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3896发布日期:2018-10-26 19:4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国传统医术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多为本草植物,也有动物药材。通常,中药需要经过洗涤、烘干、粉碎后才能给病人使用,以保证其熬制的效果,但是,传统的中药研磨装置利用乳钵和带有研盘的杵棒来对中药材进行研磨,利用这样的手段进行中药材的破碎,不仅费时费力,仅仅适用于少量药材的研磨,效率低且研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可连续研磨,研磨效果好的中药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研磨装置,包括筒形固定座、研磨基座、转动研磨件、固定研磨件和转动手柄;所述筒形固定座,所述筒形固定座的侧表面开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所对应的弧面的圆心角为1/3~2/5;所述研磨基座为圆盘形结构,所述研磨基座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轴,在所述研磨基座表面上、围绕所述第一连接轴开设有环形内凹,所述环形内凹内开设有若干沿轴向贯穿的排料通道;所述研磨基座置于所述筒形固定座上,并通过限位件与所述筒形固定座顶部相对固定,且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研磨件为圆锥形,所述转动研磨件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轴承相对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研磨件底表面与所述研磨基座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研磨件具有圆锥形内腔,所述固定研磨件套设于所述转动研磨件,并通过紧固件与研磨基座固定,所述固定研磨件与所述转动研磨件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固定研磨件的上部具有与圆锥形内腔连通的倒圆锥形内腔,所述倒圆锥形内腔形成环形进料口;所述转动手柄通过连杆与所述转动研磨件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研磨件内腔与所述转动研磨件之间的间隙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大于所述转动研磨件底表面与所述研磨基座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距离。

优选地,所述圆锥形内腔与所述倒圆锥形内腔之间平滑过渡。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研磨件外形类似圆台。

优选地,所述转动研磨件表面还开设有螺型导向槽,所述螺型导向槽从转动研磨件锥体顶部开始螺旋开设直至转动研磨件下边缘。

优选地,所述转动研磨件上半部分表面还开设有螺型导向槽,所述螺型导向槽从转动研磨件锥体顶部开始螺旋开设直至转动研磨件表面1/2长度处。

更优选地,所述螺型导向槽的宽度和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筒形固定座顶部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所述研磨基座底部对应设有可插入所述限位孔进行限位的限位凸。

优选地,所述研磨基座侧壁边缘设有至少3个固定卡块,每个固定卡块底表面设有内凹,所述固定研磨件底部侧壁边缘铰接有至少3个“L”形锁止板件,所述锁止板件的短杆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内凹配合卡接的卡凸。

优选地,所述转动研磨件的椎体顶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顶端为一段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下方为多边形棱柱结构;所述转动手柄为“L”型结构,所述转动手柄的长杆末端开设有与所述多边形棱柱结构匹配套接的多边形槽体,所述转动手柄的短杆端部朝上;所述转动手柄的长杆套设于所述连杆上后,通过螺母与所述螺纹的螺接配合将二者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研磨装置由筒形固定座、研磨基座、转动研磨件、固定研磨件和转动手柄等主要部件构成,各部件之间均为简单的可拆卸方式,便于组装和拆卸;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研磨装置通过锥形转动研磨件、固定研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中药材的研磨,研磨后的药材粉末通过研磨基座上的排料通道排出,能够实现中药材的连续粉碎,可实现药材的大量粉碎。为了便于中药材粉末的收集,我们通过筒形固定座侧壁的镂空槽在筒形固定座内设置接料杯或接料袋,使用非常简单。

(3)锥形转动研磨件与固定研磨件之间的间隙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能够很好的实现中药材的逐渐粉碎,研磨效果好。

(4)通过轴承和转动手柄的配合,使中药材的粉碎编的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药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研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动研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转动手柄的转动研磨件的部分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形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具体如图1-6所示,包括筒形固定座11、研磨基座12、转动研磨件13、固定研磨件14和转动手柄15;筒形固定座11的侧表面开设有镂空槽,镂空槽所对应的弧面的圆心角为1/3~2/5,该镂空槽的设置,能够使用于盛放中药材粉末的接料杯或接料袋由筒形固定座11侧面进入,方便拿取;研磨基座12为圆盘形结构,研磨基座12的中部为第一连接轴121,在研磨基座12表面上、围绕第一连接轴121开设有环形内凹122,环形内凹122内开设有若干沿轴向贯穿的排料通道;研磨基座12置于筒形固定座11上,并通过限位件与筒形固定座11顶部相对固定,且可拆卸连接;转动研磨件13内圆锥形,转动研磨件13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轴121和第二连接轴通过轴承相对转动连接,且转动研磨件13底表面与研磨基座12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固定研磨件14具有圆锥形内腔,固定研磨件14套设于转动研磨件13,并通过紧固件与研磨基座12固定,固定研磨件14与转动研磨件13之间具有间隙,且固定研磨件14的上部具有与圆锥形内腔连通的倒圆锥形内腔,倒圆锥形内腔形成环形进料口;转动手柄15通过连杆与转动研磨件13顶部连接。

上述中药研磨装置由筒形固定座11、研磨基座12、转动研磨件13、固定研磨件14和转动手柄15组装而成,结构简单便于拆卸。使用时,通过转动研磨件13顶部和固定研磨件14倒圆锥形内腔之间形成的环形进料槽投加干燥的待研磨中药材,转动装置的转动手柄15,在轴承的配合下,驱动转动研磨件1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通过转动研磨件13和固定研磨件14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中药材的研磨,由于二者时间具有间隙,中药材在间隙内逐渐被粉碎成复合要求的粉末,药材粉末沿二者间隙向下走,通过转动研磨件13的旋转带至研磨基座12的环形内凹122内,由环形内凹122内沿轴向贯穿的排料通道排出,我们通过在筒形固定座11在设置接料杯或接料袋,收集中药材粉末。该装置在研磨大量中药材时,能够连续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研磨件14内腔与转动研磨件13之间的间隙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大于转动研磨件13底表面与研磨基座12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距离,这样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证中药材在研磨过程中逐级粉碎成较小颗粒,且在研磨过程中,中药材不会像使用研钵那样发生飞溅。中药材颗粒能够由转动研磨件13底表面与研磨基座12上表面之间的间隙通过从而进入环形内凹122内。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转动研磨件13还可以开设有若干条形导向通槽,导向通槽均匀分布在转动研磨件13底表面边缘,且导向通槽偏移转动研磨件13底表面中心30°设置,在转动研磨件13的转动下,通过导向通槽使,研磨后的中药材粉末推入环形内凹122。

对于转动研磨件13,一种优选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上述转动研磨件13内圆锥形,转动研磨件13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连接轴,转动研磨件13表面还开设有螺型导向槽131,螺型导向槽131从转动研磨件13锥体顶部开始螺旋开设直至转动研磨件13下边缘。其中螺型导向槽131的设置,在中药材在研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避免药材颗粒短时间内向下落导致的堵塞,增加中药材的研磨进程。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研磨时,最好逆着螺纹方向转动。

另一种优选的结构,如图3所示,上述转动研磨件13内圆锥形,转动研磨件13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内腔内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连接轴,转动研磨件13上半部分表面还开设有螺型导向槽131,螺型导向槽131从转动研磨件13锥体顶部开始螺旋开设直至转动研磨件13表面1/2长度处。中药材在上部螺型导向槽131的导向作用下研磨,已经研磨成较小的颗粒,颗粒继续下落,通过光滑部分的转动研磨件13表面的研磨,颗粒尺寸进一步变小,能够获得更小的颗粒。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螺型导向槽131的宽度和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这样使得研磨程度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圆锥形内腔与倒圆锥形内腔之间为平滑过渡,体壁光滑。而固定研磨件14外形类似光滑的圆台,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固定研磨件14的重量,另一方便避免了操作人员的磕碰。

对于筒形固定座11和研磨基座12的具体安装方式,优选地,上述筒形固定座11顶部表面开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孔111,研磨基座12底部对应设有可插入限位孔111进行限位的限位凸123。安装时,将研磨基座12底部的限位凸123对应插入筒形固定座11顶部表面的限位孔111即可。

对于研磨基座12和固定研磨件14的固定方式,请参阅图1,优选地,二者边缘可以通过简单的螺栓进行固定,也可以是更方便的卡接方式,例如,研磨基座12侧壁边缘设有至少3个固定卡块,每个固定卡块底表面设有内凹,固定研磨件14底部侧壁边缘铰接有至少3个“L”形锁止板件,锁止板件的短杆内壁上设有与内凹配合卡接的卡凸,这样的设置拆卸非常方便。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二者之间的锁紧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诸多方式,在这里就不一一论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转动研磨件13的椎体顶部设有连杆132,连杆132顶端为一段螺纹结构,螺纹结构下方为多边形棱柱结构;转动手柄15为“L”型结构,转动手柄15的长杆末端开设有与多边形棱柱结构匹配套接的多边形槽体,转动手柄15的短杆端部朝上;转动手柄15的长杆套设于连杆132上后,通过螺母与所述螺纹的螺接配合将二者固定,拆卸方便,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