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3254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是新一代的高效节能环保技术。微纳米气泡应用范围特别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微纳米气泡的各种特性(气泡带有负离子,移动速度慢,臭氧气泡爆炸时的当量可以起到杀菌作用等等)为人所熟悉,微气泡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市场也随之成长。该技术可替代目前国内的高压溶解减压发泡的微细气泡发生技术,及部分的曝气设备。微纳米气泡不仅体积比普通气泡要小很多,而且具有不同于普通气泡的一些特殊性质。将微纳米气泡技术应用在环境污染治理与水环境污染修复中,表现出了优质效率高、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本申请人研发的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泡直径在50um以下,与传统的高压溶解减压发泡的装置相比,在形成气泡的浓度、均匀性及节能耗电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应用范围如下:

1、油水分离:适用于各种工业、食品加工等产业油脂污水的油水分离。微纳米气泡在油水分离中起到曝气和搅拌作用,使油水混合液呈旋转状态,气泡在油水混合液中捕捉油滴、油团并浮到水面,经过集油口溢流排出。

2、污水气浮处理: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代替传统溶气气浮的溶气系统。无需空压机,并省去了压力容器及释放器,不易堵塞、节省空间、维护简单,便于自动控制和实现设备的小型化。

3、河道治理:微纳米气泡可以向污水中提供溶解氧,提高污水中微生物活性,可大大改善河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运行稳定、不易堵塞,气泡均匀、气泡量大、容氧率高、成本较低、耗能少等特点;可应用于油水分离、污水气浮处理、河道治理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水泵、增压释放罐和扩散装置,水槽底部安装扩散装置,扩散装置通过连接管道与增压释放罐连接,增压释放罐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槽里的水联通,该连接管道通入空气,通入量用空气流量计控制。

上述的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水泵为自吸式水泵。

上述的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的扩散装置分上下部分,包括下部分的分配器和上部分的网膜,上下部分通过密封圈和螺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良好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产生气泡小、溶氧率高、上升速度慢、对水体扰动小、水中停留时间长。

2、因为有发生装置、自吸式水泵、空气流量计,设备体积小、效率高、噪音小、成本低。

3、迅速达到氧饱和,溶氧状态时间短,节约能耗。

4、微纳米气泡长时间存在于液体中,气泡产生时带有负电,有界面活性,有较好的除臭、除颜色等作用 。

5、可以用不同的气体作载体(如纯氧、臭氧等)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6、可以不使用清水,用后续处理水代替清水作为进水。

7、结构简单,部件少,坚固耐用,拆装简便,易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扩散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中标记:1、水槽,2、扩散装置, 3、空气,4、水,5、水泵,6、增压释放罐,7、分配器,8、网膜,9、螺盖,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4,一种加压溶解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水泵5、增压释放罐6和扩散装置2,水槽1底部安装扩散装置2,扩散装置2通过连接管道与增压释放罐6连接,增压释放罐6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泵5连接;水泵5通过连接管道与水槽1里的水4联通,该连接管道通入空气3,通入量用空气流量计控制。

所述水泵5为自吸式水泵。

所述的扩散装置2分上下部分,包括下部分的分配器7和上部分的网膜8,上下部分通过密封圈10和螺盖9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运行稳定、不易堵塞,气泡均匀、气泡量大、容氧率高、成本较低、耗能少等特点;可应用于油水分离、污水气浮处理、河道治理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