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月饼生产用馅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3748发布日期:2018-06-19 20:0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月饼生产用馅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月饼生产用馅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北宋之时,先在宫庭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直到今天,月饼成为了中秋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食品。早期的月饼馅料是通过人工来搅拌的,但耗时长效率低,不适合目前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馅料搅拌装置是月饼制作过程中必需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月饼面粉、馅料的搅拌,搅拌的过程中会将各种不同种类的馅料进行搅拌,但目前的馅料搅拌装置在搅拌时 很容易出现搅拌不够均匀的情况,最终影响馅料搅拌的效果,从而降低月饼食用时的口感,另外,大多数的搅拌装置的搅拌轴都是固定的,且搅拌叶片都是和搅拌轴固定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就无法对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进行拆卸,清洗起来很不方便。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搅拌效果好,清洗方便,干净卫生的月饼生产用馅料搅拌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清洗方便,干净卫生的月饼生产用馅料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环形,下壳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环形和半圆环形的组合形状,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下壳体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和辅料添加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辅料添加口和出料口上均设置有电动控制阀。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搅拌轴、第二传动轴和多个搅拌叶片,第一传动轴、搅拌轴和第二传动轴均水平布置,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下壳体上,另一端通过抱箍与搅拌轴连接,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下壳体上,且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伸出下壳体的外部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抱箍与搅拌轴连接,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上抱箍和下抱箍之间通过螺栓螺母活动连接,抱箍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加工有多个条形的凹槽,在搅拌轴的两端均加工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搅拌叶片呈螺旋状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叶片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轴,与连接轴相对一端的搅拌叶片端部加工有刃口,且刃口的边缘形状与下壳体的内表面相吻合,连接轴的一端加工有螺纹,搅拌轴上沿搅拌轴的径向加工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通孔,连接轴穿过通孔且通过螺母活动连接在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上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口。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口。

进一步的,支架上固定有控制箱,电动控制阀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搅拌轴之间采用抱箍连接的方式,搅拌叶片通过连接轴与搅拌轴采用螺母连接的方式,都是活动连接,在需要拆卸和清洗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将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拆卸下来,另外,搅拌叶片呈螺旋状安装在搅拌轴上,在馅料搅拌时通过搅拌轴的正反转动,使馅料在搅拌叶片的作用下可以往返运动,更加有利于馅料的均匀混合,本实用新型搅拌效果好,清洗方便,干净卫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箍与搅拌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支架,21-上壳体,22-下壳体,23-进料口,24-辅料添加口,25-出料口,26-电动控制阀,27-抽真空口,28-观察口,3-铰链,41-第一传动轴,42-搅拌轴,43-第二传动轴,44-搅拌叶片,45-轴承,46-驱动装置,51-上抱箍,52-下抱箍,53-凹槽,54-凸台,6-连接轴,7-刃口,8-把手,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和固定在支架1上的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上壳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环形,下壳体2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环形和半圆环形的组合形状,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之间通过铰链3活动连接,上壳体21的外壁上设置有把手8,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把手8将上壳体21打开和关闭,下壳体22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23和辅料添加口24,底部设置有出料口25,进料口23用于将各种馅料原材料装入装置,辅料添加口24用于在搅拌过程中添加水或者其它需要添加的辅料,为了方便馅料的添加和卸料,进料口23、辅料添加口24和出料口25上均设置有电动控制阀26,为了随时观察到馅料的搅拌情况,下壳体22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口28。

下壳体2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41、搅拌轴42、第二传动轴43和多个搅拌叶片44,第一传动轴41、搅拌轴42和第二传动轴43均水平布置,第一传动轴41的一端通过轴承45活动连接在下壳体22上,另一端通过抱箍与搅拌轴42连接,第二传动轴43通过轴承45活动连接在下壳体22上,且第二传动轴43的一端伸出下壳体22的外部与驱动装置46连接,另一端通过抱箍与搅拌轴42连接,抱箍包括上抱箍51和下抱箍52,上抱箍51和下抱箍52之间通过螺栓螺母活动连接,为了防止搅拌轴42打滑,抱箍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加工有多个条形的凹槽53,在搅拌轴42的两端均加工有与凹槽53相配合的凸台54,这样才能保证力矩的传递,第一传动轴41和第二传动轴43通过轴承45活动连接在下壳体22上,搅拌轴42通过抱箍活动连接在第一传动轴41和第二传动轴43之间,需要拆卸和清洗时,松开抱箍上的螺栓螺母,就可将传动轴43取出。

搅拌叶片44呈螺旋状安装在搅拌轴42上,在搅拌过程中通过搅拌轴42的正反转动,馅料可以在下壳体22内往返运动,更加有利于馅料的均匀混合,搅拌叶片4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轴6,与连接轴6相对一端的搅拌叶片44端部加工有刃口7,且刃口7的边缘形状与下壳体22的内表面相吻合,这是为了消除搅拌过程中的搅拌盲区,使刃口7与下壳体22的内表面之间不存在缝隙,所有的馅料都能搅拌到,连接轴6的一端加工有螺纹,搅拌轴42上沿搅拌轴42的径向加工有与连接轴6相配合的通孔,连接轴6穿过通孔且通过螺母活动连接在搅拌轴42上。

下壳体22的侧壁上设置有抽真空口27,在搅拌过程中,可以对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行抽真空操作,馅料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搅拌,由于馅料在真空状态在会更加蓬松,搅拌过程中不易产生热量,且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因此,在真空状态下对馅料进行搅拌可以得到更佳的搅拌效果。

支架1上固定有控制箱9,电动控制阀26和驱动装置46均与控制箱9连接,通过控制箱9对电动控制阀26和驱动装置46的控制,可以方便的进行馅料的加料和卸料,也可更好的控制驱动装置46,根据馅料的种类,通过驱动装置46调整搅拌轴42的转速和转向,提高馅料搅拌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