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3112发布日期:2019-01-13 17:16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纺织(化纤)、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过程中排放的酸、碱性废气的净化处理。如调味食品、制酸、酸洗、电镀、电解、蓄电池等,现有的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需要定期加药,保持循环液的酸碱度,提高废气处理效率,但是现有技术通过人为检测加药,不能及时的加药,影响废气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方便更换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结构简单,通过 PH探棒实时检测循环液的酸碱度控制加药泵进行加药,操作简单,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加药机构以及排风机构,所述喷淋塔内部设置有两层填充层,所述填充层通过网板固定,所述填充层上方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塔内部上方设置有除雾板,所述喷淋塔顶端与所述排风机构相连通,所述喷淋塔底部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喷淋塔底部设置有循环液池,所述循环液池通过循环泵与所述喷淋机构相连接,所述喷淋塔侧面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与所述储药桶相连接,所述循环液池内插设有PH探棒,所述PH探棒与储药桶的加药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由主水管、分支水管以及喷头构成,若干所述分支水管与所述主水管的两侧相通,若干喷头均布于所述分支水管上。

优选的,排风机构包括S型通风管道、排风机以及烟囱,所述S型通风管道与所述排风机相连接,所述排风机与所述烟囱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烟囱上设置有检测孔。

优选的,所述喷淋塔侧面设置有若干检视口。

优选的,所述循环液池侧面设置有溢液口和排液口,所述溢液口位于所述排液口的上方并通过管道相连通。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设置有所述抽拉吸附层,通过PH探棒实时检测循环液的酸碱度控制加药泵进行加药,操作简单,提高废气处理效率;所述烟囱上设置有检测孔,将检测设备插入检测孔进行检测;所述喷淋机构喷淋均匀,提高废气处理效率;所述循环液池侧面设置有溢液口和排液口,防止循环液池内液体过多,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喷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喷淋塔;11、除雾板;12、喷淋机构;120、主水管;121、分支水管 122、喷头;13、循环泵;14、填充层;15、进风口;16、PH探棒;17、溢液口;18、排液口;19、检视口;2、加药泵;21、储药桶;22、加药口;3、 S型通风管道;4、排风机;5、烟囱;51、检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喷淋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1、加药机构以及排风机构,喷淋塔1内部设置有两层填充层14,填充层14通过网板固定,填充层14上方设置有喷淋机构12,喷淋机构12由主水管120、分支水管121以及喷头122构成,若干分支水管121与主水管120 的两侧相通,若干喷头122均布于分支水管121上,喷淋均匀,提高处理效率。喷淋塔1内部上方设置有除雾板11,喷淋塔1顶端与排风机构相连通,排风机构包括S型通风管道3、排风机4以及烟囱5,S型通风管道3与排风机4相连接,排风机4与烟囱5相连接。处理后的气体脱水除雾后通过排风机构排放的大气层中,烟囱5上设置有检测孔51,将检测设备插入检测孔51 进行检测。喷淋塔1底部侧面设置有进风口15,喷淋塔1底部设置有循环液池,循环液池通过循环泵13与喷淋机构12相连接,喷淋塔1侧面设置有加药口22,加药口22与储药桶21相连接,循环液池内插设有PH探棒16,PH 探棒16与储药桶21的加药泵2相连接。实时检测循环液酸碱度达到设定值时,启动加药泵2,进行加药,使得循环液保持一定的酸碱度,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喷淋塔1侧面设置有若干检视口19,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查看以及清理。循环液池侧面设置有溢液口17和排液口18,溢液口17 位于排液口18的上方并通过管道相连通。防止循环液池内液体过多,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洗式废气处理装置设置有抽拉吸附层,通过 PH探棒16实时检测循环液的酸碱度控制加药泵2进行加药,操作简单,提高废气处理效率;烟囱5上设置有检测孔51,将检测设备插入检测孔51进行检测;喷淋机构12喷淋均匀,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循环液池侧面设置有溢液口17和排液口18,防止循环液池内液体过多,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