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40503发布日期:2018-12-28 21:0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贵金属催化剂是工业催化领域里一类重要的催化剂,在加氢、脱氢、氧化等反应体系中有着广泛应用。由于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一般需将其负载以减少其用量,降低成本。同时,高分散的负载能够暴露贵金属某些特定的晶面,从而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为了得到高性能的贵金属催化剂,其载体的选择尤为重要。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常规载体包括氧化硅、氧化铝、分子筛、碳材料等,除此之外,一些复合氧化物及具有特殊孔结构的新型多孔材料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后,也对某些反应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如专利cn105618033a公开了一种介孔γ-al2o3高分散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钯纳米粒子分散于γ-al2o3的蠕虫状孔道结构中,据称所得催化剂具有高分散性、高比表面积以及高稳定性的优点。专利cn1446635a报道了一种基于纳米碳纤维为载体的负载钯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一氧化碳与亚硝酸甲酯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专利cn107029799a公开了一种包覆型磁性纳米fe3o4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在甘油制备乳酸的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也被用来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如yufenyang等(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4,6:18163-18171)及feilongli等(crystengcomm,2016,18:1760-1767)所报道,这类载体的特殊孔道结构能够对某些反应表现出分子选择性催化效果。有些载体由于自身的氧化还原性,能够影响贵金属表面的电子转移,起到助催化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稀土氧化物作为贵金属载体,针对一些氧化反应能够促进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如氧化铈因其具有强的氧化还原性,高的储放氧能力和氧移动性而被较多的研究,zonghu等(acscatalysis,2016,6:2265-2279)的研究表明将pd/ceo2催化剂用于co氧化反应中,氧化铈特定晶面的暴露对氧空位形成及表面氧的移动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催化性能。

总的来看,负载贵金属催化剂需要满足如下一些要求:首先载体要对贵金属活性组分起到良好的支撑和分散的作用,小粒径的金属活性组分具有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能使其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其次,负载的贵金属活性组分要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应避免在反应过程中的流失、团聚等,保持良好的耐受性;针对具体反应类型,有时还需要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存在适宜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促进反应的进行;另外,贵金属活性组分的用量、载体的制备成本以及负载过程的难易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开发更加实用的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新型负载贵金属催化剂仍是催化剂制备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的是一种以核壳状钨酸镍微球为载体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在催化烯烃加氢、醛加氢及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配制体积分数为30%-85%的乙二醇水溶液;

(2)将一定量可溶性镍盐加至一定量乙二醇水溶液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一定量乙二胺四乙酸,在30-90℃下恒温搅拌0.5-3小时,得到溶液a;

(3)将一定量钨酸钠加至一定量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4)在保持搅拌情况下,将溶液b逐滴加至溶液a中,然后加入一定量尿素,并继续搅拌0.1-3小时;

(5)将溶液a和溶液b的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20-210℃下水热反应0.5-36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过滤,滤饼经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焙烧1-6小时,得到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载体;

(6)将一定量钨酸镍微球载体加入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回流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加入一定量0.01-0.05mol/l的氯化钯溶液搅拌1-6小时,再加入一定量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搅拌1小时后,经离心、干燥后得到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可溶性镍盐包括硝酸镍、氯化镍、醋酸镍、硫酸镍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2)中,乙二胺四乙酸的摩尔数为镍离子摩尔数的0.2-1倍。

优选地,步骤(3)中,按照钨离子与镍离子摩尔比为0.5-1,加入钨酸钠。

优选地,步骤(4)中,加入尿素的摩尔数为镍离子摩尔数的0.5-3倍。

优选地,步骤(5)中,水热产物的焙烧温度为150-550℃。

优选地,步骤(6)中,加入氯化钯溶液与40%乙醇水溶液体积比为1:40-1:70,,加入的抗坏血酸的摩尔数为氯化钯摩尔数的2-10倍。

优选地,步骤(2)、(3)、(6)中,所述乙醇水溶液的用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其能够使得反应顺利进行即可。

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由以上步骤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所述的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可用于催化烯烃加氢、醛加氢及suzuki偶联反应。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所得到的产物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钨酸钠与可溶性镍盐为原料,并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和尿素为合成助剂,通过水热方法制备钨酸镍,对镍钨比、助剂加入量、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后续的焙烧过程进行控制,得到核壳结构的钨酸镍微球,呈现多级孔结构,主要含有10nm以下的介孔和50nm左右的大孔,其介孔孔径在2-10nm范围内可调。

(2)本发明提出的以核壳状钨酸镍微球为载体负载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钯能在微球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而且可以控制钯主要分布在微球载体的外壳层,钯用量小,催化活性高;镍和钨在催化反应中发生一定程度的价态变化,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促进了催化活性提高;钯负载牢固,不易流失,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3)本发明提出的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能高效催化烯烃加氢、醛加氢等反应,对其它加氢反应及suzuki偶联反应等也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钨酸镍微球载体的x射线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钨酸镍微球载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1中钨酸镍微球载体的孔径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5为对比例1中钨酸镍载体的x射线衍射图。

图6为对比例1中钨酸镍载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7为对比例2中钨酸镍载体的x射线衍射图。

图8为对比例2中钨酸镍载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9为对比例3中钨酸镍载体的x射线衍射图。

图10为对比例3中钨酸镍载体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配制乙二醇的体积分数为70%的乙二醇水溶液;

(2)称取0.015mol硝酸镍加至40ml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0.0075mol乙二胺四乙酸,在30℃下恒温搅拌0.5小时,得到溶液a;

(3)称取0.01mol钨酸钠加至20ml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4)在保持搅拌情况下,将溶液b逐滴加至溶液a中,然后加入0.015mol尿素,继续搅拌0.5小时;

(5)然后将上述a和b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50℃下水热反应12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过滤,滤饼经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450℃下焙烧3小时,得到钨酸镍微球,其x射线衍射图、扫描电镜照片及孔径分布图分别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

(6)取上述制备好的钨酸镍微球载体0.5g加入100ml乙醇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回流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加入0.02mol/l的氯化钯溶液2.4ml,搅拌1小时,再加入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1.9ml,搅拌1小时后,经离心、干燥后,得到钯负载量约为1%的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其透射电镜照片如附图4所示,钨酸镍微球载体负载钯后,其核壳状结构得到良好的保持。

(7)取0.1克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将其加到100毫升乙醇中,充分分散以后,再加入10毫摩尔苯乙烯,通入氢气,保持搅拌在室温下反应,反应时间1小时,苯乙烯转化率达到100%,乙苯的选择性为100%。

在本发明提出的核壳状钨酸镍微球的制备方法中,乙二胺四乙酸与尿素的联合作用对于其核壳状形貌以及多级孔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继而对其负载钯后的催化效果产生影响。下面通过几个对比例予以说明。

对比例1

(1)称取0.01mol硝酸镍加至40ml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

(2)称取0.01mol钨酸钠加至20ml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3)在保持搅拌情况下,将溶液b逐滴加至溶液a中;

(4)然后将上述a和b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50℃下水热反应12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过滤,滤饼经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450℃下焙烧3小时,得到钨酸镍产品,其x射线衍射图、扫描电镜照片分别如附图5、附图6所示。

在不加乙二胺四乙酸和尿素、以水为溶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制备的产品虽然在组成上为单一相的钨酸镍,但是其形貌为不规则块状,不存在大量的介孔结构,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其用来负载钯,并进行苯乙烯加氢反应,反应进行1小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仅为9.1%。

对比例2

除了在步骤(4)中不加尿素外,其它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钨酸镍产品,其x射线衍射图、扫描电镜照片分别如附图7、附图8所示。在不加尿素的情况下,产物除存在钨酸镍主物相外,有明显的杂相出现,从形貌上看虽有成球趋势,但大小不均一,且不存在核壳状结构。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其用来负载钯,并进行苯乙烯加氢反应,反应进行1小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为73.2%。

对比例3

除了在步骤(2)中不加乙二胺四乙酸外,其它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钨酸镍产品,其x射线衍射图、扫描电镜照片分别如附图9、附图10所示。在不加乙二胺四乙酸的情况下,所得产物在组成上为单一相的钨酸镍,呈现不规则颗粒形貌,无成球趋势。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将其用来负载钯,并进行苯乙烯加氢反应,反应进行1小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为55.6%。

实施例2

(1)配制乙二醇的体积分数为30%的乙二醇水溶液;

(2)称取0.01mol硝酸镍加至40ml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0.01mol乙二胺四乙酸,在90℃下恒温搅拌1小时,得到溶液a;

(3)称取0.005mol钨酸钠加至20ml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4)在保持搅拌情况下,将溶液b逐滴加至溶液a中,然后加入0.005mol尿素,继续搅拌0.1小时;

(5)然后将上述a和b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20℃下水热反应36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过滤,滤饼经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550℃下焙烧1小时,得到钨酸镍微球载体,其形貌结构与实施例1所得钨酸镍微球相近;

(6)取上述制备好的钨酸镍微球载体0.5g加入50ml乙醇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回流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加入0.02mol/l的氯化钯溶液1.2ml,搅拌2小时,再加入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0.5ml,搅拌1小时后,经离心、干燥后,得到钯负载量约为0.5%的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

(7)取0.1克实施例1-3中的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将其加到100毫升乙醇中,充分分散以后,再加入10毫摩尔苯乙烯,通入氢气,保持搅拌在室温下反应,反应时间3小时,苯乙烯转化率达到100%,乙苯的选择性为100%。

实施例3

(1)配制乙二醇的体积分数为85%的乙二醇水溶液;

(2)称取0.025mol氯化镍加至40ml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0.005mol乙二胺四乙酸,在50℃下恒温搅拌3小时,得到溶液a;

(3)称取0.025mol钨酸钠加至20ml乙二醇水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

(4)在保持搅拌情况下,将溶液b逐滴加至溶液a中,然后加入0.015mol尿素,继续搅拌3小时;

(5)然后将上述a和b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在210℃下水热反应0.5小时。水热反应结束后,将所得产物过滤,滤饼经去离子水洗涤并干燥后,在空气气氛中150℃下焙烧6小时,得到钨酸镍微球载体,其形貌结构与实施例1所得钨酸镍微球相近。

(6)取上述制备好的钨酸镍微球载体0.5g加入200ml乙醇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加热回流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向其加入0.02mol/l的氯化钯溶液3ml,搅拌2小时,再加入0.1mol/l的抗坏血酸溶液6ml,搅拌1小时后,经离心、干燥后,得到钯负载量约为1.25%的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

(7)取0.1克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将其加到50毫升乙醇中,充分分散以后,再加入5毫摩尔苯甲醛,通入氢气,保持搅拌在60℃下反应,反应时间3小时,苯甲醛转化率为91.6%,苯甲醇的选择性为99.0%。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使用后的催化剂通过离心回收,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加氢反应条件,进行多次循环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经过六次循环实验后,苯乙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99%以上,乙苯的选择性为100%,体现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实施例5

采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催化剂,以碘苯和苯硼酸为原料进行suzuki反应。将2毫摩尔碘苯、2.4毫摩尔苯硼酸、50毫克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加至6毫升的5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中,再加入4毫摩尔碳酸钾,在75℃下搅拌反应3小时,联苯收率达到95.3%。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