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蒸发结晶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2477发布日期:2018-09-18 20:31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蒸发结晶釜。



背景技术:

目前带一个结晶水类型的无机盐产品,如一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锰和一水硫酸镁等,其结晶工序常用间歇蒸发结晶法,即是把溶液蒸发结晶至浓缩到一定的波美度后,进行保温并离心分离脱水。随着离心分离脱水的不断进行,蒸发结晶釜内液面下降,使得加热管露出液面,在搅拌作用下釜内浆料飞溅到加热管上,被蒸干而固定下来,使下次蒸发结晶时传热效果变差,造成结晶产量下降,单位产品蒸汽消耗量上升;另外,在离心分离脱水后期,因釜内浆料温度下降、粘度增加,造成离心分离脱水效率及产品质量下降。其实,一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锰和一水硫酸镁这一类型带一个结晶水的无机盐产品,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溶液中的杂质硫酸钠和硫酸钾则相反,因此温度在沸点附近时,进行离心分离脱水,可获得较高的结晶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一种能克服间歇蒸发结晶釜产量低、单位产品蒸汽消耗量高,后期结晶产品质量差等缺点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蒸发结晶釜,包括结晶釜本体,所述结晶釜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液口、二次蒸汽排出口,还设置有搅拌电机以及与所述搅拌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所述搅拌电机位于结晶釜本体内部的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叶,所述结晶釜本体顶部设置有观察孔,该结晶釜本体内部侧壁设置有前推式出料阀;所述结晶釜本体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晶釜本体顶部设置的观察孔,可用于实时观察结晶釜本体内部结晶的生产情况以决定在何种时间段从进液口加入溶液,并通过搅拌桨叶的搅拌,使结晶釜底侧壁的结晶处于微动状态,其内部侧壁设置的前推式出料阀用于实时将生产的结晶从结晶釜释放,便于结晶的连续放出,稳定结晶产品质量,实现连续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装置具体为结晶釜本体内部设置的蛇管换热器,其一端连接到加热蒸汽进口,另一端连接到结晶釜本体侧壁设置的蒸汽冷凝水出口。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蛇管换热器可增大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热效率;通过加热蒸汽进口持续加入蒸汽,使得浆料的温度保持不变,可持续产出结晶。

进一步地,所述蛇管换热器设置于结晶釜本体内下部位置。

蛇管换热器设置于结晶釜本体内下部位置,使结晶釜本体内设置的蛇管换热器始终浸没在溶液之中,既能充分利用蛇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又能防止蛇管换热器表面结垢,因此提高了蛇管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结晶产量。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具体为高温烟气管道,处于高温烟气管道包围的结晶釜本体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工厂释放的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管道持续供热,提高热效率,可持续产出结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叶为设置于轴下部的两片浆式平直叶。

由于结晶的比重大于溶液,结晶会自然沉降到釜底,通过浆式折叶的搅拌,使釜底侧壁的结晶处于微动状态,便于结晶的连续放出。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叶同轴中部也设置有两片浆式折叶。

结晶釜本体内部加入的溶液通过浆式折叶的搅拌,增强了蛇管换热器内加热蒸汽的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结晶产量。

进一步地,结晶釜本体内液面距结晶釜本体顶盖至少为50cm。

溶液液面距结晶釜本体顶盖至少为50cm,使二次蒸汽与溶液能充分分离,同时避免釜内溶液冒出。

进一步地,所述前推式出料阀的转动盘上设置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连续蒸发结晶釜具有结晶产量高、热效率高、结晶产品质量稳定以及可持续产出结晶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蒸发结晶釜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续蒸发结晶釜高温烟气管道加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续蒸发结晶釜高温烟气管道加热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釜体,2-蒸汽冷凝水出口,3-观察孔,4-进液口,5-搅拌电机,6-减速机, 7-加热蒸汽进口,8-二次蒸汽排出口,9-浆式折叶,10-蛇管换热器,11-浆式平直叶,12- 前推式出料阀,13-高温烟气管道,14-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蒸发结晶釜,包括结晶釜本体1,所述结晶釜本体1顶部设置有进液口4、二次蒸汽排出口8,还设置有搅拌电机5以及与所述搅拌电机5连接的减速机6;所述搅拌电机5位于结晶釜本体1内部的轴上设置有搅拌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本体1顶部设置有观察孔3,其内部侧壁设置有前推式出料阀12;所述结晶釜本体1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装置具体为结晶釜本体1内部设置的蛇管换热器10,其一端连接到加热蒸汽进口7,另一端连接到结晶釜本体1侧壁设置的蒸汽冷凝水出口2。所述蛇管换热器10设置于结晶釜本体内下部位置,使得其能被溶液盖住,使蛇管换热器10始终浸没在溶液之中,既能充分利用蛇管换热器10的换热面积,又能防止蛇管换热器10表面结垢,因此提高了蛇管换热器10的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结晶产量。

1、如图2所示,另一种加热装置具体为结晶釜本体1外壁四周设置有高温烟气管道13,该管道设置有高温烟气进口和出口,管道包围结晶釜,便于高温烟气对结晶釜四周进行完全加热,处于高温烟气管道包围的结晶釜本体1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片14,用来增强传热效果。

其中,搅拌电机5轴下部设置有两片浆式平直叶11。由于结晶的比重大于溶液,因此,结晶会自然沉降到结晶釜釜底,通过浆式平直叶11的搅拌,使结晶釜底侧壁的结晶处于微动状态,便于结晶的连续放出。另外,搅拌桨叶同轴中部也设置有两片浆式折叶9。结晶釜本体1内的溶液通过浆式折叶9的搅拌,增强了蛇管换热器10内加热蒸汽的传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结晶产量。

其中,结晶釜本体1内液面距其顶部至少为50cm,使二次蒸汽与溶液能充分分离,同时避免结晶釜内溶液冒出。

另外,所述结晶釜本体1侧壁设置有前推式出料阀12,其避免了放料口堵塞。所述前推式出料阀12的转动盘上设置有手柄,能加快阀门的开、关速度,使得连续蒸发产生的结晶,不断浓集到结晶釜体底部,并能连续放出,提高了热效率及结晶产量,结晶产品质量也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将含有溶质的溶液从进液口4不断加入,通过观察孔3 对其观察,直到溶液液面高度至少超过蛇管换热器上部10cm,溶液液面距结晶釜本体顶盖至少为50cm,使结晶釜本体内设置的蛇管换热器始终浸没在溶液之中。启动搅拌电机5的同时从加热蒸汽进口7加入高温蒸汽,减速机6用来控制搅拌电机5通过桨叶对溶液进行搅拌的速度,自加热蒸汽进口7加入的高温蒸汽通过蛇管换热器10对结晶釜本体1内的溶液进行蒸发生产结晶,通过浆式平直叶的搅拌,使结晶釜底侧壁的结晶处于微动状态,便于结晶的连续从前推式出料阀12放出,可通过手柄来控制前推式出料阀12的开阀和关阀的速度,同时通过浆式折叶的搅拌溶液,增强了蛇管换热器10内加热蒸汽的传热效果。通过对釜内溶液传热析出结晶使得蒸汽变为冷凝水从蒸汽冷凝水出口2排出,在传热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会从二次蒸汽排出口8排出。观察孔3用于实时观测蛇管换热器10是否露出溶液液面,如果观察到蛇管换热器10上部将要露出溶液表面,人工从进液口4加入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将含有溶质的溶液从进液口4不断加入结晶釜本体内。启动搅拌电机5,减速机6用来控制搅拌电机5的通过桨叶进行搅拌的速度。来自高温烟气管道13的高温烟气对结晶釜本体1内的溶液进行蒸发生产结晶,通过浆式平直叶的搅拌,使结晶釜底侧壁的结晶处于微动状态,便于结晶的连续从前推式出料阀12放出,可通过手柄来控制前推式出料阀12的开阀和关阀速度,同时通过浆式折叶的搅拌溶液,增强对溶液的传热效果。通过对釜内溶液传热析出结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会从二次蒸汽排出口8排出。观察孔3用于实时观测析出结晶过程,如果观察到釜内加热过程出现问题,可随时进行人工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