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201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般对表面涂布液体或其他流体的装置,更具体地是一种点胶机。



背景技术: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或灌胶机等,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可实现三维、四维路径点胶,具有精准定位、精准拉胶和不拉丝的优点。其工作原理为:胶液储存在胶筒和活塞形成的储胶室内,储胶室与点胶嘴连接,通过气压或丝杠传动机构推动活塞移动,达到一定压力时,胶液从储胶室向点胶嘴流动并最终由点胶嘴流出,即可进行点胶操作。

上述工作原理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不适合热熔胶。现有技术中热熔胶大多使用胶棒加热后产生胶液再涂布在需要粘接的地方,但是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不高,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所以设计一款自动化程度高的点胶机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一种点胶机。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点胶机,包括溶胶筒和点胶嘴,在所述溶胶筒内设有活塞,活塞的一侧连接第一电机的第一转子;所述溶胶筒内的中下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螺旋通道,筛板和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螺旋通道,筛板和第二螺旋通道的筒壁外包裹有加热套;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与活塞之间的筒壁上还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的顶端设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下部的进料管内设有挡板,挡板的中部贯穿有第二电机的第二转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通道与活塞之间的筒壁上还形成多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套内均匀分布着电阻丝。

进一步的,所述筛板上的筛孔呈矩阵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熔胶点胶过程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问题。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能够随时将胶粒融化成胶液,进而持续的进行点胶,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充分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第二电机和第二转子的俯视图。

其中:1.溶胶筒; 2.第一螺旋通道;

3.筛板; 4.第二螺旋通道;

5.点胶嘴; 6.活塞;

7.第一电机; 8.第一转子;

9.加热套; 10.进料管;

11.进料漏斗; 12.第二电机;

13.第二转子; 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点胶机,包括溶胶筒1和点胶嘴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溶胶筒1内设有活塞6,活塞6的一侧连接第一电机7的第一转子8;所述溶胶筒1内的中下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螺旋通道2,筛板3和第二螺旋通道4;所述第一螺旋通道2,筛板3和第二螺旋通道4的筒壁外包裹有加热套9;在所述第一螺旋通道2与活塞6之间的筒壁上还连接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的顶端设有进料漏斗11;所述进料漏斗11下部的进料管10内设有挡板14,挡板14的中部贯穿有第二电机12的第二转子13。

所述第一螺旋通道2与活塞6之间的筒壁上还形成多个通气孔。

所述加热套9内均匀分布着电阻丝。

所述筛板3上的筛孔呈矩阵排列。

所述第二电机12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胶粒倒入进料漏斗11内,驱动第二电机12正转,第二转子13带动挡板14旋转90°,此时挡板14从水平状态旋转到竖直状态,从而使胶粒从进料漏斗11进入进料管10,最终到达溶胶筒1内,再驱动第二电机12反转,使挡板14挡住多余的胶粒进入进料管10;驱动第一电机7,第一转子8带动活塞6向下移动,挤压进入溶胶筒1内的胶粒,进入溶胶筒1内的胶粒在通过第一螺旋通道2的过程中被加热套9加热融化成胶液,设置在第一螺旋通道2下方的筛板3拦截半融化的胶粒,完全融化的胶液则继续流向第二螺旋通道4,最终通过点胶嘴5流出。

第一螺旋通道2和第二螺旋通道4的设置增加了胶粒的受热时间,使胶粒融化更加的完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