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石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971发布日期:2019-01-15 23:1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石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砂石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石分离机。



背景技术:

砂石分离机又叫混凝土砂石分离机或混凝土砂石分离浆水回收设备,是混凝土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将清洗罐车的污水及残留混凝土中的砂石清洗分离及回收利用。

现有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2890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清洁砂石分离机,旨在提供一种清洗全面,节能便捷的自清洁砂石分离机,解决了砂石分离机由于不能及时对料液残留进行清洗,或清洗不干净,容易腐蚀设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和用于砂石分离的滚筒,所述滚筒倾斜设置于箱体内,所述滚筒包括中空的驱动轴、螺旋设置于驱动轴上的搅拌叶,所述驱动轴上设有绕驱动轴周向喷水的出水结构,所述出水结构连接水泵,所述水泵提供水压,达到了快速高效清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砂石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上述这种自清洁砂石分离机,虽然能够达到快速清洗的效果,但是由于分离后的石子会大量的堆积在箱体的底部,而滚筒滚动的范围达不到箱底的底部,无法运输箱体底部石子,让石子在箱体的底部堆积,既影响砂石的分离效果,又会影响石子的运输,因此如何能够不影响石子的运输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石分离机,能够保证砂石分离的同时不影响石子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砂石分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分离滚筒,第一分离滚筒内侧固设有第一内螺旋叶片,且第一分离滚筒上还均匀开设有分砂孔,所述第一分离滚筒下方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壳的分隔板,机壳对应第一分离滚筒的两端的位置还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分离滚筒连通的进料口和落石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待分离的砂石浆从进料口投入第一分离滚筒内,然后第一分离滚筒转动,带动第一内螺旋叶片转动,即可使砂浆随第一内螺旋叶片传送的同时从第一分离滚筒上的分砂孔落下至分隔板上表面,从而使第一分离滚筒内只留下石子,并使石子随第一分离滚筒的转动从落石口落下,从而实现砂浆和石子的分离。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离滚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向与第一内螺旋叶片旋向相同的外螺旋叶片,分隔板呈弧形,外螺旋叶片的下端能够抵接于分隔板的上表面,所述分隔板靠近落石口的一侧还开设有落料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外螺旋叶片随第一分离滚筒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将分隔板上的砂浆传送至分隔板上的落料孔,并使砂浆从落料孔落下,进一步的实现砂浆和石子的分离。

较佳的,所述机壳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分离滚筒,所述第二分离滚筒设置于分隔板下方,所述第二分离滚筒的内侧固设有第二内螺旋叶片,且第二分离滚筒上还均匀开设有滤水孔,所述落料孔下方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分离滚筒一端连通的落料管,所述第二分离滚筒的另一端还延伸出机壳并设置有落砂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浆砂从落料孔落入落料管,再从落料管流进第二分离滚筒,然后第二分离滚筒转动,从而可以使砂浆随第二内螺旋叶片的转动而向落砂口传送,与此同时,浆液可以通过滤水孔从第二分离滚筒内落下,从而使落砂口处只有砂子落下,进而实现了砂子和浆液的分离。

较佳的,所述机壳的下底面倾斜设置,且机壳的下底面的最低处开设有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从第二分离滚筒的滤水孔流下的浆液可以直接落至机壳的底部,然后通过机壳下底面的出水口流出,实现浆液的分离。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离滚筒的上方还固定连接喷淋管,所述喷淋管靠近第一分离滚筒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喷淋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喷淋管通过喷淋孔可以在第一分离滚筒转动过程中持续的对第一分离滚筒喷水,从而加快石子于砂浆的分离。

较佳的,所述机壳的一侧还开设有检视口,所述检视口的外侧设置有检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一分离滚筒停机后,可以打开检视窗通过检视口观察到机壳内第一分离滚筒的分离状况,便于检修。

较佳的,所述外螺旋叶片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刮板,所述刮板能够抵接于分隔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刮板可以使外螺旋叶片与分隔板配合更紧密,从而提高砂浆的传送效率。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离滚筒的两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两第一支撑架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机壳的两端,转动轴一端还延伸出机壳并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一分离滚筒转动,进而可以实现砂浆与石子的分离。

较佳的,第二分离滚筒延伸出机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啮合于齿轮环的齿轮盘。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带动齿轮盘转动,从而带动齿轮环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分离滚筒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二分离滚筒转动实现砂子和浆液的分离。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待分离的砂石浆从进料口投入第一分离滚筒内,然后第一分离滚筒转动,带动第一内螺旋叶片转动,即可使砂浆随第一内螺旋叶片传送的同时从第一分离滚筒上的分砂孔落下至分隔板上表面,从而使第一分离滚筒内只留下石子,并使石子随第一分离滚筒的转动从落石口落下,从而实现砂浆和石子的分离;

2.工作时,浆砂从落料孔落入落料管,再从落料管流进第二分离滚筒,然后第二分离滚筒转动,从而可以使砂浆随第二内螺旋叶片的转动而向落砂口传送,与此同时,浆液可以通过滤水孔从第二分离滚筒内落下,从而使落砂口处只有砂子落下,进而实现了砂子和浆液的分离;

3.工作时,喷淋管通过喷淋孔可以在第一分离滚筒转动过程中持续的对第一分离滚筒喷水,从而加快石子于砂浆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突显砂石分离机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砂石分离机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第一分离滚筒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显第二分离滚筒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壳;11、检视口;111、检视窗;12、第一驱动电机;121、主动带轮;122、传动带;13、进料管;131、进料口;14、落石管;141、落石口;15、第二支撑架;16、出水口;2、石子分离组件;21、第一分离滚筒;211、第一支撑架;212、转动轴;213、从动带轮;214、分砂孔;215、第一内螺旋叶片;216、外螺旋叶片;2161、刮板;22、喷淋管;23、输水管;24、分隔板;241、落料孔;242、落料管;3、砂子分离组件;31、第二分离滚筒;311、齿轮环;312、第二驱动电机;313、齿轮盘;314、滤水孔;315、第二内螺旋叶片;316、落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地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砂石分离机,结合图1和图2,包括机壳1,机壳1内还设置有石子分离组件2以及砂子分离组件3。机壳1的侧壁对应石子分离组件2的位置开设有检视口11,检视口11的外侧还设置有检视窗111,检视窗上侧转动连接于机壳1,且其下侧通过插销固定连接于机壳1。

结合图1和图3,石子分离组件2包括长度方向与机壳1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分离滚筒21,第一分离滚筒2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机壳1的两端,第一分离滚筒21的两端还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11,两第一支撑架211还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12,转动轴212的轴线与第一分离滚筒21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转动轴212的两端还分别转动连接于机壳1的两端,转动轴212的一端还延伸出机壳1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213,机壳1上方还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2,第一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121,主动带轮121和从动带轮213上套设有传动带122。工作时,第一驱动电机12带动主动带轮121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122可以带动从动带轮213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分离滚筒21转动。

结合图2和图3,第一分离滚筒21的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分砂孔214且第一分离滚筒21的内侧还固设有第一内螺旋叶片215,机壳1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分离滚筒21连通的进料管13,进料管13远离机壳1的一端向上弯折并设置有进料口131,机壳1远离进料管13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分离滚筒21连通的落石管14,落石管14远离机壳1的一端向下弯折并开设落石口141。工作时,将砂石浆通过进料管13的进料口131投入到第一分离滚筒21内,然后第一分离滚筒21转动,从而使砂石浆随第一分离滚筒21内侧的第一内螺旋叶片215传送至落石管14,且转动过程中砂浆将通过第一分离滚筒21的分砂孔214落下,从而使第一分离滚筒21内只留下石子,然后石子随第一分离滚筒21的转动传送至落石管14,并从落石口141落下,进而实现了石子的分离。

第一分离滚筒21的上方还设置有喷淋管22,喷淋管22固定连接于机壳1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分离滚筒21的长度方向相同,喷淋管22的一端还延伸出机壳1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输水管23,喷淋管22靠近第一分离滚筒21的一侧还开设有多个喷淋孔。工作时,输水管23可以对喷淋管22输水,然后喷淋管22内的水可以喷淋到第一分离滚筒21上,从而进一步的加快石子的分离。

机壳1内部对应第一分离滚筒21下方的位置还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弧形的分隔板24,分隔板24靠近落石管14的一侧开设有落料孔241,第一分离滚筒21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旋向与第一内螺旋叶片215旋向相同的外螺旋叶片216,外螺旋叶片216的外侧还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刮板2161,刮板2161能够抵接于分隔板24的上表面。工作时,砂浆从第一分离滚筒21落至分隔板24上表面后,外螺旋叶片216随第一分离滚筒21转动可以将砂浆从分隔板24的上表面传送至落料孔241,从而使砂浆从落料孔241落下,且通过设置的刮板2161可以使外螺旋叶片216与分隔板24紧密抵接,从而进一步的加大砂浆的传送效率。

结合图2和图4,砂子分离组件3包括设置于分隔板24下方的第二分离滚筒31,机壳1内靠近落料孔241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5,第二分离滚筒3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支撑架15,且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机壳1并延伸出机壳1。第二分离滚筒31延伸出机壳1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齿轮环311,齿轮环311的一侧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机壳1的第二驱动电机312,第二驱动电机3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啮合于齿轮环311的齿轮盘313。工作时,第二驱动电机312可以带动齿轮盘313转动,从而带动齿轮环311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二分离滚筒31转动。

落料孔241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落料管242,落料管242延伸至第二分离滚筒31内并转动连接于第二分离滚筒31。第二分离滚筒31的周面上开设滤水孔314,且第二分离滚筒31的内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旋叶片315,第二分离滚筒31延伸出机壳1的一端还设置有落砂口316。工作时,砂浆通过落料管242可以落至第二分离滚筒31内,然后第二分离滚筒31转动,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内螺旋叶片315完成砂浆的传送,且在传送过程中,浆液将通过滤水孔314落下,而剩下的砂子将从落砂口316落下,进而实现了砂子和浆液的分离。

机壳1的下底面倾斜设置,且下底面的最低处开设有出水口16。工作时,从第二分离滚筒31的滤水孔314落下的浆液将落至机壳1的底面,然后从底面的出水口16流出。

工作过程:将砂石浆从进料管13投入到第一分离滚筒21,然后第一驱动电机12带动第一分离滚筒21转动,使砂石浆在第一分离滚筒21内随第一内螺旋叶片215向前输送,并使砂浆从分砂孔214流下,从而使第一分离滚筒21内只留下石子,并使石子从远离进料管13一端的落石管14落下,完成石子的分离;与此同时,从第一分离滚筒21的分砂孔214落下的砂浆直接落至分隔板24,然后通过固定于第一分离滚筒21外侧壁的外螺旋叶片216将分隔板24上的砂浆传送至落料孔241位置,然后砂浆直接通过落料管242落入第二分离滚筒31内,通过然后第二驱动电机312带动第二分离滚筒31转动,从而使第二分离滚筒31内的砂浆随第二分离滚筒31内部的第二内螺旋叶片315传送,并使浆液从第二分离滚筒31的滤水孔314落下,从而使第二分离滚筒31内只留下砂子,并使砂子从落砂口316落下,完成砂子的分离;最后浆液从第二分离滚筒31的滤水孔314落下后直接可以落至机壳1的底部,然后从机壳1底部最低处的出水口16流出,完成浆液的分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