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6546发布日期:2018-12-01 01:0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工气液反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工业中存在着大量的气液反应,例如工业废气的处理,催化加氢,氨化反应等,常用的气液反应装置中现有的有,吸收塔文丘里管、射流喷射器等,吸收塔内液体从塔从上向下进行喷淋,气体从底部向上向下进行喷淋,气体从底部向上从而实现气液混合,即化学反应。此种方式结构体积大,构造比较复杂。射流喷射器是利用射流口形成负压,将气体吸入,从而实现气液混合。但采用这种结构的气液混合反应装置,气液混合效果不佳,存在混合不充分,效率较低,原料消耗大的情况。所以,开发设计一种能使气液物料间充分的混合的气液混合装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气液物料间充分的混合的气液混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口、进液口、气液混合腔、供水泵、储水罐和管汇,所述进气口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和气体流量比例控制阀,并分为多个支路与所述气液混合腔在上部连通;所述储水罐设置在气液混合腔下部,经供水泵连通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分为多个支路连通所述气液混合腔上部,所述储水罐和进液口之间依次设有液体流量传感器和液体流量比例阀。

所述进液口的多个支路与气液混合腔连通处均设有雾化喷头。

所述气液混合腔为内部呈圆柱形中空管状结构且设有搅拌装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腔内的中间轴向搅拌长杆和设置在气液混合腔底部外的驱动搅拌长杆的电机,所述搅拌长杆上设有同轴搅拌叶片组。

所述气液混合腔的下端设有混合液排出口与储水罐连通。

所述混合液排出口与储水罐之间设有开关阀门。

所述开关阀门经气液混合腔内液位控制装置控制开闭,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气液混合腔下端的液位传感器和外部控制器,所述外部控制器分别与液位传感器和开关阀门电气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对向气液混合腔供气、供液的流量控制,以及对气液混合腔内的液位进行控制和搅拌,使得气液混合可控且高效;同时,该气液混合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生产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气液混合装置一种气液混合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

1.进气口

1-1.气体流量传感器1-2.气体流量比例控制阀

2.气液混合腔2-1.液位传感器

3.搅拌电机4.搅拌叶片组

5.混合液排出口5-1.开关阀门

6.雾化喷头7.液体流量比例阀

8.液体流量传感器9.供水泵

10.储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口1,所述进气口1通过管路经过气体流量传感器1-1和气体流量比例控制阀1-2后与气液混合腔2连接,形成气体分组通路连接,所述气液混合腔2的下端设置有搅拌电机3,所述搅拌电机3驱动搅拌叶片组4在所述气液混合腔2中旋转搅拌,所述气液混合腔2底部设置混合液排出口5和液位传感器2-1。所述气液混合腔2上设置的气体分组入口的对侧设置水路分组入口,所述的每个水路的分组入口都设置有一个雾化喷头6,所述雾化喷头6通过管路依次串联液体流量比例阀7、液体流量传感器8和供水泵9,所述供水泵9通过管路和储水罐10通过管路相连通,所述储水罐10的另一端和所述气液所述气液混合腔的下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供水罐10为系统提供水源。

本发明的实现原理为:从所进气口1排出的化学气体经过和所述气体流量传感器1-1和气体流量比例控制阀1-2后,被控制在以一定的流量通过管路向所述气液混合腔2内灌入。所述供水泵5通过管路从储水罐10引水,经过串联在管路上的液体流量传感器8和液体流量比例阀7的控制作用,以一定的流量经过雾化喷头6的作用,向所述气液混合腔2中喷射水雾。同时设置在所述气液混合腔2底部的搅拌电机3驱动搅拌叶片组4在所述气液混合腔2的内部腔体空间进行搅拌,加速气液之间的混合,提高混合效率。

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在连续工作时,所述气液混合腔2下端的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气连接,控制器实时读取传感器信息,对气液混合腔2内的液位进行实时监测,当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混合液排出口5时,控制器可以打开开关阀门5-1进行适当的排液。当液位过低时,罐壁开关阀门5-1,保证气液混合在所述气液混合腔2内的充分混合。

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进气口1向所述气液混合腔2灌入的气体,以及通过供水泵9从所述储水罐10向所述气液混合腔2灌入的水,两者都分别经过了气体流量传感器1-1、气体流量比例控制阀1-2和液体流量传感器8和液体流量比例阀7的有效控制,即根据化学气体与水的可溶性进行合理的供给,保证气液混合的效率和质量。

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是:使用是先通过所述供水泵通过管路从所述储水罐向所述气液混合腔中灌入一定量的水,以达到液位要求,避免当化学气体从所述化学气体进口向所述气液混合腔灌入时溢出,造成浪费或危害。另外所述气液混合装置的供气供液均通过流量传感器和流量控制比例阀的控制实现流量流速可控的供给,使气液混合的效果,效率以及质量得以保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包括:进气口、进液口、气液混合腔、供水泵、储水罐和管汇,进气口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和气体流量比例控制阀,并分为多个支路与所述气液混合腔在上部连通,进液口的多个支路与气液混合腔连通处均设有雾化喷头;储水罐设置在气液混合腔下部,经供水泵连通进液口,进液口分为多个支路连通所述气液混合腔上部,储水罐和进液口之间依次设有液体流量传感器和液体流量比例阀,气液混合腔为内部呈圆柱形中空管状结构且设有搅拌装置。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向气液混合腔内进行气、液流量,流速可控的供给,加以搅拌装置的辅助作用,实现了高效可控的充分的气液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潘雷;王磊;王贝贝;陈钢毅;赵坚;张倩;梁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城建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8.23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