,将胶桶4内的胶体均匀挤出。吸盘32尺寸与胶桶4内径相匹配,运行过程中不会对胶桶壁产生影响,保证胶桶4结构不发生改变。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