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酰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6973发布日期:2018-11-02 21:5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有压力变送器保护装置的酰氯反应釜。



背景技术:

酰氯反应釜内介质复杂,反应液腐蚀性较强,用于酰氯反应釜上的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端的感应膜片很薄,极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使得压力变送器在不到三个月就会坏掉,高频率的更换压力变送器无疑会大大提升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有压力变送器保护装置的酰氯反应釜,该保护装置减缓了压力变送器的腐蚀磨损,提升了压力变送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酰氯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上连接有管体的一端,管体的另一端设有通孔,管体的管壁上套装有环形软管,环形软管上设有用于接通氮气气源的进气口端以及连通管体内腔的出气口端,出气口端设有多个,多个出气口端围绕管体呈圆周排列设置。

其中,出气口端为柱形软管,柱形软管的管腔内间隔对称设置有两弹性薄片。

其中,管体的管壁上设有用于环形软管仿形贴合的环形槽。

其中,环形槽上设有连通管体内腔的安装孔,柱形软管插装在安装孔内,出气口端上设有挡靠在管体内壁上的第一限位部。

其中,管体上设有套结在压力接口外部的连接软管,连接软管通过卡箍紧固在压力接口外侧。

其中,连接软管的端部外侧设有挡靠卡箍的第二限位部。

其中,通孔设有多个,多个通孔布置在管体的端面上以及靠近端面的侧壁上。

其中,管体为有机玻璃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一种酰氯反应釜包括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上连接有管体的一端,管体的另一端设有通孔,管体的管壁上套装有环形软管,环形软管上设有用于接通氮气气源的进气口端以及连通管体内腔的出气口端,出气口端设有多个,多个出气口端围绕管体呈圆周排列设置,氮气通过进气口端进入到环形软管内,并且通过多个出气口端注入到管体内的反应液中,使得氮气与反应液充分混合,使得混合后的反应液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该反应液对压力变送器的腐蚀能力,提升了压力变送器的使用寿命。

由于出气口端为柱形软管,柱形软管的管腔内间隔对称设置有两弹性薄片,两弹性薄片可以形成对反应液的阻断,避免反应液进入到环形软管内形成阻塞,同时弹性薄片在气流下会形变,保证了氮气的正常流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酰氯反应釜压力变送器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用于酰氯反应釜的压力变送器所受到的腐蚀磨损,提升了压力变送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酰氯反应釜的压力变送器保护装置的结构拆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酰氯反应釜的压力变送器保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管体,10-连接软管,11-通孔,101-卡箍,102-第二限位部,12-环形槽,120-安装孔,2-环形软管,20-进气口端,21-出气口端,210-第一限位部,211-弹性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本实用新型酰氯反应釜正常工作时的方位为准,不限定其存储及运输时的方位,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一种酰氯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用于测量反应釜内的压力,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上安装有保护装置。

如图1所示,保护装置包括管体,管体1为圆柱形有机玻璃管,这样使得管体1具有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在酰氯反应液中长期使用,有机玻璃材质本身具备透光性,可以方便管体1在长时间使用后的清洗工作;管体1的一端与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管体1与压力接口相连接部分为连接软管10,连接软管10套接在压力接口的外侧,并且在连接软管10的外侧安装卡箍101,通过在卡箍101上连接的螺钉来实现锁紧,其中卡箍101以及卡箍101上的螺钉均为塑料材质,卡箍101自身具备一定的弹性;管体1另一端设有通孔11,通孔11连通管体1内部与外部,通孔11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多个通孔11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孔11均匀排列在管体1的端面上,另一部分通孔11位于靠近端面的管壁上,并且围绕管体1的轴线均匀排列;管体1的管壁上套装有环形软管2,本实施方式中,管体1的管壁上设有与环形软管2的内环壁仿形一致的环形槽12,这样环形软管2套装在管体1上时会卡在环形槽12内,从而保证环形套管与管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环形软管2上设有进气口端20以及出气口端21,进气口端20通过气管连接外部的氮气气源,出气口端21用于连通管体1内腔与环形软管2的内腔,出气口端21设有多个,多个出气口端21围绕管体1呈圆周排列设置,具体使用时,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与保护管相安装后置于反应液中,开启外部氮气气源的开关,将氮气充入到环形软管2中,在通过多个出气口端21从多个方位注入到管体1内,并且与管体1内的反应液实现高效的混合,从而降低管体1内反应液的整体的浓度,从而降低了反应液对压力接口处的膜片的腐蚀性,提升了压力变送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出气口端21为柱形软管,柱形软管的管腔内间隔对称设置有两弹性薄片211,两弹性薄片211对柱形软管的管腔实现一定的隔断,在环形软管2未通入氮气的情况下,柱形软管的管道仅存在两弹性薄片211之间的缝隙,管体1内的反应液因为液体的张力作用而在两弹性薄片211之间形成水膜,避免了反应液通过柱形软管流入到环形软管2中而造成阻塞;在环形软管2通入氮气后,在氮气气流的作用下,两弹性薄片211会向外形变张开,从而增大了两弹性薄片211之间的间隙,保证了进入管体1内氮气量的充足。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环形槽12上设有连通管体1内腔的安装孔120,柱形软管插装在安装孔120内,出气口端21上设有挡靠在管体1内壁上的第一限位部210,依靠第一限位部210将柱形软管卡在管体1的管壁上,避免柱形软管从安装孔120内脱离,提升了环形软管2在管体1上安装的牢固性。

如图3所示,连接软管10的端部外侧设有挡靠卡箍101的第二限位部102,避免了卡箍101从连接软管10上脱离,而导致连接软管10与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