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隔热复合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77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层,具体是一种防水隔热复合涂层。



背景技术:

目前,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在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建筑防水工程的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防水卷材具有厚薄均匀,层厚容易按设防要求掌握,用材计算准确等优点,但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基层表面的变化进行裁剪,对外形复杂的基层需多块拼接,容易影响防水层整体的水密性,漏水陷患大。防水涂料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卷材无法施工的区域防水涂料都可以完美解决,且不存在搭接,防水整体性好,但缺点是对基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受基面不平的影响,容易厚薄不均。人们希望能有一种厚薄均匀,不存在搭接,且整体防水性能好的多层复合防水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隔热复合涂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隔热复合涂层,包括基底层、内隔热涂层、内防水涂层、环氧树脂涂层、外隔热涂层和外防水涂层,所述基底层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内隔热涂层和内防水涂层,基底层的外壁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环氧树脂涂层、外隔热涂层和外防水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氧树脂涂层的厚度为2-30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隔热涂层为复合硅酸镁铝涂层,涂层厚度为 4-20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隔热涂层为锡掺杂改性的纳米氧化锡薄膜,即纳米BTO薄膜,薄膜的厚度为4-20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防水涂层和外防水涂层均为聚氨酯涂层,且厚度为2-30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外隔热涂层和内隔热涂层增加了其隔热性,并设置外防水涂层和内防水涂层增加其防水性,隔热涂层采用锡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锡涂料,通过淋涂、辊涂、喷涂等工艺涂敷在基底层表面,经过流平、烘干得到的成品,纳米二氧化锡隔热涂层,能起到阻隔红外线,增加遮阳系数,减少太阳能透射比,具有隔热、遮阳、节能等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水隔热复合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防水隔热复合涂层,包括基底层、内隔热涂层2、内防水涂层3、环氧树脂涂层4、外隔热涂层5和外防水涂层6,所述基底层1内壁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内隔热涂层2和内防水涂层3,基底层1的外壁上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环氧树脂涂层4、外隔热涂层5和外防水涂层6;

所述环氧树脂涂层4的厚度为2-30微米;

所述内隔热涂层2为复合硅酸镁铝涂层,涂层厚度为4-20微米;

所述外隔热涂层5为锡掺杂改性的纳米氧化锡薄膜,即纳米BTO薄膜,薄膜的厚度为 4-20微米;

所述内防水涂层3和外防水涂层6均为聚氨酯涂层,且厚度为2-30微米;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外隔热涂层5和内隔热涂层2增加了其隔热性,并设置外防水涂层6和内防水涂层3增加其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涂层采用锡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锡涂料,通过淋涂、辊涂、喷涂等工艺涂敷在基底层表面,经过流平、烘干得到的成品,纳米二氧化锡隔热涂层,能起到阻隔红外线,增加遮阳系数,减少太阳能透射比,具有隔热、遮阳、节能等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