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80发布日期:2018-11-07 21:1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化剂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催化剂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对氨基苯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是染料、医药和香料的中间体。制备对氨基苯甲醚时,可将对硝基苯甲醚溶入甲醇溶剂中,再利用成熟的加氢工艺对溶液进行加氢操作,还原后再经过脱醇、蒸馏等工艺得到含有对氨基苯甲醚的水料。其中,加氢操作主要在加氢反应釜中进行,且加氢反应需要加入固态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由于催化剂本身不发生反应,且催化剂往往过量使用,当加氢反应完成后,催化剂可回收利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34198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加催化剂过滤器的邻甲苯胺制备系统,包括反应釜和催化剂过滤器,催化剂过滤器安装在反应釜的出液端,催化剂过滤器分别连接排放管和回放管,回放管与反应釜连通,所述催化剂过滤器内部设有过滤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设催化剂过滤器以便将催化剂过滤出,并再次投入反应釜中,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避免催化剂浪费。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催化剂过滤器内部液体必须透过过滤膜才能渗出过滤器,而催化剂则滞留在过滤膜上,此时反冲催化剂将催化剂冲回反应釜中需要突破过滤膜,反冲水的水压被过滤膜削弱,且多次使用后过滤膜容易破损,导致催化剂的回收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剂回收系统,能有效回收利用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催化剂回收系统,包括反应釜和过滤器,所述反应釜与所述过滤器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物料的输送组件,所述过滤器内安装有用于过滤催化剂的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器上连通有反冲组件,所述反冲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过滤器相通,所述过滤器上连通有与所述反应釜相通的回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釜与过滤器之间设置输送组件以便传输物料,并在过滤器内安装过滤组件将催化剂过滤,又设置由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的反冲组件,出水管与过滤器相通,且过滤器顶部连通有与反应釜相通的回流管,水泵从进水管将水抽入,再将水通过出水管反冲入过滤器中,最后从回流管中进入反应釜内,以此将过滤器内的催化剂反冲回反应釜中,从而有效回收利用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釜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料口相通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过滤器相通,所述过滤器底部设有供物料流出的排液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排液管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釜上设置供物料流出的出料口,并将输送组件设置成引流管和排液管的组合,引流管将反应釜与过滤器连通,排液管安装在过滤底部以便过滤后的液体流出,从而实现反应液的顺利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排液管连通处安装有换向部件,所述换向部件包括与所述排液管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用于封闭管道的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和排液管连通处安装由转轴和隔板组成的换向组件,转轴与排液管转动连接,隔板与转轴固定,且隔板位于排液管和出水管内,转轴转动时带动隔板翻转,以此改变排液管内水流的流通方向,从而确保反冲组件的反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管和所述出水管内均开设有与所述隔板边缘滑移连接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液管和出水管内开设凹槽,隔板翻转时,隔板边缘与凹槽滑移,由于凹槽处的厚度小于排液管、出水管的厚度,隔板与凹槽贴合时,能严密封闭管道,从而避免液体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口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口上安装过滤板,并在过滤板上开设过滤孔,以此对反应釜内反应完的液体进行初步的过滤,将大颗粒的催化剂留在反应釜内,从而避免大颗粒的催化剂损伤管道,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过滤膜,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过滤器内壁固定,所述过滤膜转动连接在所述过滤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组件设置成过滤网和过滤膜的组合,过滤网能将大部分催化剂过滤,而过滤膜仅供液体通过,以此减少催化剂的流失,确保催化剂的回收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膜上安装有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过滤膜周侧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上固定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过滤器侧壁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膜上安装由环形板和转动轴组成的转动部件,环形板呈环形,过滤膜安装在环形板上,而转动轴与环形板固定,且转动轴与过滤器转动连接,当转动轴转动时,带动环形板和过滤膜转动,以此避免过滤膜在反冲时阻挡反冲的水流而受损,从而延长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所述过滤器侧壁,且所述转动轴上固定有一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轴一端安装旋钮,旋钮与转动轴固定,旋钮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调节过滤膜的位置时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过滤器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轴上套设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封堵转动轴与过滤器侧壁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液体泄漏,确保过滤器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应釜侧壁上包覆有隔热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反应釜侧壁上包覆隔热棉,由于制备对氨基苯甲醚时需要高温环境,隔热棉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用于减少反应釜内的热量散失,从而节省热量,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反应釜与过滤器之间设置输送组件以便传输物料,并在过滤器内安装过滤组件将催化剂过滤,又设置由水泵、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的反冲组件,利用水泵将水通过出水管反冲入过滤器中,再通过回流管中进入反应釜内,以此将过滤器内的催化剂反冲回反应釜中,从而有效回收利用催化剂;

2、在出料口上安装过滤板,并在过滤板上开设过滤孔,以此对反应釜内反应完的液体进行过滤,将大颗粒的催化剂留在反应釜内,从而避免大颗粒的催化剂损伤管道,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3、在反应釜侧壁上包覆隔热棉,隔热棉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用于减少反应釜内的热量散失,从而节省热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11、进料口;12、催化剂入口;13、出料口;14、过滤板;15、隔热棉;2、过滤器;21、回流管;3、反冲组件;31、水泵;32、进水管;33、出水管;4、输送组件;41、引流管;411、阀门;42、排液管;43、凹槽;45、换向部件;451、隔板;452、转轴;453、转轮;5、过滤组件;51、过滤网;52、过滤膜;53、转动部件;531、环形板;532、转动轴;533、旋钮;5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催化剂回收系统,包括反应釜1和过滤器2,反应釜1上安装有进料口11、催化剂入口12和出料口13。进料口11固定在反应釜1顶部,且进料口11与反应釜1内部相通以便物料进入。催化剂入口12开设在反应釜1顶部,并与反应釜1内部相通以便催化剂进入。出料口13开设在反应釜1底部,用于供反应完成后的物料流出。

如图1、图2所示,反应釜1与过滤器2之间安装有输送物料的输送组件4,输送组件4包括引流管41和排液管42。引流管41两端分别与出料口13和过滤器2相连通,且其上安装有一阀门411以控制引流管41的开闭;排液管42安装在过滤器2底部并与过滤器2内部相通。出料口13上还安装有一块过滤板14,过滤板14上开设有过滤孔以便液体物料流出,过滤板14用于初步过滤催化剂,避免直径较大的催化剂在流动过程中损伤管道。

排液管42顶部与过滤器2内部相通,用于将过滤后的物料排出。排液管42一端连通有一出水管33,出水管33为反冲组件3的一部分,反冲组件3还包括水泵31和进水管32。水泵31安装在过滤器2下侧,用于将清水输入过滤器2中进行反冲。进水管32一端与水泵31相通,另一端与水箱等储水设备相通,以供水泵31抽水。出水管33一端与水泵31相连以便清水进入排液管42以及过滤器2中。

如图1、图3所示,出水管33与排液管42之间安装有换向部件45以便改变水流的流向,换向部件45包括隔板451、转轴452和转轮453。隔板451位于出水管33与排液管42相通处,转轴452固定在隔板451端部。转轴452一端贯穿出水管33、排液管42交界处,且转轴452与出水管33、排液管42转动连接。转轮453固定在转轴452端部,当转轮453转动时,转轴452随之转动并带动隔板451翻转,以此改变排液管42内水流的流通方向。出水管33和排液管42内还开设有弧形的凹槽43,凹槽43形状与隔板451翻转的轨迹相符,当隔板451与凹槽43贴合时,出水管33或排液管42被严密封闭,从而避免液体泄漏。

如图2所示,过滤器2内安装有过滤组件5以便将催化剂过滤,过滤组件5包括过滤网51、过滤膜52和转动部件53。过滤网51呈网状,过滤膜52为高分子膜结构,只允许液态分子通过。过滤网51和过滤膜52固定在过滤器2内部,且过滤网51位于过滤膜52上侧。结合图4所示,过滤膜52周侧固定在一环形板531,环形板531呈环形,截面呈锥形。环形板531的外侧边缘尖锐,以便与过滤器2内壁贴合。环形板531为转动部件53的一部分,转动部件53还包括转动轴532和旋钮533。转动轴532由环形板531一端沿环形板531的径向贯穿至环形板531另一端,且转动轴532与环形板531焊接在一起。过滤膜52固定在环形板531的内侧,并贯穿转动轴532中部。转动轴532一端贯穿过滤器2侧壁并延伸至过滤网51外部,且旋钮533固定在其上,旋钮533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调节过滤膜52的位置时更为省力。转动轴532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过滤器2内壁上,且转动轴532两端均套设有密封圈54,密封圈54用于封堵转动轴532与过滤器2侧壁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液体泄漏,确保过滤器2的密封性。

如图2所示,过滤器2顶部安装有一回流管21,回流管21一端与过滤器2相通,另一端弯折延伸向反应釜1,并与反应釜1相通。当反冲组件3将清水输入过滤器2中时,过滤组件5过滤流下的催化剂被清水冲入回流管21中,直至沿回流管21进入反应釜1中。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反应釜1内的反应完成后,只需将引流管41上的阀门411打开,使得反应釜1与过滤器2相通。此时反应釜1内的物料沿引流管41进入过滤器2中,物料进入过滤器2后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经过过滤网51和过滤膜52的过滤,物料内掺杂的固体催化剂滞留在过滤网51和过滤膜52上,其它物料沿过滤器2底部的排液管42排出。

过滤器2内残留的催化剂需要回收,此时操作人员只需转动转轮453,将隔板451转动以封闭排液管42的后半段,此时出水管33通过排液管42上半段与过滤器2内部相通;开启水泵31,水泵31通过进水管32将清水抽入并通过出水管33将清水输入过滤器2中,直至清水将过滤器2内残留的催化剂通过回流管21进入反应釜1中,从而有效回收利用催化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