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824发布日期:2019-01-22 22:56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纸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用纸主要供人们生活日常卫生之用,所以在纸业同行用语通常叫生活用纸,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纸种之一。它的形状有单张四方型的,这种叫方巾纸或面巾纸,也有卷成磙筒形状的,这种叫卷纸。它们通常由棉浆、木浆、草浆、废纸浆制造,质量好的卫生纸都是由原生木浆制成,它跟一般纸的制造流程差不多,只是要求制造成极薄极脆弱,这样的目的是当遇到水就会烂掉,达到环保的目的。

生活用纸伴随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常用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往往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大多为纸屑类,颗粒物较大,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在对粉尘吸收的过程中,现有的纸生产用粉尘处理大多采用静电除尘机构进行除尘,这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且不易对过滤滤芯进行更换和清洗,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便于对过滤滤芯进行更换,通过水液对粉尘进行吸收,减少了能源消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箱,所述除尘箱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除尘箱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尘管,所述除尘箱的内腔通过支撑架固定有过滤斗,所述过滤斗的底部连通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右端贯穿除尘箱;

所述除尘箱的右侧设置有吸收箱,所述吸收箱的内腔设置有防回流管,且防回流管的左侧进气端与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吸收箱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抽气管,所述吸收箱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吸收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

所述除尘箱的顶部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内腔插接有过滤滤芯,且过滤滤芯的底部伸入过滤斗的内腔,所述过滤滤芯的顶部设置有与让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板,所述除尘箱的顶部套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左右两侧和除尘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螺接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固螺栓。

优选地,上述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中,所述进气口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罩,且过滤罩与进气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罩可以对进入的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行阻隔作用,减少大颗粒粉尘进入到除尘箱中的可能性。

优选地,上述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中,所述排尘管、排污管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通过对截止阀的调节控制可以便于对排尘管、排污管和进液管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控制。

优选地,上述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中,所述防回流管为U型管,且U型管的进排气端均位于下端,这样在导气过程中吸收箱中减少水流回流的可能性。

优选地,上述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中,所述吸收箱的内腔水平设置有阻隔滤网,且阻隔滤网位于防回流管的排气端上方,这样使得阻隔滤网可以对凝结的粉尘进行阻隔作用,可以减少其发生上浮的可能性。

优选地,上述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中,所述吸收箱的右侧壁安装有水位观察窗,通过水位观察窗可以便于对吸收箱中的液位进行观察和了解。

优选地,上述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中,所述除尘箱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流斜坡,通过导流斜坡可以便于对粉尘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过滤滤芯通过插接的方式伸入除尘箱和过滤斗中来进行过滤作用,且通过密封盖对其固定,这样取代了以往将滤芯固定安装在装置内部的方式,降低了其拆卸和更换的操作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吸收液在除尘的过程中对携带粉尘进行吸收作用,既可以使得小颗粒粉尘与液体接触凝结,进而发生沉淀,达到除尘效果,还可以对气体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吸收,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且通过水液吸收的方式取代了传统静电除尘的方式,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除尘箱、2-进气口、3-排尘管、4-过滤斗、5-导气管、6-吸收箱、7-防回流管、8-抽气管、9-排污管、10-进液管、11-让位口、12-过滤滤芯、13-限位板、14-密封盖、15-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生活用纸生产用粉尘处理装置,包括除尘箱1,除尘箱1的内腔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流斜坡,通过导流斜坡可以便于对粉尘的排放,除尘箱1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气口2,进气口2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罩,且过滤罩与进气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罩可以对进入的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行阻隔作用,减少大颗粒粉尘进入到除尘箱中的可能性,除尘箱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排尘管3,除尘箱1的内腔通过支撑架固定有过滤斗4,过滤斗4的底部连通有导气管5,且导气管5的右端贯穿除尘箱1;除尘箱1的右侧设置有吸收箱6,吸收箱6的右侧壁安装有水位观察窗,通过水位观察窗可以便于对吸收箱6中的液位进行观察和了解,吸收箱6的内腔设置有防回流管7,且防回流管7的左侧进气端与导气管5相连通,防回流管7为U型管,且U型管的进排气端均位于下端,这样在导气过程中吸收箱6中减少水流回流的可能性,吸收箱6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抽气管8,吸收箱6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污管9,吸收箱6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10,排尘管3、排污管9和进液管10上均设置有截止阀,通过对截止阀的调节控制可以便于对排尘管3、排污管9和进液管10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控制,吸收箱6的内腔水平设置有阻隔滤网,且阻隔滤网位于防回流管7的排气端上方,这样使得阻隔滤网可以对凝结的粉尘进行阻隔作用,可以减少其发生上浮的可能性;除尘箱1的顶部开设有让位槽11,让位槽11的内腔插接有过滤滤芯12,且过滤滤芯12的底部伸入过滤斗4的内腔,过滤滤芯12的顶部设置有与让位槽11相配合的限位板13,除尘箱1的顶部套接有密封盖14,密封盖14的顶部左右两侧和除尘箱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密封盖14的顶部螺接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紧固螺栓15。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进行工作时,抽气管9通过导管与抽气装置的进气端相连通,抽气装置可以为抽气泵,通过抽气装置将吸收箱6中的气体抽出,使得吸收箱6与除尘箱1之间产生气压差,进而使得外部携带有粉尘的空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到除尘箱1中,而过滤斗4的导气口位于上方,使得空气会绕着过滤斗4上升,再进入到过滤斗4中,与过滤滤芯12进行接触,过滤滤芯12将较大颗粒的粉尘进行粘附,气体再通过导气管5输送到吸收箱6中,与吸收箱6内腔中的吸收液进行充分接触,通过吸收液在除尘的过程中对携带粉尘进行吸收作用,既可以使得小颗粒粉尘与液体接触凝结,进而发生沉淀,达到除尘效果,还可以对气体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吸收,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且通过水液吸收的方式取代了传统静电除尘的方式,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吸收液通过进液管10进入到吸收箱6的内腔,再通过排污管9排出,沉积在过滤斗4外部的灰尘最后通过排尘管3排出,对过滤滤芯12进行更换或者拆卸时,先取下密封盖14上的紧固螺栓15,使得密封盖14可以被打开,再将过滤滤芯12通过限位板13抽出,这样取代了以往将滤芯固定安装在装置内部的方式,降低了其拆卸和更换的操作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