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8664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尾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甲烷氯化物装置对氢氯化单元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氯甲烷压缩机对一氯甲烷气体进行压缩,然而氯甲烷压缩机是一种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是靠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发生周期性变化,使气体介质容积缩小被压缩而提高气体压力的一种通用机械。

目前,现有的氯甲烷压缩机设计有填料密封泄漏气体排放口,利用氮气分配储罐将装置来的氮气减压后,用胶管分别连接填料密封腔和压缩机中体收集腔,填料密封腔和中体收集腔各设计有一个接管出口,氮气与泄漏气体混合后从接管出口排放到装置的尾气总管,最后到洗涤塔吸收处理。然而,这种设计方式的的排放接口太小,容易造成接口堵塞,泄漏气体逐渐增多,从而导致观察排放接口的有机玻璃观察视窗因增压而爆炸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由于排放的气体与尾气总管连接,泄漏的压缩机气体常常会受尾气管压力波动的影响,从而影响泄漏气体的排放;此外,泄露气体为一氯甲烷与氯化氢的混合气体,会对相关部件造成腐蚀,降低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避免了尾气泄漏的现象,消除了因尾气泄漏引起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周期,实现了对尾气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新型提供了一种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压缩机、氯甲烷吸收器、甲醇储存罐、冷凝器、氯化氢降膜吸收器、氯化氢吸收罐和尾气总管;所述压缩机的尾气排放口与所述氯甲烷吸收器的下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甲烷吸收器的顶端与所述甲醇储存罐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甲烷吸收器的上部与所述冷凝器的右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冷凝器的底端和氯甲烷吸收器的上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左端和所述氯化氢降膜吸收器的下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化氢降膜吸收器的底端和所述氯化氢吸收罐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化氢吸收罐的下部与氯化氢降膜吸收器的顶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氯甲烷吸收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与尾气总管通过输气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压缩机产生的尾气(氯甲烷和氯化氢)送入氯甲烷吸收器,通过氯甲烷吸收器自上而下流动的甲醇溶液对尾气中的氯甲烷进行吸收;蒸发的甲醇气体和尾气中的氯化氢进入冷凝器,将甲醇气体冷凝为甲醇液体,再将甲醇液体送至氯甲烷吸收器中实现甲醇液体的回收利用;冷凝器中的氯化氢通过连接管道送至氯化氢降膜吸收器中,氯化氢吸收罐为氯化氢降膜吸收器提供吸收液(水溶液),通过氯化氢降膜吸收器自上而下流动的的吸收液对氯化氢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尾气的吸收以及回收利用,避免了尾气泄漏的现象,消除了因尾气泄漏引起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周期,实现了对尾气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尾气总管的设计便于相关器件故障时,将压缩机产生的尾气直接通向尾气总管,避免了尾气在压缩机的出口端积压而产生安全事故。

优选地,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尾气洗涤系统,尾气总管的出口端与尾气洗涤系统连接,便于对尾气的处理,避免了对空气造成污染。

优选地,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甲醇工序单元,甲醇工序单元与氯甲烷吸收器的底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便于对甲醇吸收氯甲烷后的回收利用。

优选地,所述甲醇工序单元与氯甲烷吸收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回收泵。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外侧设有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装置,便于对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并保证冷凝器一直处在一个低温环境,便于气化的甲醇液化。

优选地,所述氯化氢降膜吸收器外侧设有吸收器循环冷却水装置,由于氯化氢吸收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吸收器循环冷却水装置可将氯化氢降膜吸收器的工作环境维持在一个正常温度的工作环境。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与氯甲烷吸收器之间的连接管道设有输送泵。

优选地,所述氯化氢吸收罐的下部与氯化氢降膜吸收器的顶端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氯化氢降膜吸收器的上部与尾气总管通过输气管道连接,便于将氯化氢降膜吸收器中过量的氯化氢排到尾气总管中。

优选地,所述氯化氢吸收罐的顶端与尾气总管通过输气管道连接,便于将氯化氢吸收罐中聚集的氯化氢气体排至尾气总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氯甲烷吸收器、甲醇储存罐、冷凝器、氯化氢降膜吸收器、氯化氢吸收罐和尾气总管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尾气的吸收以及回收利用,避免了尾气泄漏的现象,消除了因尾气泄漏引起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周期,实现了对尾气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压缩机,11-输送泵,2-氯甲烷吸收器,3-甲醇储存罐,4-冷凝器,41-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装置,5-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1-吸收器循环冷却水装置,6-氯化氢吸收罐,61-循环泵,7-尾气总管,8-尾气洗涤系统,9-甲醇工序单元,91-回收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压缩机1、氯甲烷吸收器2、甲醇储存罐3、冷凝器4、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氯化氢吸收罐6和尾气总管7。压缩机1的尾气排放口与氯甲烷吸收器2的下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甲烷吸收器2的顶端与甲醇储存罐3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压缩机1与氯甲烷吸收器2之间的连接管道设有输送泵11。氯甲烷吸收器2的上部与冷凝器4的右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冷凝器4的底端和氯甲烷吸收器2的上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冷凝器4的左端和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的下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的底端和氯化氢吸收罐6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氯化氢吸收罐6的下部与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的顶端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循环泵61。氯化氢吸收罐6的下部与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的顶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压缩机1与氯甲烷吸收器2之间的连接管道与尾气总管7通过输气管道连接。

冷凝器4外侧设有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装置41,便于对冷凝器4进行降温处理,并保证冷凝器4一直处在一个低温环境,便于气化的甲醇液化。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装置41中的循环冷却水的温度为-5℃-5℃。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外侧设有吸收器循环冷却水装置51,由于氯化氢吸收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吸收器循环冷却水装置51可将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的工作环境维持在一个正常温度的工作环境。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的上部与尾气总管7通过输气管道连接,便于将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中过量的氯化氢排到尾气总管7中。氯化氢吸收罐6的顶端与尾气总管7通过输气管道连接,便于将氯化氢吸收罐6中聚集的氯化氢气体排至尾气总管7中。

具体的,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尾气洗涤系统8,尾气总管7的出口端与尾气洗涤系统8连接,便于对尾气的处理,避免了对空气造成污染。氯甲烷吸收器采用石墨块孔式吸收器。氯甲烷压缩机尾气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甲醇工序单9元,甲醇工序单元9与氯甲烷吸收器2的底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便于对甲醇吸收氯甲烷后的回收利用。甲醇工序单元9与氯甲烷吸收器2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回收泵91。所有输气管道和连接管道均选用PVC管道。压缩机的观察视窗孔的直径为80mm-100mm。

本实用新型将压缩机1产生的尾气(氯甲烷和氯化氢)送入氯甲烷吸收器2,通过氯甲烷吸收器2自上而下流动的甲醇溶液对尾气中的氯甲烷进行吸收;蒸发的甲醇气体和尾气中的氯化氢进入冷凝器4,将甲醇气体冷凝为甲醇液体,再将甲醇液体送至氯甲烷吸收器2中实现甲醇液体的回收利用;冷凝器4中的氯化氢通过连接管道送至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中,氯化氢吸收罐6为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提供吸收液(水溶液),通过氯化氢降膜吸收器5自上而下流动的的吸收液对氯化氢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尾气的吸收以及回收利用,避免了尾气泄漏的现象,消除了因尾气泄漏引起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相关部件的使用周期,实现了对尾气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尾气总管7的设计便于相关器件故障时,将压缩机1产生的尾气直接通向尾气总管7,避免了尾气在压缩机1的出口端积压而产生安全事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