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4952发布日期:2018-12-14 22:30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锅炉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领域,特别指一种锅炉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气(如锅炉产生的废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工业废气温度高,会使附近的空气长期处于热辐射状态,且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果人体吸入这些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话,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锅炉等产生的工业废气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其中一种是使用活性炭或化学药品进行处理,但是使用活性炭或化学药品需要频繁进行更换才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成本比较高;另一种是采用专门的烟气处理罐来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如申请日为2015.11.30,申请号为201520968004.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通过该处理设备虽然可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但其净化效果较差,无法达到零排放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尾气处理装置,通过该处理装置来对锅炉等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可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锅炉尾气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第一过滤罐体、一颗粒物沉淀池、一离心引风机、一洒水器以及一第二过滤罐体;所述第一过滤罐体的下部设置有一尾气入口,所述第一过滤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罐体的顶部与所述离心引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离心引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罐体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洒水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罐体的下部与所述颗粒物沉淀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抽水泵,所述颗粒物沉淀池通过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洒水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加热装置或保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或保温装置设置在颗粒物沉淀池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罐体与第二过滤罐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一清污开口,每所述清污开口上均设置有一密封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罐体包含两个串联在一起的过滤分桶;每所述过滤分桶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洒水器设置在前一个过滤分桶的内部,所述颗粒物沉淀池与后一个过滤分桶的下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罐体的底部通过一辅助管道与所述颗粒物沉淀池相连接,所述辅助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过滤罐体的底部通过一分管道与所述辅助管道相连通,所述分管道上设置有一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均包含2~4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过滤网层。

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入口处设置有一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颗粒物沉淀池上设置有一水质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该装置在进行尾气处理时,采用先将尾气通入到第一过滤罐体中进行尾气的初步过滤,然后将尾气再送入到第二过滤罐体中进行冲洗过滤,最后将冲洗后的废水排放到颗粒物沉淀池中进行沉淀,通过以上的三级处理措施,可实现很好的净化效果,并真正达到零排放的要求;2、在第一过滤罐体和第二过滤罐体的表面均设置有密封门,可特别方便对内部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洗;3、在颗粒物沉淀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可有效避免因水冻结而导致无法正常抽取颗粒物沉淀池中的水;4、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方便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锅炉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锅炉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装置,200-水质检测仪,1-第一过滤罐体,11-尾气入口,111-第二阀门,12-辅助管道,121-第一阀门,2-颗粒物沉淀池,3-离心引风机,4-洒水器,5-第二过滤罐体,51-过滤分桶,52-分管道,53-第三阀门,6-第一过滤装置,7-第二过滤装置,8-抽水泵,91-加热装置,92-保温装置,10-密封门,1a-过滤网层,1b-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锅炉尾气处理装置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装置100包括一第一过滤罐体1、一颗粒物沉淀池2、一离心引风机3、一洒水器4以及一第二过滤罐体5;所述第一过滤罐体1的下部设置有一尾气入口11,在具体实施时,锅炉等产生的待处理尾气都是通过尾气入口11进入到第一过滤罐体1内的,所述第一过滤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第一过滤装置6,该第一过滤装置6用于对进入第一过滤罐体1的尾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第一过滤罐体1的顶部与所述离心引风机3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离心引风机3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过滤罐体5的顶部相连接,在工作时,可以通过离心引风机3来实现将尾气从第一过滤罐体1吸入到第二过滤罐体 5内;所述第二过滤罐体5的内部设置有一第二过滤装置7,该第二过滤装置7用于对尾气做进一步的过滤处理,所述洒水器4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装置7的上方,在工作时,洒水器4会从第二过滤罐体5的顶部往下洒水,从而实现对尾气的冲洗;所述第二过滤罐体5的下部与所述颗粒物沉淀池2 相连接,用于将清洗后的污水排入到颗粒物沉淀池2中进行沉淀。

所述装置100还包括一抽水泵8,所述颗粒物沉淀池2通过所述抽水泵 8与所述洒水器4相连接。在工作时,可以通过抽水泵8来将颗粒物沉淀池 2中的水抽给洒水器4循环使用,从而达到节水目的。

为了防止因水冻结(特别是北方等一些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而导致无法正常抽取颗粒物沉淀池中的水,所述装置100还包括一加热装置91或保温装置92,所述加热装置91或保温装置92设置在颗粒物沉淀池2内,这样,当颗粒物沉淀池2中的水出现冻结时,就可以利用加热装置91进行加热或者利用保温装置92进行保温。在工作时,离心引风机3、抽水泵8、加热装置91或者保温装置92均可通过一控制装置(未图示)来进行控制开启或者关闭。

所述第一过滤罐体1与第二过滤罐体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一清污开口 (未图示),每所述清污开口上均设置有一密封门10。当需要清洗第一过滤罐体1内的第一过滤装置6或者第二过滤罐体5内的第二过滤装置7时,就可以密封门10打开以方便进行清洗,当不需清洗时,则需要将密封门10 关闭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请重点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二过滤罐体5包含两个串联在一起的过滤分桶51;每所述过滤分桶51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第二过滤装置7;所述洒水器4设置在前一个过滤分桶51的内部,所述颗粒物沉淀池2与后一个过滤分桶51的下部相连接。通过设置两个过滤分桶51,可实现对尾气进行更充分的过滤,特别适合在尾气比较多或者污染比较严重的场合中使用。

所述第一过滤罐体1的底部通过一辅助管道12与所述颗粒物沉淀池2 相连接,所述辅助管道12上设置有一第一阀门121;所述第二过滤罐体5 的底部通过一分管道52与所述辅助管道12相连通,所述分管道52上设置有一第三阀门53,在工作时,可以通过分管道52(打开第三阀门53时)来排放出第二过滤罐体5底部的冷却水或者清洗水。在对第一过滤罐体1进行清洗时,需要打开第一阀门121,以通过辅助管道12将清洗后的污水排放到颗粒物沉淀池2中。

请重点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6和第二过滤装置7均包含 2~4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过滤网层1a,所述过滤网层1a可为纱网、麻袋、海绵或者织物编织而成,在具体实施时,各过滤网层1a均可固定在一固定支架1b上。

所述尾气入口11处设置有一第二阀门111,该第二阀门111主要用于清洗第一过滤罐体1时可以关闭尾气入口11。

所述颗粒物沉淀池2上设置有一水质检测仪200。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水质检测仪200来实时检测颗粒物沉淀池2中的水质,且当水质达到预警条件时,可以进行预警,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锅炉等产生的尾气通过尾气入口11 进入到第一过滤罐体1内部,在离心引风机3的作用下,尾气会从第一过滤罐体1的底部往上经过第一过滤装置6,并进入到第二过滤罐体5内;当尾气进入第二过滤罐体5后,开启洒水器4对尾气进行冲洗,并将冲洗后的污水排放到颗粒物沉淀池2中进行沉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该装置在进行尾气处理时,采用先将尾气通入到第一过滤罐体中进行尾气的初步过滤,然后将尾气再送入到第二过滤罐体中进行冲洗过滤,最后将冲洗后的废水排放到颗粒物沉淀池中进行沉淀,通过以上的三级处理措施,可实现很好的净化效果,并真正达到零排放的要求;2、在第一过滤罐体和第二过滤罐体的表面均设置有密封门,可特别方便对内部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洗;3、在颗粒物沉淀池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可有效避免因水冻结而导致无法正常抽取颗粒物沉淀池中的水;4、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方便推广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